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認的是,汽車純電的進程,很大程度上來自于政策補貼的推動。
在國內,免購置稅、送綠牌等一攬子利好政策成就了新能源市場初步的繁榮。
然而,一旦政策退卻,消費者對純電動車型是否會有持續的慣性呢?
從目前看來,不得而知。
這點其實很關鍵,因為,這左右著純電汽車市場是否能依靠自身的產品力繼續持久的發展。
01
舊金山:新能源銷量首次超越燃油車
在大洋彼岸的美國市場,似乎能看到一些端倪。
因為今年開始,美國收緊了對于純電和混動車型的補貼。
這里有一個積極的信號:在美國舊金山市,純電和混動車型的銷量首次超過了燃油車。
據美國汽車媒體Carbuzz報道,舊金山市在2023年3月達到了新的銷售里程碑,電動汽車銷量達50%。
根據S&P Global Mobility報告,純電動汽車(BEV)的市場份額達34.2%,而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EV)在內的混合動力汽車貢獻了15.8%,其總和達到了半數。
報告進一步透露,3月純電市場份額的38.6%是由45歲以下的購買者占據,這表明:年輕的購買者更傾向于購買電動汽車。
并且,大多數購買者年收入超過20萬美元,屬于較富裕的階層。
特斯拉是該地區銷量最好的電動汽車品牌,在電動汽車中占有66.4%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一。
其次是大眾汽車,占4.2%,能獲得第二名的成績,首先便歸功于大眾ID.4的火熱。
與此同時,豐田在混合動力類別中占據主導地位,市場份額高達41.2%。
這家日本汽車制造商為舊金山的買家提供各種新能源車型,其中包括全電動車型豐田bZ4X。然而,從銷量來看,該電動車的表現并不太理想。
在接下來的一個月中,舊金山市電動汽車的市場份額提高到53.1%。
相信在未來幾個月,我們可能會看到電動汽車銷量進一步增長,因為市場領導者特斯拉已經降低其四款電動汽車的售價。
此外,電動汽車的聯邦稅收減免也將鼓勵更多的買家購買零排放汽車。
02
中國純電:三座大山必須翻越
回到國內,在政策的大力扶持下,純電車型的銷量的確突飛猛進,但要像舊金山一樣做到34%的滲透率還有很長一段路。
那么,未來要全面普及純電汽車,有哪些方面一定要突破呢?
其一,從產品的角度,且不論智能駕駛的安全性,消費者對于純電核心的續航和電池安全仍有較大的顧慮。
畢竟,消費者買車的功能并不是僅僅想要短途出行。
而近日頻發的各大實力品牌的自然事件也讓人心有余悸。
其二,基礎設施的完善。
眾所周知,純電充電速度較慢,這也使得以目前充電樁數量,漫長的排隊等待成為了常態,這也消磨著消費者對于純電車型的信心。
或許,換電的確是一個好辦法,但巨大的投資也讓普及的速度受限,并且無法兼容到其他所有品牌。
其三,讓企業賺到錢。
可以說,目前除了比亞迪和特斯拉之外,大部分的車企制造純電動車型都是為了積分,去賣更多的燃油車,從而獲取利潤來養活企業的發展。
姑且不論,純電是不是零排放的終極目標,起碼很多車企雖然在推進,但對于這個目標是有猶豫的,比如,油電同行的通用和寶馬。
還有例如上汽大眾等靠油車吃飯的車企,在面對純電無利可賺的窘境時,依舊想要吃燃油車最后一波紅利,雖然母公司早就喊出了全力純電轉型的口號。
要突破這個問題,電池技術構架的升級和模塊化大規模的生產應用去降低純電的成本是當務之急。
結束語
從數據上,我們不難發現,美國新能源的普及或許要領先于中國。
但中國想要追趕,先解決好上述3個問題。當然,未來很可期。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西游社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205666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