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小鵬汽車與滴滴共同宣布,雙方達成戰略合作。滴滴向小鵬出售智能電動汽車項目相關資產和研發能力。小鵬汽車將基于此打造一款A級智能電動汽車,項目代號“MONA”。
小鵬收購Xiaoju Smart Auto Co. Limited100%已發行股本,最高總對價約為港幣58.35億元。滴滴將成為小鵬汽車的戰略股東,首批股份的鎖定期為24個月。
根據小鵬公告,作為公司新品牌的首款產品,A級智能電動汽車將于2024年推出。新型號和品牌將區別于XPENG品牌產品和主品牌。滴滴將通過其移動生態系統為“MONA”項目提供支持,進入其全國共享出行市場。目標車型是針對15萬元人民幣的大眾細分市場。
根據協議,小鵬與滴滴同意在多個領域展開合作,包括新款智能電動汽車的研究及開發、該公司的智能電動汽車在滴滴共享出行平臺上的運營、營銷、金融和保險服務、充電、自動駕駛以及國際市場的聯合開發。該戰略合作將通過賣方的平臺提升公司的品牌曝光度和客戶覆蓋面,從而為公司在新的國際市場中帶來更多商機和商業機會。
根據小鵬線上溝通會消息,小鵬和滴滴的協議里邊提供額外股權,是基于如果它的能夠在它自身平臺和生態體系里面能夠達到年銷量10萬臺以上才能獲得更多的股份。如果最后它能做到18萬輛/年,就能拿到最高激勵股份,連續兩年能做到,就是能拿到5%的總對價。
何小鵬表示,MONA平臺會同時覆蓋B端和C端車型,在這個平臺上會引入扶搖架構技術,包括XNGP,但是會提供不同的SKU,滿足不同場景用戶需求。
銷售方面,“MONA”平臺將由小鵬和滴滴的分別組織銷售。
01
完成兩個“18萬輛”,占股5%
此外,小鵬還與滴滴之間還簽訂了對賭協議,收購的最高對價約為58.35億港元(按匯率計算約為7.44億美元)應按以下方式支付:
第一部分,58,164,217 A類普通股應在初始交割之日以發行價格發行給賣方或賣方指定人;
第二部分,如果達到了SOP里程碑,則應在SOP完成之日以發行價格向賣方或賣方指定人發行4,636,447股A類普通股;
第三部分,如果達到第一個盈利期里程碑,即向滴滴交付180000輛車,應發行14,054,605股;
第四部分,如果達到第二輪獲利期里程碑,即再向滴滴交付180000輛車,應發行14,276,521股第二輪獲利股票。
將通過發行對價股份的方式予以支付,對價股份數量最多為9113.179萬股A類普通股,占擴大后股本約5%。沒有達到業績目標期里的里程碑,則小鵬汽車不向賣方發行相應的業績目標股份。
02
滴滴坎坷造車路
2018年4月,滴滴出行和31家汽車產業鏈企業聯合發起成立的行業服務平臺。滴滴強調,其要聯合汽車全產業鏈上下游伙伴共建汽車運營商平臺。此時的滴滴,野心應該只局限于出行領域。
2018年5月,桔電出行為滴滴和理想汽車共同成立的合資公司。合資公司的目的是打造全新的出行產品及服務,滴滴負責出行場景的智能化、運營方面的定義,而理想汽車則負責車型開發、采購、生產等,打造出行場景專屬的智能電動車產品、智能化車隊的運營及服務、自動駕駛的規模化應用等。
雙方合作開發了一款純電動MPV,該款電動車內部代號 D01,和理想ONE 采用同一底盤進行生產,為滴滴“優享” 和“拼車”業務打造出一款專屬車型。但事實上,雙方的量產計劃并未實質推進。
2019 年 11 月,滴滴與比亞迪合作造車,雙方合資成立了美好出行(杭州)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比亞迪持股 65%,滴滴持股 35%,比亞迪是控股方。2020 年 11 月合作推出了定制網約車 D1。
當時有消息爆出,D1車型成本較高,同時涉及硬件和系統的核心領域,滴滴根本沒有話語權。從數據上,也可看出雙方的合作并不順利。據上險數據,從2021年截至今年7月,比亞迪D1銷量僅為12326輛。
2020年6月,滴滴自動駕駛宣布與北汽合作,雙方將共同研發高級別自動駕駛定制車型,專門用于 RoboTaxi(自動駕駛出租車)運營。
到2021年,再次傳出滴滴單獨成立內部代號為“達芬奇”的造車項目,團隊規模據爆料已達1700人。根據當時消息,滴滴入局造車不局限于B端市場,還將面對C端市場打造一款15萬元左右的新車。
截至2023年2月,隨著雙方合資公司北京桔電出行破產清算被受理,滴滴和理想長達四年的造車合作以失敗告終。
如今,“達芬奇”項目一直未等到官宣,就迎來了項目出售的消息。不過從官宣消息看,2024年就能上市,說明“MONA”項目的開發似乎是接近尾聲,資質或許是滴滴造車計劃推進的重要攔路虎。
造車無望的滴滴只能選擇賣掉智能車項目。
03
小鵬15萬級產品重要抓手
其實,早在8月18日舉行的小鵬汽車2023第二季度財報電話會上,何小鵬就透露出對15萬元級產品的市場的看好。
小鵬汽車CEO何小鵬表示,“兩年前我曾經提過一個觀點,因為成本原因,沒有車企能夠在15萬級別推出有競爭力的全自動駕駛汽車。但隨著我們死磕技術創新跟全流程降本,當前我的觀點改變了,因為我已經明確看到了清晰可實現的路徑跟時間表。這讓我們很有信心,在最主流的15萬級別也有能力推出全自動駕駛汽車,這會極大地推動智能化全面普及。”
第二季度,小鵬汽車共交付新車2.32萬輛。小鵬汽車方面預計第三季度交付車輛數量為3.9萬輛至4.1萬輛。
目前小鵬的爆款G6,70%左右的客戶都是沖著XNGP功能去的,價格是在25萬元級別。
小鵬要實現銷量的大幅增長,必須要在15萬元級別市場做出爆款產品。
結合此前有媒體報道,小鵬在找英偉達定制750TOPS的算力芯片,一個很重要的目的是降低城市NOA的成本,把城市NOA下沉到15萬級別的新車型上去。
可見,小鵬汽車對攻下10萬到25萬元價位,這一腰部市場決心之大。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NE時代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209015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