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展研究中心發起,極氪能源公司牽頭起草的《電動汽車公共充電站運營管理服務導則》(以下簡稱“服務導則”),“服務導則”規范了公共充電站的設備分級標準、運營服務質量標準、服務資費標準、安全防控標準等日常運營中存在的問題。
眾所周知,此前由于缺乏標準約束,行業滋生了一系列亂象,例如廠家技術和設備質量參差不齊、命名混亂、混合建站、充電樁偏遠、找樁難等問題,給用戶帶來了不好的服務體驗。
“服務導則”的發布打破了行業“苦充電標準混亂久矣”的格局,讓整個行業在充電標準上達成共識,促進后續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利好用戶。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聯合牽頭編制的名單中,出現了一家主機廠的名單,那就是極氪汽車。為何極氪汽車獨受寵愛,榮登“充電C位”?我們知道政府部門與頭部企業一直制定行業標準并不是什么新鮮事,但為什么是極氪獲得了權威部門認可,另外,極氪這些年在實際充電網絡上的探索又能給整個行業帶來哪些借鑒?
整理行業亂象 “充電新國標”發布
相關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950萬臺左右,占全球比重超過60%,在汽車行業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階段,這是中國汽車行業的重要機遇。
然而,就在新能源汽車產業井噴的檔口,一些亂象卻在嚴重阻礙行業發展。
“充電XX分鐘,續航XX公里”的口號經常出現在各大車企的傳播海報中,甚至為了提高理解門檻,很多車企會將5C、充電倍率、功率增長等因素加入其中。但有不少消費者發現,車子買回去之后充電體驗和廠家宣傳的相差甚遠。
根本原因在于,目前整個行業慢充、快充、超充、超快充等技術路線并存。市場上對各種標準沒有統一定義,收費和服務方面也沒有統一規范,這就導致用戶實際上想為“超快充”付費,但實際并沒有收獲相應的體驗,存在“貨不對板”的情況。
針對這一情況,極氪與各參編單位探討提出了慢充、快充、超充、超快充的分級命名標準,并明確了對應的功率范圍。對照表格如下:
對照“導則”來看,目前整個行業處在充電食物鏈頂端的是超快充。行業專家討論認為,只有≥360kW的才能稱之為超快充。
在參考了大量用戶實際使用數據之后,相關專家認為,只有在≥360kW時,能夠滿足一臺800V的車型,從10%充到80%,最快僅需15分鐘的極致體驗。
對照該標準來看,整個行業還需要在超快充技術上更進一步。以行業龍頭特斯拉為例,其V2充電樁峰值功率在145kW左右,屬于快充的范疇,V4充電樁峰值功率在350kW,屬于超充。
但行業在超快充上也并非沒有突破,極氪汽車是一個典型案例,其自建自營的補能網絡從打下第一根樁開始,就是峰值功率360kW的極充V1充電樁,隨后布局的V2和V3單槍峰值功率更是達到了600kW和800kW。
在現實使用中,消費者還經常遇到充電樁分布不合理,標識不清楚,安全措施不到位等各種情況。
對此,“導則”還規范了充電樁建設服務與配套、充電標識等方面的要求,同時提出了對充電站建設的選址環境、安全信息標識、設備能力、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要求與限定。
簡單說來,讓消費者在更便利的地方找到充電站、更快速的識別所需充電樁、更清晰獲取收費明細等信息,趨近于打造無感充電體驗。
規則提出的建議是,充電站在選址上應綜合考慮環境要求及安全要求,進行資源統籌,并在合理位置張貼安全提示、運營信息等各類標識;充電站應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務,如找站指引、充電免停、客服服務等;充電站應配備高效可靠的充電設備,宜使用超充及以上大功率設備;充電站價格設定應合理,并提供透明的收費標準和清晰的消費明細;充電平臺作為交易撮合、信息發布的服務平臺,應對入駐的充電站進行資質審核及規范治理;充電站應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落實安全建設、保障安全管理、做好全系統安全防護。
