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上海車展上,多家自動駕駛產業鏈公司展出了行泊一體解決方案。
仔細觀察,你會發現:與以往展示多芯片方案不同,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采用單芯片方案實現行泊一體。
相比于多芯片方案,單芯片的優勢在于「更多的資源復用共享」及「降低成本」:
計算資源、存儲資源以及行車和泊車的傳感器數據可以實現復用和共享,能顯著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單芯片行泊一體方案還能將成本降低 50%。
隨著汽車智能化滲透率的不斷提升,行泊一體逐漸高端車型向中低端車型下探,后者對成本的敏感程度更高。由此,單芯片行泊一體方案開始開始成為各大車企追捧的解決方案。
01、5nm 制程,安霸單芯片實現行泊一體
4 月 17 日,安霸在上海車展期間推出了 5 納米車規制程的芯片 CV72AQ。
據汽車之心了解,這是安霸推出的一顆中等算力主打性價比的自動駕駛域控制器芯片,基于第三代 CVflow 3.0 全新架構,可以支持視覺和毫米波雷達,以及其它傳感器融合。
目前,這顆芯片瞄準兩個目標市場:一是 5V5R/6V5R 單芯片行泊一體;二是前視 ADAS 一體機。
在汽車之心看來,CV72AQ 這顆芯片有諸多亮點。
CV72AQ 發揮了5nm 制程的優勢——功耗更低,性能更強。
一般來說,滿足 L1-L2 自動駕駛的芯片只需要28nm制程即可,而到了高階自動駕駛階段,系統對算力的要求越發苛刻,普遍需要 7nm 甚至5nm 的先進制程。
目前在 7nm 芯片中,英偉達 Orin、特斯拉 FSD、Mobileye EyeQ5 等芯片均已實現量產。
在 5nm 制程上,除了高通 Snapdragon Ride 自動駕駛平臺的核心 SoC 基于 5nm 制程打造外,安霸是為數不多推出 5nm 芯片的廠商之一。
與其他芯片廠商強調芯片算力大小不同,安霸更關注 AI 性能、性能功耗比和內存帶寬效率這三個指標。以運行基于 Transformer 神經網絡深度學習算法為例,安霸的這顆 CV72AQ 芯片圍繞這三個指標的表現可圈可點(如下圖)。
在安霸看來,高效適配行泊一體,單顆芯片需要具備以下的能力:
一是算力足夠強,具備全時處理的能力。
例如在 5V5R 的行泊一體方案中,800 萬前視攝像頭至少需要 8TOPS 的算力,4 顆 200 萬環視攝像頭則需要至少4TOPS 的算力。
行泊一體此前有一個說法叫做「分時復用」,指的是芯片的算力相對有限,難以實現行車前向攝像頭和環視攝像頭等的同時調用,于是通過分時復用的方式實現行泊場景切換。
從 CV72AQ 的性能上看,這顆芯片的算力并不低,可以全時處理有攝像頭(包括前視相機、泊車的環視相機)輸入的多幀圖像。
具體來說,CV72AQ 可以1 秒鐘處理 90 幀 800 萬像素的圖像,并實時處理所有攝像頭輸入。
另外,據安霸給出的數據顯示,在同等功耗下,CV72AQ 的 AI 性能比上一代產品 CV22AQ 提高了6 倍,還可高效運行基于 Transformer 神經網絡的深度學習算法。
二是芯片的架構和設計非常清晰。
安霸遵循「算法優先」的策略進行芯片開發。
整體芯片設計圍繞在實際應用場景中算法能夠發揮最大效能的核心訴求打造,既兼顧了實時性和可靠性,傳統算法與深度學習算法相互協調,也可以同時支持攝像頭、毫米波雷達和超聲波雷達的融合。
簡單總結,各個硬件模塊各司其職,高效協作。
三是芯片具備完善的配套工具鏈和開發工具等。
安霸 CVflow AI 開發平臺提供了一整套易用的算法開發和優化工具,支持所有常見的機器學習框架。憑借豐富的集成功能,以及優秀的兼容性,這套工具支持安霸所有 CV 系列 AI SoC。
通過這套 AI 工具,CV72AQ 進一步降低了產品設計開發成本,并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軟件的可復用性。
用安霸中國區總經理馮羽濤的話來總結:「CV72AQ 是最高效、性價比非常好的行泊一體單芯片方案。」
