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將取代燃油車,你怎么看?
可能會有消費者想說:我拿著錢包看,誰能滿足需求就買誰。
不過車企的負責人可能就沒這么輕松了。
在這個行業變革期,他們的決策可能決定著車企的生死。
并且,面對汽車行業全面電動化的趨勢,即便是車企老總們,判斷也各不相同。
國產車企老總:不較勁、不抬杠、積極擁抱
在面對“汽車市場接下來會怎么走”這個問題時,中國汽車品牌老總們的思路高度相似。
長安董事長朱華榮表示:2023-2025年是新能源汽車搶位最后的窗口期,要加強核心技術研發。至于燃油車,朱華榮基本沒提。
吉利控股集團總裁安聰慧表示:汽車行業進入洗牌期和淘汰賽,只有品類創新才能贏得用戶,中國廠商已經逐步掌握產品定價權。
一汽紅旗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勝利認為:智能化、電動化是大勢所趨,但國產廠商要掌握核心技術。
不較勁、不抬杠、積極擁抱新能源時代,這是國產車企老總們的共同思路。
其實,這不難理解,目前國產廠商貢獻了80%的新能源銷量,這里已經是他們的主場。
合資車企老總:忘不了燃油車
國產老總們對燃油車的忽略與嫌棄躍然于紙上,合資廠商老總們卻有所不同,他們依然在強調燃油車的重要性。
北京奔馳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總裁段建軍表示:電動化轉型是汽車行業變革中最大的確定性,但是,中國客戶對豪華燃油車的需求依然穩定。
一汽豐田副總經理董修惠說道:豐田在中國市場上仍有強者地位,燃油車和電動車不是替代關系而是競爭關系。
起亞中國首席運營官楊洪海認為:中國品牌在底盤技術上有差距,不能因為中國新能源廠商的強大而產生民族自豪感。
一汽大眾銷售公司副總經理趙英如則表示:燃油車還是用戶的主流需求,電動板塊和燃油板塊都要搞。
對于合資品牌老總們而言,總結一下便是:燃油車,我還很強,我還有潛力可挖,我還能繼續吃幾年紅利。
誰是真的“懂車”?
這些車企老總們都是身經百戰,然而在對大勢的判斷上,國產車企老總與合資車企老總出現了明顯分歧。
沒錯,國產車企老總對燃油車一臉嫌棄,他們中有很多人,新能源車業務并不出眾,但敢想敢干敢砸錢。
反觀合資車企的老總們,亦步亦趨,走一步看一步,誰也不敢扔掉龐大的燃油車。
他們中存在這樣的現象:越是新能源搞得稀爛的品牌,對新能源越是看不上。
誰更懂車?
誰更有前途?
一目了然!
結束語
行業大變革說來就來,在歷史大勢面前,所有頭鐵的廠商都會碰得頭破血流。2023年了還在說國產新能源車不行的老總們應該捫心自問一下:你可有當年諾基亞的江湖地位?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二師兄玩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201858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