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自主品牌內卷、合資品牌降價成為輿論關注焦點時,豪華汽車市場正悄無聲息地進行格局的重塑。
最新銷量數據顯示,在6月30萬級純電SUV銷量榜,奧迪Q4 e-tron以2351輛的成績,超越智己LS7、阿維塔11、小鵬G9等一眾“網紅車型”,躋身30萬級純電SUV銷量榜第四。
而據了解,奧迪Q4 e-tron已經連續3個月銷量突破2000輛,二季度累計交付6404輛,銷量環比增長248%。
盡管在“華山論劍V”看來,銷量并不是衡量產品的唯一標準,但這樣的跨越式發展,確實足以說明市場正在發生變化。
畢竟,受新勢力車企輿論攻勢的影響,智駕和智艙改變了消費者對汽車產品的認知,傳統車企在新能源車領域跟不上時代潮流的“錯誤理念”也逐漸在互聯網上傳播,甚至有些人將豪華品牌電動車稱為“雜牌電動車”。
而奧迪Q4 e-tron交出月銷超2000輛、超過眾多新勢力的成績,在證實傳統豪華品牌電動化實力的同時,也說明了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從最初的野蠻生長走向成熟發展。
這讓人們知道,盡管豪華品牌們面對輿論一直保持緘默,但卻一直在默默蓄力,等到柳暗花明后用數據來證明自己的實力。
這也是傳統豪華品牌百年歷史沉淀的底氣和自信,它們不會用夸張的言論和行動“博眼球”,而是用產品、技術和服務征服用戶。
那么奧迪Q4 e-tron的產品、技術、服務優勢是什么?又如何能夠在競爭激烈的30萬級純電SUV市場脫穎而出。本文將深度剖析其中緣由,揭秘傳統豪華品牌電動化崛起背后的原因。
1、品牌是最寶貴的資產
在各種自主新能源品牌高舉向上的旗幟,將車型定價到30+萬以上時,豪華品牌似乎漸漸失去了光環,但是否定價越貴、用料越好,技術越高超就能扛住豪華品牌的大旗呢?
非也。其實在各大論壇都可以看到,盡管一些消費者對新勢力車型感興趣,但對于安全、品質還是存在很多擔憂。在選擇產品上,很多用戶依然會著重權衡性價比。
換言之,很多企業雖然定位豪華,但在消費者眼中并不是真正的豪華。
豪華是經過歲月洗禮、歷久彌新、鐫刻在消費者記憶里的印記。
正如一汽奧迪,作為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豪華品牌,一汽奧迪在中國市場積累了750多萬用戶。關于一汽奧迪在豪華、品質、操控和安全等等方面的價值,也早已深深地烙印在消費者的心目中。
值得信任,是消費者對一汽奧迪的根本印象,也是它們相較于那些自主豪華們的核心價值。
品牌建設并非一日之功,這是歷史、技術、制造工藝、服務積累的成果,而電動化轉型的關鍵也在于其能否將這些品質繼承并延伸。
一汽奧迪做到了。
在技術方面,奧迪是全球最多電動化平臺的品牌,PPE、MEB、MLB EVO、J1四大車型平臺覆蓋各個級別的細分市場,針對不同類型的產品有不同程度的優勢。
比如奧迪Q4 e-tron所采用的MEB平臺,就是大眾集團首個專門為電動車而研發的模塊化平臺,由該車型出品的車型在空間、動力、智能化、續航安全等方面都具備同行無法比擬的優勢。
奧迪Q4 e-tron擁有79.7kWh可用電池容量、CLTC工況下最高續航里程可達605KM,關鍵在于續航的真實性。據悉,奧迪Q4 e-tron的表顯續航的誤差精度最低僅1.5%,遠低于5%的國家標準。
這里有很多黑科技。比如通過安時積分算法與開路電壓算法的雙重冗余測算,更精準地實現電量檢測;比如通過奧迪定制算法對實時電耗進行計算,同時結合駕駛員最近300公里的駕駛習慣、路況、溫度等動態情況對表顯續航里程進行精確校準。
這個續航表現在同級中不算拔尖,可能有人會覺得這個比較完全沒有必要。但在“華山論劍V”看來,理論上續航的長短并不是重點,重點在于企業的態度。
相較有些企業為了讓車型數據好看,對續航里程一再修飾,而最終讓用戶產生落差感的行為,奧迪這樣真誠的態度無疑更為可貴。
這是用行動為用戶負責。
據了解,為了最大程度解決補能困境,一汽奧迪的補能體系已經覆蓋近300個城市,已經可以在北京、上海、杭州、廣州、深圳等近20個城市使用60個奧迪品牌專屬充電站, 建成80座一汽奧迪經銷商超級充電站,1200座開邁斯充電站,通過一汽奧迪APP接入55萬個第三方充電樁,實現了核心城市5km商圈飽和覆蓋,預計2023年實現八大城市圈滿電暢行,三橫六縱全國主要高速線路沿線城市補能網絡。
