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老緬
編輯 |德新
5月15日,問界新M5已正式開啟全國用戶交付。從網傳圖片可以看到,華為余承東以及賽力斯AITO問界BU總裁何利揚親自出席了首批交車儀式。
4月23日,在不到1個月前,新M5發布。新M5共推出三款車型:
增程 Max版(后驅)售價24.98萬;
純電Max版(后驅)售價26.98萬;
增程Max RS版(四驅)售價27.98萬。
作為鴻蒙智行問界序列的第一款車,M5承載很多意義。它是開拓者的角色,也是普及者的角色。
余承東在當時的發布會現場回顧M5的發展:
問界M5首發了華為鴻蒙座艙;
2022年5月,問界M5開啟規模交付,7個月后交付超7萬輛;
2023年4月17日,問界M5首發HUAWEI ADS 2.0華為高階智能駕駛,正式開啟智能汽車新時代。
這次,全新的M5在外觀等方面進行了小幅優化,并針對車輛配置與智駕系統進行了升級。最為受到關注的是,問界新M5全系標配激光雷達,即滿血版ADS。
根據官方數據,問界新M5上市24小時累計大定 4031臺,截至目前,問界并未更新新M5的最新大定數據。
但據鴻蒙智行官方透露,鴻蒙智行全系車型4月份交付量為29,632輛;5月1日 - 4日,全系車型大定突破8600臺。
伴隨著新M5的交付,鴻蒙智行以及問界系列交付數據預計將在5月迎來新高。
新款的問界M5,分為三個版本:
增程 Max版(后驅)擁有ADS 高階智能駕駛,搭載42kWh三元鋰電池(寧德時代);CLTC綜合續航1440km、純電續航255km。
純電Max版(后驅)在此基礎上,換裝83kWh 寧德時代電池,CLTC綜合續航602km。
增程Max RS版(四驅)則擁有專屬的20英寸RS黑曜運動輪轂和RS黑曜運動套件,同樣搭載42kWh三元鋰電池(寧德時代),CLTC綜合續航1275km、純電續航230km。采用HUAWEI DriveONE 雙電機四驅、擁有4.3s百加速,配備豪華水晶檔把、HUD抬頭顯示、頭枕音響等配置。
跟老款相比,新M5有4大核心升級:
全系標配ADS 2.0高階智能駕駛系統,具有不依賴高精地圖的高速、城區高階智駕能力;
智能泊車能力,在可見即可泊的基礎上新增遙控泊車RPA(遙控泊車輔助)和園區代客泊車AVP(代客泊車輔助)。
華為自研HUAWEI DATS 2.0(動態自適應扭矩系統)、前四球頭雙叉臂、后多連桿獨立懸架與同級領先的全鋁合金底盤,體驗更極致。
全系升級前向、側向、后向全向防碰撞。最高AEB剎停時速均提升至120km/h;側向防碰撞生效范圍達到40-130km/h;后向防碰撞生效范圍達到1 - 60km/h。
安全性方面,據余承東介紹,問界新M5整車大于210MPa高強鋼占比超60%,潛艇級熱成型鋼占比近20%,外號「陸地小坦克」。
續航方面,發布會列出了包括特斯拉Model Y和理想L6在內的競品數據。其中,同樣剛發布不久的理想L6綜合續航1390公里,純電續航212公里,均低于問界新M5增程 Max版(后驅)。
此前,理想與問界的纏斗已然不止不休,而理想L6與問界新M5的先后發布,更將加劇這一局面。
截至4月底,理想L6上市12天累計定單突破2萬輛,6天內累計交付超2000輛。作為理想汽車旗下第五款車型、第四款增程式混動車型,理想L6于4 月18日上市,定位五座中型SUV,共推出Pro版、Max版車型,售價分別為24.98萬元、27.98萬元。
對比起來,理想L6和問界新M5不僅同期上市,定位、價格以及空間和舒適性等主要賣點都高度相似。
不過,考慮到問界新M5的起售價格與空間更大的問界M7一致,均為24.98萬元,問界新M5的首要挑戰,可能是如何不與自家兄弟打架。
此前,雖然問界M7僅作為中期改款產品推出,但因為更大一級的尺寸,以及比上一代降價7萬元的起售定價,且同期還有華為Mate 60系列回歸帶來的巨大引流,催動問界M7銷量大增的同時,也結結實實的影響到了問界M5的銷量。
據官方數據,今年第一季度AITO累計銷量為71750輛,問界M7占69592輛,問界M5為2158輛,其中,問界M5前3月銷量分別為857輛、906輛和395輛,與該細分市場的頭部車型存在明顯的差距。
為了不讓相同的局面再度上演,余承東給出的第一個方案是權益。