布局3個800V生態 極氪贏在起跑線
2020年開始,600V-800V高壓車型逐步走向市場。2021年之后,保時捷、奧迪、廣汽、小鵬等國內外車企相繼發布800V及以上高壓平臺的車型。尤其是2023年,800V高壓平臺更是被推上高潮,成為車企們發布會上的必談詞匯。
但要保證良好的充電體驗談何容易,需要車和樁的完美配合,背后考驗的是企業的前瞻性布局和資金實力支撐。
目前行業在超快充補能上存在一些問題,主要集中在車,樁,網3個緯度。
在車端,雖然頭部車企都宣稱具備800V能力,但800V是一個相對寬泛的概念,業內將超過500V的都可以稱之為800V。但其實很多車型并不是真正的800V;
此外,在全棧800V宣傳上,業內也有巨大出入,電動汽車的高壓系統包括了電池,電機,充電模塊,OBC,空調壓縮機,DC/DC轉換器,PTC等多個模塊。不少車型只是某些部件達到800V,而并非每一個元器件都是800V。這使得在實際充電時必然會引起分流,影響充電體驗。而真正的全棧800V是每一個元器件都能做到800V,目前行業具備這樣能力的車型并不多。
來到樁的層面,僅僅車具備800V能力還不夠,充電樁也要達到足夠高的標準才能滿足用戶的補能體驗。這也是為什么大部分車企選擇自建充電樁的原因。事實上,大部分車企自建的樁功率都低于360kW,并不屬于超快充的范疇。
還有一點很容易被消費者忽略的是,網的層面,很多車企采取混合建站的方式,就是“普通樁+超快充樁”的組合,一旦超快充樁被占了,會嚴重影響用戶體驗。
車企們已經在超快充網絡布局上展開激烈廝殺,但真正具備系統化作戰能力的企業屈指可數,極氪汽車跑出了行業在充電補能網絡上的新樣本。得益于前瞻性布局,極氪從誕生之初就采取一步到位的方式,是唯一提前布局 800 伏全生態解決方案的品牌,也只有極氪目前掌握了“三個 800”:既有 800 伏的車,也有 800 伏的電(動力電池),更有 800 伏的網(補能網絡)。
極氪從創立第一天起就自建自營補能網絡,打下的第一根樁,就是峰值功率達到 360 kW的超快充樁。近日,極氪首座V3極充站更是在寧波正式落地,單槍峰值功率800kW,行業第一。不僅實現了最大輸出電壓1000V,最大輸出電流800A,單槍峰值功率更是達到了驚人的800kW。當搭載寧德時代95度神行電池的全新極氪001使用極充V3充電時,電量從10%充到80%最快只需11.5分鐘。
對比之前的行業頂流特斯拉來看。2019年特斯拉推出了V3超充樁,最大功率達到250kW,屬于超充的范疇。未在國內部署的特斯拉V4最大功率為350kW,也未達到“超快充”標準。
針對混合建站問題,極氪堅持絕不混合建站,在極充站內每個車位都將配置800V超快充樁。并且通過智能功率共享技術,極氪可根據每臺在充車輛的受電情況,實時智能分配功率,最大化利用功率池,讓每個車位都能享受800V超快充體驗。
官方數據統計,截至3月31日,極氪擁有900座自建充電站(不含內部場站),其中符合超快充標準的極充站456站2483樁(不含內部場站)。
不僅如此,極氪計劃在2024年沖擊超快千站布局,2026年沖擊超快充萬樁保有量,實現“千站萬樁”的布局規劃。同時接入第三方充電槍達70萬+,高速第三方充電槍覆蓋率達87%以上,與自建補能體系形成良好互補。
這次導則的發布消除了行業亂象,對消費者而言可以說是重磅利好。而極氪汽車多年實際探索的經驗給整個行業提供了新的參考樣本,正在帶領行業加速邁入超快充時代。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圓周智行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225325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