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虧81億的威馬創(chuàng)始人,年薪超12億”詞條登上了熱搜。消息一出,刷新了人們對車企高管的認知,威馬汽車銷量逐年走低,創(chuàng)始人難道真的拿下“天價薪酬”?2021年沈暉的薪酬包括兩部分,201萬的薪金和12.59億元的股權激勵。其實,被“瘋傳”的12億年薪,其絕大部分來自股權激勵。
而累積融資逾400億人民幣的威馬汽車,正處于生死存亡的邊緣。
喧囂之外,國內(nèi)汽車行業(yè)的薪酬,整體又是一番什么景象呢?
01
高薪車企三巨頭包攬前十
國內(nèi)車企前三高薪總計過億的三巨頭,包攬車企高管薪酬排行前十。
根據(jù)企業(yè)年報數(shù)據(jù)統(tǒng)計信息,2022年理想汽車為高管開出了過億薪酬,執(zhí)行董事兼首席財務官李鐵2022年度薪酬為1.004億元,在國內(nèi)車企高管薪酬排行榜上位列第一,比排名第二的零跑汽車董事長朱江明薪酬多出近1倍。
(數(shù)據(jù)來源:中國人才研究會汽車人才專業(yè)委員會研究報告,西游社整理)
李鐵的薪酬中絕大部分屬于股權激勵,股權激勵薪酬占比高達97.8%,為9823.6萬元,工資津貼等為203萬元,退休金計劃撥款等為13.9萬元。李鐵2021年度薪酬僅為270.6萬元,同比增長3610.5%。相比之下,理想汽車CEO李想的薪酬僅為170.5萬元。
理想汽車開出過億的薪酬,也反映出李想不惜重金引進人才。人,才是企業(yè)的核心競爭力。2021年,理想汽車就曾為執(zhí)行董事兼總裁沈亞楠開出8750萬元薪酬。李想表示,“只有將需要的人納入到自己的團隊中,公司才能發(fā)展”。
據(jù)理想汽車公布的公司財報信息,2022年理想汽車全年實現(xiàn)營收452.9億元,同比增長67.7%;全年交付133246輛,同比增長47.2%。2023年上半年,截至2023年6月30日,理想汽車的總收入達474.4億元,同比增加159.3%;理想汽車的交付量達到139117輛,同比增長130.3%,已經(jīng)超過了2022年全年的交付量,理想汽車的發(fā)展可謂一路高歌。
(數(shù)據(jù)來源:企業(yè)年報,中國人才研究會汽車人才專業(yè)委員會研究報告,西游社整理)
零跑汽車董事長朱江明以5356.1萬元的薪酬,位列第二,2021年朱江明薪酬只有954.6萬元,漲幅高達490.4%;高管薪酬榜單第三名的是零跑汽車總裁吳寶軍,以4382.3萬元薪酬位列朱江明之后。高級副總裁曹力,排名高管薪酬第九位。
零跑汽車2022年全年交付量達到了111168輛,總收益123.846億元。而2023年上半年,截至2023年6月30日,零跑汽車共交付了44,502輛,較2022年同期的51,994輛減少14.4%。
吉利汽車薪酬最高的三名高管占據(jù)排行榜前六名一半的席位,吉利汽車為公司管理層薪酬前三的高管開出總額近億元薪資,高達9972.5萬元。執(zhí)行董事安聰慧、行政總裁兼執(zhí)行董事桂生悅、副主席兼執(zhí)行董事李東輝,分別以4188萬元、3119.1萬元、2665.4萬元的薪酬,位列高管薪酬排行榜第四至六名。相較于2021年的薪酬,安聰慧、李東輝2022年薪酬的漲幅均都超過8%;桂生悅2022年薪酬漲幅為7.2%。
02
霸占排行榜12席位的比亞迪
比亞迪公司排名車企最高薪酬的第四位,執(zhí)行副總裁李柯2022年薪酬為960.2萬元,高級副總裁羅紅斌2022年薪酬為887萬元,在比亞迪高管薪酬中排名第二,執(zhí)行副總裁廉玉波僅比羅紅斌薪酬低4.5萬元,薪酬為882.5萬元。
比亞迪為公司薪酬前三的高管僅開出2729.7萬元,不足車企最高薪酬前三名的理想汽車、零跑汽車和吉利汽車的三分之一。
但不得不說,整體來看,比亞迪對高管還是十分的慷慨。國內(nèi)車企高管年薪排名前三十位中,比亞迪高管霸占了12個席位。比亞迪為12名高管開出總額超8,000萬的薪酬。
2022年,比亞迪研發(fā)累計投入超過202億元,同比增長90.31%。王傳福堅持研發(fā)投入,始終堅持技術創(chuàng)新,比亞迪奪得了新能源汽車領域領頭羊的地位。搭載云輦X的仰望U9超跑舞動發(fā)布會現(xiàn)場,百萬級SUV仰望U8的重磅推出,刀片電池、DM-i超級混動、易四方、云輦、DM-o超級混動越野,一代代新車型產(chǎn)品與新技術在行業(yè)內(nèi)都是顛覆性的變革與革新,成為國內(nèi)新能源汽車行業(yè)“仰望”的新星。
2022年的比亞迪風光至極,全年銷量1,868,543輛,奪下了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冠軍寶座,高出特斯拉50萬輛的銷量,特斯拉在2022年全球銷量為131.43萬輛。
03
高管薪酬千萬級以下的
車企一族還有哪些?
華晨中國和長城汽車分別位列車企最高薪酬的第五和第六位,華晨中國董事會主席吳小安2022年薪酬為826.1萬元,高出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250萬元,魏建軍2022年薪酬為575.5萬元。
造車新勢力賽力斯汽車排名第七,賽力斯董事、總裁馬劍昌2022年薪酬為423.9萬元,高出上汽集團董事、總裁王曉秋8.7萬元,王曉秋位列第八,其薪酬為415.2萬元。
2022年,廣汽集團董事、總經(jīng)理馮興亞的薪酬不足400萬,為398.1萬元。而2021年馮興亞薪酬僅為316.6萬元,同比漲幅超過25%。
排名第十的是長安汽車,長安汽車董事、黨委書記朱華榮薪酬為250.9萬元。董事、總裁、黨委副書記王俊薪酬是249.2萬元,與朱華榮的薪酬在同一水平。
結束語
新勢力造車出手闊綽,開出過千萬、乃至過億薪酬,無疑與留住人才息息相關,也反映了當前電動汽車行業(yè)競爭加劇。如果能沖刺銷量目標、奪得市場份額,新勢力造車無疑把希望更多寄托在高管的才智與執(zhí)行力上。
中國車企人才高薪背后,正是新能源車企競爭力的表現(xiàn),我們應該為此感到高興。同時,也期待中國企業(yè)在國際市場上,與特斯拉、大眾、通用、豐田、現(xiàn)代正面交鋒時,向華為一樣,打造一支有國際競爭力的隊伍。
來源:第一電動網(wǎng)
作者:西游社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211408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