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電汽車和氫燃料電池汽車究竟誰才是未來?
這是一個在行業內也已經被爭論許久的話題。
在當下啊,顯然是純電汽車占了上風,畢竟技術相對而言比較簡單,而且后者居高不下的成本和運輸儲存的難度讓許多企業望而卻步。
即便眾所周知的一個事實是:氫能是當之無愧的清潔能源。
但這一情況正在被慢慢改變,或許未來真的是氫能的世界。
為什么這么說?
因為,氫能已經開始突圍。
事件一:豐田氫燃料電池戰略大調整
豐田反對全面電動化一是路人皆知,并一直堅持對氫能源的研發進行大手筆投入。
旗下首款氫能源量產車型豐田Mirai雖然售價高昂,自2014年推出以來雖僅售出22000輛,但豐田從未停止過對氫能源量產的實踐。
就在2023年7月11日的發布會上,豐田表示:氫燃料汽車的銷量目標是在2030年之前銷售20萬輛。
此外,豐田計劃將氫燃料電池汽車的銷售重點從日本轉移到歐美和中國。
因為,相比之下,歐美中在綠氫供應鏈各環節提供稅收優惠和大量投資,與當地廠商合作增加本地生產,從而進一步降低成本。
這也標志著豐田工作重心的轉變,豐田還成立了氫能專門部門Hydrogen Factory,并與戴姆勒卡車控股公司合作開發氫技術。
事件二:寶馬將氫燃料電池汽車和純電汽車成本做到一樣
開頭就提到,氫能源汽車的阻礙是成本太高,如此產品力會大幅下降。
但是,當氫能源車的價格可以和純電一樣的時候,情況可能就大不一樣了。
根據《汽車快報》的消息,寶馬在開發氫燃料電池汽車技術有了新突破。
寶馬旗下全新一代車型“Neue Klasse”系列中將集成氫能動力,并且可以和純電動力價格做到一樣。
首先,氫能源和純電電池的總容量保持一致,也就保證了車輛的續航能力。
可能從這一項來比較的話,氫能源的成本還是要更高,但回收燃料電池則比純電汽車的電池包產生的費用要低得多。
事件三:博世氫動力模塊量產
據了解啊,博世在德國斯圖加特費爾巴哈工廠開始了氫動力模塊的量產,模塊將首先配備在Nikola公司的氫燃料電池電動卡車上。
目前,博世是世界上為數不多擁有氫能全價值鏈業務的公司,可以提供氫能燃料電池和相關核心部件,并且計劃在中國和美國工廠投產。
而面對氫能源市場,博世顯得野心勃勃。
按照預測,到2030年每5輛新售出的卡車中就有1輛配氫燃料電池汽車,而其公司銷售目標約也被定在了50億歐元,
目前,博世已經追加氫技術投資“2021-2026年”達到了25億歐元,比原計劃多出10億歐元。
目前已有3000多員工從事相關工作。
結束語:
氫能源燃料電池優勢是明顯的,不會碰到充電時間長、續航焦慮或者是安全等問題。
而目前來看,成本和運輸的壁壘正在被突破,而且比想象中要快得多。
如此一來,不管是氫能源卡車還是氫能源乘用車的商業化進程將被極大地推動。
按照如此發展,氫燃料汽車或將完全取代目前的純電汽車也不是沒有可能的,還是那句話,氫能源從生產到消耗,再到回收,才是真正的清潔能源。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二師兄玩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207204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