02、安霸芯片布局:覆蓋 L2+到 L5 級自動駕駛需求
作為半導體上市公司,安霸在 CV 芯片領域布局已久。
安霸總裁兼 CEO 王奉民給出的一組數據是:
CV 系列芯片已經累積出貨超過1300 萬顆,其中有超過300 萬顆車規 AI 芯片,涵蓋汽車各個不同的視覺感知應用。
在布局上,安霸 CV 系列芯片依據制程工藝不同,分為兩大系列產品線:
一是10 納米制程的車規芯片系列:CV2FS, CV22FS, CV2AQ, CV22AQ, CV25AQ, CV28AQ 全系基于 10 納米車規制程。
目前,安霸和國內主流車企、 Tier1 以及算法供應商建立了合作,一系列前裝量產項目先后落地,其中包括一汽紅旗、合創汽車的 ADAS 項目,還有長城、吉利、上汽、廣汽、東風、奇瑞、鈴木、哪吒等車企等智能駕駛項目。
二是5 納米先進制程的車規芯片系列:即今年上海車展發布的 CV72AQ 芯片,以及 2022 年發布的 CV3-AD 大算力芯片。
值得一提的是,CV3-AD 不是某一顆芯片,而是平臺化一系列芯片,目前已經發布的是該系列中最高階的一款芯片,后續安霸還將推出中、低系列,滿足從 L2+到 L5 級的自動駕駛需求。
CV3-AD 算力高達 500 eTOPS,CPU 性能是上一代 CV2 的 30 倍,可以支持多攝像頭、多激光雷達、多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的感知,并且能夠對這些感知信息進行深度融合,通過提取檢測物體,進行物體分類,視覺圖像語義分割等,最后達到規劃控制的目的。
目前,CV3-AD 已經與博世、大陸等國際 Tier1 達成合作。
在國內,宏景智駕與安霸聯合宣布基于 CV3- AD 開啟大算力域控合作。在上海汽車展期間,宏景智駕展示 CV3-AD 大算力平臺試驗車,通過 11V+3Radar+1Lidar 的傳感器部署,實現包括高速 NOA、城市 NOA 等高階智能駕駛功能。
不難看出,安霸對自動駕駛芯片的布局有從低端市場向中高端沖刺的趨勢。
03、單芯片行泊一體市場在不斷變大
過去,英偉達和 TI(德州儀器)分別在大算力和低算力芯片上占據著多芯片行泊一體方案的半壁江山,隨著單芯片行泊一體的出現,行業格局正在發生改變。
當下,眾多芯片玩家正在加速「攻城略地」,紛紛推出了支持單芯片行泊一體的解決方案。
(1)地平線征程 3、征程 5 已經出現在了東軟睿馳、佑駕智能、輕舟智航、宏景智駕、毫末智行、福瑞泰克、縱目科技等多家公司的行泊一體方案中;
(2)黑芝麻智能基于華山二號 A1000 單芯片行泊一體方案獲得了東風乘用車的定點;
(3)芯馳科技發布了智能駕駛芯片 V9P,單顆芯片可實現 AEB(自動緊急剎車)、ACC(自適應巡航)、LKA(車道保持)和輔助泊車、記憶泊車等功能。
(4)寒武紀行歌推出的 SD5223 芯片,支持 8M IFC、5V5R、10V10R 三種產品形態;其中 5V5R 方案單顆芯片實現行泊一體功能,推動自動駕駛系統向 10-15 萬元的入門級車型覆蓋。
這些玩家的不斷加入,也反映了單芯片行泊一體市場需求在不斷地變大。
在談到中國的汽車市場時,馮羽濤給出的評價是「卷」和「快」:
卷指的是中國市場的內卷,使得中國車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特別是性價比得到大幅增強;
快指的是前衛的、激進的技術會很快在國內汽車產品中落地,迭代速度非常迅速;
面對國內市場的「卷」且「快」,安霸的立身之法是堅持自身優點,將芯片打磨到極致,同時與合作伙伴加強合作,共同推進項目量產落地,最終獲得更強的市場競爭力。
從整個市場發展來看,地平線、黑芝麻、芯馳、寒武紀行歌、安霸等單芯片行泊一體方案陸續登場,這意味著自動駕駛芯片正在從不計成本的「高性能」之戰進入到更加注重綜合能力 的「性價比」之戰。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之心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201802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