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繼昆明站會議取得圓滿成功后(相聚春城,共話充電 | 中國充電設施行業運營服務發展大會-首站昆明勝利召開!),由車樁新媒體發起組織的全國巡回活動,2023中國充電設施行業運營服務發展大會第二站會議,在成都西蜀森林酒店隆重舉行。會議得到成都市汽車產業協會(原:成都市綠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生態圈聯盟)新型電力促進中心的大力支持。
會議圍繞“驅動市場需求·共享發展紅利”為主題,旨在組織和協調產業上下游企業形成市場合力,提升技術及管理水平,推動模式創新和謀求新形勢下的共同發展。會議持續得到充電設施產業鏈企業的廣泛關注,吸引到車企,樁企,川渝廣大中小運營商,公交,物流,能源集團,地方國企等各界代表260多位嘉賓熱情出席。
當前新能源汽車行業進入快速發展期,充電正逐步成為剛需。但充電基礎設施,仍面臨著布局不合理、充電效率低等諸多挑戰。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綜合部主任李康認為,“隨著充電基礎設施市場形勢的轉變,居住區建樁難、建樁貴,公共充電設施整體利用率低、商業模式不成熟、行業普遍不盈利,充電體驗不佳等問題仍然存在,現有政策體系需要不斷迭代,以適應新時期電動汽車發展及人民群眾對充電便捷性、安全性、舒適型的需求。”
數據顯示,雖然公共充電樁領域,頭部企業占據較大的市場份額,但市場仍存在數量眾多的小微運營商,規模超過3000家以上。各地充電運營市場競爭激烈,對行業來說,當前發展面臨的最大問題、在于充電運營盈利模式的創新發展。
為此,李康主任表示,“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化和充電設施+車聯網的深入發展,充電設施鏈接著新能源汽車與智慧電網,充電設施的產業生態將擴展到汽車服務、能源供給以及車網雙向互動等領域。”可以預見,充電運營商業模式,將由單一充電服務費模式,向收入來源多渠道化轉變,更進一步向負荷聚合能源服務模式不斷演進。
作為全國主要充電運營聚合平臺商之一-蔚景科技聯合創始人孫功臣在運營發展大會上表示,目前公共充電還是主流的充電場景,而隨著私人樁安裝量不斷提升。共享經濟浪潮下,“私樁共享”作為新型充電的商業模式,將憑借提高充電效率、降低生產成本、錯峰充電緩解電容壓力等優勢成為充電基礎設施多方共贏的解決方案之一。
成都市綠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生態圈聯盟副秘書長、成都特來電總經理陳亮也認為,“就目前來看,未來城市里面,最大儲能載體就是大規模的新能源電動汽車,我們構想用充電網加上微電網、加上儲能網,結合汽車V2G等技術的應用,將使電動汽車不再只是簡單的和一個用能體,而是在充電網的調度下,搖身一變成為兼具儲、荷兩種屬性,與傳統或者新能源電廠及城市供電網一道構成的新型電力系統。”一副有關充電運營盈利新模式的廣闊前景正逐漸展開。
如何布局現在與未來賺錢的充電站?深圳電王科技董事長蔣中為一針見血的指出,現在充電站運營商成本高,負擔重,不掙錢是常態,他大膽的提出充電運營盈利公式:利潤增加=收入增加-成本減少的新經營理念。因此,電王快充致力于打造充電站生態鏈系統,在著眼充電樁建設的同時,也不妨探索充電新模式。從現有實踐來看,發動流量引擎,延伸餐飲,汽車保養等服務和共享充電樁、車網互動,分布式光、風、儲、充、放綜合充電站等多元舉措實現共贏。
值得一提的是,電王快充發展自己的充電站生態鏈系統,研發了全新一代的汽車充電生態系統和靜音型自然冷卻超級充電樁,為加速汽車充電領域的發展,低成本構建覆蓋全球的汽車充電網絡系統生態發展,實現電車無憂出行,完全打消續航焦慮和未來全球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創新解決方案。贏得現場運營商代表的廣泛好評。
據悉,今年底前成都全市建成1200個充電站,58000個充電樁,到2025年,成都全市共建3000個充電站和16萬個充電站。隨著全省以及各市縣級市場,充電需求快速增長,下沉市場開啟新一輪充電樁建設熱潮,在省會成都有投建能力和豐富經驗的企業必將搶先一步收獲這一波發展紅利。
