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車展媒體日結束了。
應對完發布會輪番的信息轟炸之后,我們終于有時間安坐下來,慢慢地用一串文字,刻畫這屆車展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新車。
比如極星 4。
說它「印象深刻」,不僅因為它特別的展臺設計,在八萬朵新鮮空運的郁金香群中,襯托著兩臺純白的展車,沒有座位、沒有車模、也沒有圍欄。
這很北歐,也很極星。
「深刻」的第二點,則是因為極星 4 獨特的造型。
如果沒有看錯,它完美還原了此前極星 Precept 這臺概念車,比如前大燈,以及后尾燈....
還有它別出心裁的溜背車身、獨樹一幟的全景天幕,以及幾乎純平的側窗設計,每一個細節里,都透露著極星的設計語言,用線條勾勒極簡。
它的尺寸位于極星 2 和極星 3 之間,定位純電高性能轎跑 SUV,對標的,是保時捷 Macan、寶馬 X3。
同時它也是極星量產車當中,百公里加速最快、智能化全面升級的車型。
基于 SEA 浩瀚平臺打造,極星 4 搭載最大容量達到 102 度的電池、 雙電機 400kW、最長 709km 的續航、最快 3.8s 的加速、支持 200kW 快充、2999mm 軸距+ 62% 的大軸長比、搭載了 Flyme Auto Core 應用生態 + NPA 高速自主領航,等等。
當 34.98 萬元的起售價格亮出后,我可以篤定,這是極星想在中國「走量」的車型。
為什么這么說?今天我們靜下心來,用小半個夜晚的時間,聊透極星 4。
一、加 3.8 萬,就是完整體?
我們一直鼓勵理性消費,在「套件」、「選裝」、「增配」面前要認真思考。
但這一次,極星 4 的「Plus」似乎才是更理性的,因為在這臺車上,瑞典人真的給得實在是太多了。
一個「Plus」包含了什么?我們看了下配置表:
12個揚聲器的哈曼卡頓音響系統 ,總功率 1320W
14.7 英寸的 HUD 抬頭顯示
方向盤和后排座椅加熱
矩陣式 LED 大燈,帶主動遠光燈功能
21 英寸五幅輪轂
5.7 英寸后排觸控屏
電吸感應尾門等等.....
包括碳黑色的 MicroTech 生物性環保座椅面料、以及 100% 再生聚酯纖維定制的 Tailored Knit 編織面料,也在配置表中。
這套定制的 Tailored Knit 編織面料,最早亮相于極星 Precept 概念車上,這是它在量產車型的首次露面。
環保是極星造車永恒的主題。
這種堅持不僅僅在于環保本身,還在于極星希望用環保面料證明,技術對豪華體驗的沖擊,不止體現在機械技術、信息技術的突飛猛進,還在于氣味、觸感、做工、用料對傳統奢華儀式感的全面替代。
所以在代表全能豪華的「PLUS」里面,一定要有環保,一定要有同樣感動觸覺卻毫無負罪感的可持續理念——秉承同樣信念的新貴階層,才是極星的摯友。
升級了 16 項豪華配置后,價格來到了 38.78 萬元,也就是極星 4 的主銷價格。
單電機、88 kWh 電池、CLTC 續航 621 公里、流媒體后視鏡、前四連桿/后集成式多連桿.....
也許你能用同樣的價格,買到單項配置很不錯的其他智能電動車,但這次極星 4 的「PLUS」,主打的就是一個全面升級——不僅是豪華配置,也包括智能科技。
全系標配了包括 12 個攝像頭在內的輔助駕駛套件 、高功率的手機無線快充、新增的 Flyme Auto Core 應用生態。
這意味著,極星 4 是全球化豪華品牌里面,目前少數幾個在智能座艙生態應用領域,針對中國市場做本地化適配的量產車型——和友商裝個優酷愛奇藝相比,這次極星 4 直接「卷」到了骨子里。
全面、深刻,這是我們對極星 4「PLUS」車型的印象,也是這次極星對極星 4 這款產品力的決心體現。
二、重新定義「轎跑SUV
有了「PLUS」的極星 4 是更完整的,但如何描述完整的極星 4?
