華為又雙叒準備搞事情了!在最近舉辦的2023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華為宣布將在上海車展期間推出第二代高壓平臺解決方案,實現5分鐘補能200公里。
1000V高壓平臺,華為再次碾壓一眾車企
在車企與第三方平臺各自為戰的電動車補能市場,換電、快充、慢充成為并駕齊驅的三種主流補能方式,慢充成本最低,但受制于空間、效率等因素的影響,往往無法滿足車主需求;快充布局最廣,但耗時也不短;換電雖快捷,但成本太高,車企很少愿意燒錢。
一直走“幫車企造好車”路線的華為,將業務觸角從智能化解決方案延伸到了補能市場,而且是主流的超快充領域。據之前網上曝光的華為超快充樁參數顯示,華為超快充樁的輸出電壓最高可達1000V,最大輸出電流600A,最大輸出功率600kW,比小鵬S4超快充樁480kW的輸出功率還要高。
在國內,市面上主流的新能源車企,快充功率基本上還在300kW以內,比如特斯拉V3超充樁,最高功率250kW;保時捷800V超充樁,最高功率270kW;極氪極充樁,最大充電功率360kW;廣汽埃安的A480超充樁,峰值功率與小鵬S4超快充樁一樣,都是480kW。
如果華為的超快充樁投放到市場,無疑會卷起車企補能的新一輪紛爭。事實上,除了這款600kW的直流超充單槍產品外,華為還有一套總功率360kW的直流快充雙槍分流樁,單槍功率為180kW。據透露,華為的這套充電樁原計劃在2035年推出,但汽車市場風云變幻,華為也不得不提前推出,為AITO問界M9提供助力。
低能耗、充電快,才是電動車補能的趨勢
“充電5分鐘,續航200公里”,在2021年小鵬G9亮相時,就已經隨著800V高壓平臺走進了用戶的認知。包括比亞迪、吉利、埃安、嵐圖在內的國產車企,都早早作出布局,不過各家車企的充電效率卻不盡相同。
比如小鵬、埃安、嵐圖,基本上是“5min/200km”或“10min/400km”,吉利的800V只能做到5min/120km,比亞迪為5min/150km,像保時捷、現代、奧迪等車企推出的800V,充電效率也千差萬別。
在電動車續航問題上,充電效率固然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但電動車本身的能耗,也是影響車輛充電頻次的重要因素。當前市場上,續航虛標、冬季續航打五折的現象還是很常見,但這個問題正在被車企逐步攻克。
比如小鵬G9,補能方面,30分鐘可以從10%充到90%,車主反映在高速上頂著限速開,續航打個85折-9折;氣溫10℃的情況下,電耗只有12.3度/百公里;充電到530公里,實際跑了550公里,還剩下37公里,等于續航多出來57公里。“續航扎實”“反向虛標”已經成為小鵬G9的標簽。
電動車主的兩大痛點:續航與充電,未來一段時間內,可能會得到很大緩解。你同意嗎?
素材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煩請聯系作者刪除
編輯:辛幼安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GoLight出行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99301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