以奧迪Q4 e-tron為核心,一汽奧迪還將持續在購車、補能、用戶運營等領域建立起完善的服務體系。
2、越級的價值體驗
必須承認,盡管奧迪在燃油車時代奠定了非常扎實的產品基礎,讓無數消費者對奧迪出品非常篤信,但到了電動化階段,想要抓住消費者,依然需要在產品和技術層面有讓人信服的優勢。
奧迪Q4 e-tron作為一汽奧迪一汽奧迪依托奧迪全球資源和技術,為中國豪華車用戶量身打造的豪華純電SUV標桿之作,當然不負眾望。
前文中介紹了續航的精準度,這里再補充一點,奧迪Q4 e-tron的電池包結構采用全鋁合金外殼、巧克力式的六橫一縱安全布局,碰撞情況下有效保護電池安全,電芯選擇的是NCM811三元鋰電池電芯,檢測要求是多達197項,遠超國標179項。
也就是來說,安全性也很有保障。
同時,得益于靈巧的電池布局,奧迪Q4 e-tron將電池包平整地放置客艙底部,使得車內的空間利用率大大提升,奧迪Q4 e-tron擁有2765mm的軸距、1828mm的駕駛室縱向長度及后排純平地板,后備箱空間可從520L擴展至1490L,無論是乘坐還在載物,使用體驗完全不輸于C級SUV。
當然,燃油時代引以為傲的駕控優勢在奧迪Q4 e-tron上被延續了下來,其采用三檔可調自動可選、可完全關閉的動能回收系統,摒棄了其他純電車慣有的前后拖拽乘坐,對于乘員來說,這樣的設計不會暈車。而同級唯一的漸進式轉向系統利用可變轉向比設計,能給車輛提供更精確、運動的轉向反饋,在高速、彎道、低速泊車等各種場景下都能從容應對,駕控感受更加靈動。
值得注意的是,這也是奧迪首次在國產車型上搭載DDC可調減振器,配合后副車架4點柔性連接、前后鋁制軸承座及后橋部分鋁制連桿,低非簧載質量,充分降低地面對車輛的沖擊,提升整車的舒適性。
四驅版車型則搭載了quattro電動四驅系統,通過前后雙電機的布局,實現了前后橋動力分配完全解耦,配合集成式電控液壓制動系統,實現毫秒級的動力與制動力轉換,精準控制四輪狀態,操控更加隨心所欲。
為了提升駕駛艙的靜謐性,奧迪Q4 e-tron 從源頭開始消音,在電機內部就采用了提升NVH的措施,包括底盤、輪胎、車窗玻璃也在設計和選材上盡量降低噪音,在制造的沖壓環節上,也采用了精密的六序沖壓工藝,讓車身零部件達到最佳精度,以降低風噪。
這意味著,奧迪Q4 e-tron的用車表現完全不輸燃油奧迪,無論是對駕駛者還是乘坐者。
當然,更讓人驚喜還有定價。要知道去年上市時,奧迪Q4 e-tron就以30萬內的定價表達了其進軍電動市場的決心,在今年的改款車型上,奧迪又通過降價增配的形式進一步提升競爭力。
多項并舉之下,也無怪乎奧迪Q4 e-tron能夠連續三個月銷量突破2000,躋身30萬級純電SUV銷量榜第四。
結語
誠然,充滿新鮮感的新勢力車型確實在過去一個時間段內搶走了傳統豪華品牌的風頭。
但現實證明,嘗鮮很難長久。尤其在新能源車型市占率超過30%,新能源消費市場從嘗鮮階段到逐漸成熟的普及階段,消費市場回歸理性后,有深厚歷史、技術和服務積淀的傳統豪華品牌會成為更多人的選擇。
奧迪Q4 e-tron已經證明了這一點。從銷量來看,以BBA為代表的豪華品牌在電動化轉型已經得到了越來越多消費者的認可,甚至隱隱有了超越部分新勢力的趨勢。
時代是不斷變化的。“淘汰賽”才剛剛開始,不要小看傳統車企的實力。
我們相信,憑借強大的研發實力和體系建設,傳統車企完全有實力在新能源市場演繹一場“后來居上”的戲碼,奧迪Q4 e-tron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以奧迪Q4 e-tron為起點,豪華品牌們將在中國市場找回主場。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華山論劍V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206439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