我們認為是對轎跑 SUV 的「再造」。
極星沒有「重新發明轎跑 SUV」,那些傳統思維中轎跑 SUV 該有的廊腰縵回、蜿蜒洶涌,極星 4 都有——但有意思的,是北歐人呈現它們的方式。
比如,極星 4 也有其他轎跑 SUV 同樣低矮流暢的溜背曲線,但你會覺得,同樣的線條,極星處理起來就是充滿了天馬行空和拍案稱奇。
比如與極星 3 一脈相承的側窗和 B 柱純平,平坦深邃的純黑連接著引擎蓋和車尾的兩條曲線,加上車尾后風翼和尾燈氣流優化,共同強調著極星 4 的空氣動力學設計,最終這臺轎跑 SUV 的風阻系數來到了 Cd 0.269。
極星 CEO 托馬斯在現場表示,這樣的溜背造型,不是簡單地在傳統造型的 SUV 加個溜背車頂,而是完全重新打造的車頂曲線。
同樣是在這條車頂曲線上,極星拉長了整塊天幕的長度、讓完整的通透感吞噬了傳統的后擋風玻璃。
簡單理解,就是傳統 Coupe SUV 的全景天幕+后擋風玻璃+后尾箱的三段式,變成了只有全景天幕+后尾箱的兩段式。
這樣最直觀的好處是,增大了后排乘客的頭部空間。
但就是看似簡單的溜背曲線,交給極星處理就會讓你覺得意料之外,卻又情理之中。乘員空間歷來是設計難題,怎么讓一輛車從看上去到坐上去都讓人嘴角上揚?瑞典設計師永遠有不一樣的答案。
你可能會問,取消了后擋風玻璃怎么看后視鏡?極星給的答案是,全系標配流媒體后視鏡。
這還解決了 Coupe SUV 另一個 Bug,過于傾斜的角度限制了駕駛員的視野,流媒體后視鏡很好地解決了這一難題。
取消后擋風玻璃、延長全景天幕的同時,后排的采光率得以進一步提高。并且為了增加環繞燈組的氛圍感,極星還在后擋風的位置上,嵌入了一條燈帶,這條燈帶連同四個門板、以及整個中控區,形成了星軌環抱式的氛圍燈組。
用銀河璀璨命名座艙氛圍不是新鮮事,新鮮的是把璀璨復刻在指尖與車輛交流的觸感之間。
極星 4 以太陽系 9 個星球為設計靈感,將九種星球的主題顏色,配合以中控屏幕顯示。舉個例子,當你選擇「火星」主題氛圍燈時,除了切換相應的顏色以外,中控屏會顯示「火星」的動圖、以及它與地球之間距離和行星直徑等信息。
用星漢廣袤作為品牌名字,只是極星浪漫靈魂的開始;極星 4 的座艙,則讓我們看到了浪漫的延續。
三、浩瀚架構:加速極星 4 的量產
穿過北歐設計的巧思和超豪華用料勾勒出的、可視可觸摸的車身實體,極星 4 的內在,是一臺怎樣的「出行產品」?
或者說得更直白點:放在 2023 年的智能電動激斗中,極星 4 能打嗎?
這就要看浩瀚平臺給極星 4 帶來了什么?
首先是性能,極星的設計總監在發布會上說,「極星 4 是極星歷代產品中,百公里加速最快的,同時它也是轉向響應速度最快的」。
搭載了 400kW 的永磁同步雙電機 、686N·m 峰值扭矩的極星 4,百公里加速 3.8 秒,它的響應速度,甚至要比尺寸更小的極星 2,還要快上 20%。
加上定制的 Brembo 卡鉗、采埃孚 CDC 連續可變阻尼減震器,極星 4 性能指數直接拉滿。
試駕過極星 1 和 2 之后,我們不懷疑極星能做出不同尺寸、同樣好開的車;而浩瀚平臺則在參數上更進一步,支撐著我們對極星產品駕駛質感的信任。
然后是續航,88 kWh 和 102 kWh 電池包分別對應標準續航和長續航版本車型,CLTC 工況下,極星 4 的最低續航也有 612 公里,最高則去到 709 公里。
在極星家族中,從極星 2 往后的車型序列,續航里程都不少于 600 公里。
續航直線飆升的背后,其實是極星從各個方向降低能耗。
?采用了 CTP 電池封裝技術,提高電芯能量密度的同時,也提高了續航里程;
?新增驅動優化功能,當駕駛員選擇經濟模式時,只有后電機運行,以此增加續航里程;
?標配熱泵系統,高效加熱車廂和電池,優化整車的能效。
在 400V 電子電氣架構下,極星 4 最快支持 200kW 的直流快充,還支持 2.3kW 的對外放電。
智能座艙方面,極星 4 做了重大升級,把極星家族一脈相承的豎屏,首次換成了 15.4 英寸的橫向中控屏。
在橫向屏幕下,人機交互界面的邏輯也做了重構。
從現場演示的車機 UI 來看,新車機支持分屏模式,左側是地圖導航界面、右側則是 APP 應用、藍牙電話、車輛信息以及主題氛圍燈。
特別要提的是 Flyme Auto Core,支持包括卡拉 OK 模式、行車記錄儀、依托于車內攝像頭的視頻通話及自拍等功能。
輔助駕駛方面,極星 4 搭載了 Mobileye SuperVision 的視覺解決方案,標配增強輔助駕駛套件,除了基礎的 ACC、LKA 的功能外,還標配 NPA 高速自主領航功能,高速上具備自動變道的能力.....
在浩瀚架構的加持下,極星 4 在動力、底盤、智能座艙、輔助駕駛的研發進展神速,甚至極星中國區總經理馮旦都在現場表示,「極星 4,是極星從研發到量產最快的車型」。
四、寫到最后
回到文章的開頭,我說極星 4 這臺車,是極星想在中國「走量」的車型。
以往絕不會為設計妥協的極星,在這臺極星 4 上,你會看到它的 coin side,也就是另一面。
不僅因為它合理的價格策略、還有,它為中國市場做的本土化「定制」,比如,將屏幕打橫、將車機 UI 重構、將 Flyme Auto Core 應用生態接入車機等等.......
加之以極星一直堅持的,極具特色的品牌設計、產品思考,以上這些都在智能電動化浪潮中,賦予了極星極其濃厚的個性色彩。
那你們覺得四位數的月銷量會不會有,以及這樣兼顧了駕駛和顏值的轎跑 SUV,又能斬獲多少「極星玩家」呢?
我們評論區聊一波。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星球News蟹老板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200937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