來自成都的充電樁生產企業-格潤特數字能源,就是這樣一家典型的本土充電樁企業,格潤特數字能源總經理王譽、就成都的充電樁現狀及整體解決方案,進行了分享和交流。格潤特數字能源全力打造智能充電,高效充電和安全充電的直流充電產品和智能充電云管理平臺,為其向更高更強的方向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這也使得格潤特成為近年來四川少有的實力派充電設備供應企業之一。
王譽凱說,“作為一家集新基建高端裝備研發制造和能源數字方案提供與建設、運營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擁有較為全面的產品技術研發能力,基于成都本土文化的特點,研發出與本土文化相融合的產品,例如熊貓外觀的充電樁等贏得企業的廣泛青睞。”成為在四川充電設施行業迅速崛起的明星企業。
下午四時許,參會嘉賓還來到位于成都市郫都區現代工業港新經濟產業園的格潤特數字能源工廠,廠長帶領大家參觀廠區車間,并逐一介紹各類主流產品,格潤特充分借助本地資源、技術和文化要素,進行原創性研發和優化創新,將自身與成都本土市場的需求相結合,通過持續技術積累,高強度的研發投入,形成了強大的自主創新能力。
今年以來,國家層面大力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前五個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00.5萬輛和29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5.1%和46.8%,市場占有率達到27.7%。接下來與之配套的充電基礎設施使用也將越來越頻繁,由此而帶來的充電體驗首要的是從技術層面加以解決。
優優綠能陳玉龍副總經理指出,“充電模塊是充電樁的核心,近年來直通風模塊面臨現實發展困難,故障頻發,不僅惡化充電體驗,也引發維護成本逐年攀升,而獨立風道技術脫穎而出,能有效抵御嚴酷應用環境,免維護,成本大大降低。所謂無人值守的充電樁場站才能真正實現”。
針對充電樁研發,生產,運維有關測試領域的問題,賽特新能劉騰濤總經理提出,“預防為主、修理為輔;七分診斷、三分維修”的全新充電樁檢測理念。他提醒人們,充電樁不能只是一建了之,需要吃透行業標準,做好出廠檢測,巡查報修等方面的保障;注重日常巡檢和保養,提前做準備、有針對、有目標的執行,確保充電樁正常安全運行。
充電設施數量持續增長,如何確保充電設施運行穩定可靠,是充電設施運行維護面臨的重要課題。點點電工徐超銀董事長對于充電運營商的核心競爭力,提出了管理方案、商業模式和行業優勢等方面的解決方法,助力運營商提升運營和服務能力,為行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充電基礎設施本土化生產與運營需要更多更有前瞻性的新發展思路,優力特總經理楊曉峰認為,“充電樁是工業級民用設備,是物聯網集成設備,充電樁既要安全可靠,也要注重體驗、滿足消費者需求,也是數據分析、人車網交互的端口,優力特技術賦能合作伙伴,為運營企業解決痛點問題”。
充電基礎設施!隨著電動汽車的增加,未來將圍繞城市電力能源的流動,而從一個純粹的補能裝置和荷端設備,成長為鏈接城市電網與電動汽車這一規模最大的城市儲能體之間的橋梁和紐帶。一個新能源+新交通的全新形態,將隨著電動汽車的爆發和充電網絡的建設完善逐步成熟,這個過程,充滿了機遇與挑戰,而這也預示著全行業將迎來新一輪的變革。
2023中國充電設施行業運營服務發展大會-成都站會議在不斷持續往期精彩和熱烈討論的氛圍中圓滿勝利落幕。車樁新媒認為,順應新能源汽車和充電基礎設施進一步下沉市場的需求,通過點對點精準邀請為特征,全國巡回-以省為單位的每一次會議討論,必定能夠為當地充電設施行業在建構市場新生態的過程中起到推波助瀾的引領作用;必將大力促進本地企業,提升其技術水平,管理水平、運營水平等核心競爭力。從而深化所在省份、乃至全國和全產業鏈的交流與合作、成熟與發展。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新能源數據中心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204614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