據悉,即刻下定問界新M5,可享受價值3.7萬元的選配權益,首銷權益到5月31日截止。3.7萬元選配權益包括:3000元現金優惠、贈送價值1.2萬元選配金、贈送價值2萬元城區智駕包等額抵扣券、提車后贈送價值2000元前擋風玻璃隔熱膜。
不過,考慮到權益未必能吸引到所有用戶買賬,因此,余承東還準備了第二個殺手锏——智駕。
「24.98萬元,這是我們第一次把高階智能駕駛做到這么低的價格。」余承東表示,「目前低于30萬的售價都是虧損的,這個距離30萬元還差很多,我們的壓力很大。」
智能駕駛能力已成為問界汽車的重要競爭力。2023年11月,在華為全場景發布會上,余承東曾表示,問界新M7上市兩個半月累計大定超過10萬輛,其中智駕版占比60%,城區智駕選裝率高達75%。
而在問界新M5的發布會上,余承東也透露,截至2024年4月,HUAWEI ADS智駕總里程超過2億公里。
毋庸置疑,此次高階智駕的下放,背后是華為希望盡快改變問界M5的銷售狀況,同時也有進一步提升問界整個品牌的銷售平衡的目的在。
畢竟,問界品牌銷量側重于M7的偏科局面已經持續太久,而新M5的到來,就是要與M7形成合力,以建立起類似理想L7/L8/L9那樣更為均衡的產品銷量組成。
不過,相比較M7的主要競爭對手只有理想L7等極少數玩家,問界新M5所處的價位段則有理想L6、領克08、比亞迪唐、特斯拉Model Y等熱門產品競爭,智駕能否成為問界新M5突圍的關鍵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起售價格與問界新M5相似的新能源轎車智界S7,搭載的是ADS智駕系統的基礎版,即ADS SE,采用視覺方案。而問界新M5卻全系標配HUAWEI ADS 2.0高階智能駕駛系統。
由此也不難看出,在競爭更加激烈的SUV市場,問界為了強化全系高端智駕的賣點,選擇了更為激進的智駕配置策略。
問界新M5的發布會上,余承東表示,鴻蒙智行目前已經推出問界M5、問界M7、問界M9、智界S7四款產品,2024年1月1日至4月22日累計銷量105000,中國市場新勢力品牌銷量排名第一。
此外,這一成績也全面超越去年全年的9.5萬臺。
今年3月,華為發布2023年報,近年來一直「拖后腿」的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增長明顯,2023年實現營收47億元,同比增長128.1%,在華為總收入中的占比從2022年的0.3%提升到2023年的0.6%,也是華為五大業務板塊中增長幅度最大的板塊。
華為年報顯示,自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于2019年5月成立以來,累計研發投入已超過300億人民幣,研發團隊規模達到7000人。
此前,余承東在2024年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曾透露稱,今年前3個月,華為智選車業務已經扭虧為盈了,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業務接近盈虧平衡的邊緣,預計從4月份開始,再往后應該能實現扭虧為盈,能實現良性的、正向的發展。
而無論是智界S7的升級發布,還是問界新M5的上市交付,顯然都是為了助推這一目的早日實現的關鍵動力。
與此同時,更多的支援已在路上。
余承東在問界新M5發布會上介紹,目前華為與賽力斯、奇瑞、北汽和江淮四家車企合作打造智能電動汽車,包括與賽力斯的問界、奇瑞的智界和北汽的享界,與江淮的汽車合作產品還在路上,尚未公開定名。
首款車型享界S9由華為和北汽聯合打造,是鴻蒙智行首款行政級豪華旗艦轎車。在傳承家族化設計語言基礎上,享界S9對豪華和美學進行了全新的詮釋,并將在全棧華為智能科技上帶來全新的突破,將與奔馳S級和寶馬7系以及奧迪A8等段位產品進行競爭。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HiEV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230833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