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球迷熱盼的歐洲杯開幕。一如往常,這場足壇盛宴不乏車企助陣,譬如新進者比亞迪,又譬如老玩家沃爾沃。
這并不是沃爾沃汽車首度進場歐洲杯。2021 年夏天,沃爾沃汽車的銷量主力 XC60,在歐洲杯開賽前上市了新款,推出 48V 輕混版和插混版。
2024 年,沃爾沃依舊出征歐洲杯,在中國的打法「入鄉隨俗」,冠名了愛奇藝體育賽事轉播,邀請了足球運動員武磊、楊晨,以及足球解說員黃健翔,一起聚焦綠茵場。
但這一次,代表沃爾沃助陣的不是某款車型,而是沃爾沃插混家族,包括 XC90、XC60、S90 和 S60。
三年前后,沃爾沃都在歐洲杯期間打出一套傳播「組合拳」,但今時今日,出征主力變成了插混,而且是「插混家族」。
這背后是沃爾沃在中國新能源浪潮中的「順勢而為」,顯性層面是營銷傳播之變,細究來看,則是針對品類之爭的調整。
而往深里去看,沃爾沃汽車開始在華力推插電混動更是全新競爭格局的展開,它的背后,是歐洲大廠的中國思變。
思變,自然是因為有變——時勢之變。
過去兩年,中國車市的油轉電已經確然催生出新的共識和爭議——燃油車正在成為少數派,而混動與純電之爭,則依然方興未艾。
因而,在剛剛結束的重慶汽車論壇上,奇瑞副總經理李學用和廣汽董事長曾慶洪都提到一個新說法——「433」。
什么是 433:未來中國汽車市場格局將呈現「433」的格局——混動(插混+增程)占比 40%、純電技術 30%、燃油 30%。
曾慶洪預測,433 結構形成的時間,大概是 2030 年,照此預計,窗口期還有六年左右。
一方面是燃油正在成為少數派,另一方面是混動在電動化浪潮下,成為了一股「激流」。如果只選純電,那么在未來就少了一條道路,缺席了一個市場。
更何況,在當下新能源的品類當中,純電的增速已經放緩了。根據乘聯會披露,今年 5 月,國內純電批發銷量同比增長 9.4%,其中,插混增長 84%,增程增長 105%。
當插混/增程的增速幾乎 10 倍于純電時,反思自然而然就來了。這也是年初至今,各家混動產品開始密集上新,并逐漸出現「30 萬以下買插混,30 萬以上買增程」論調的原因。
這樣說,從當下看,是有理由的。
在中高端新能源市場,理想和問界用增程,阿維塔、智己等品牌也傳出了要做增程的消息;而在入門級混動市場,高銷量陣營中,譬如比亞迪、奇瑞風云、吉利銀河等等,都用的是插混。
但也有車企已經打破了這樣的刻板論調,譬如以品價比聞名的零跑和深藍,主打超級增程,而比亞迪旗下高端品牌,騰勢、方程豹和仰望,都用了升維的 DM 插混技術。
當然,還有開頭我們提到的沃爾沃。今年,他們力推的插混家族,同樣也要打破這樣的「刻板」,要用自己的插電混動技術,用 XC90、XC60、S90 和 S60 這一系列主力產品,迎接往后的六年。
但,在中國市場,插混技術已經遍地開花,沃爾沃的 Drive-E 動力系統、尤其是被視作頂配象征的插混雙擎,有什么特別之處?憑什么打破當下的刻板論調?
在仔細看完所有的技術文檔后,答案一定包括它的發動機,以及所呈現出的動力參數。
先看參數!
作為 Drive-E 系列的「王炸」,沃爾沃插混系統能輸出 335kW 的綜合功率,綜合峰值扭矩 709N·m。參考下,同為插混的 2024 款奔馳 GLE 400 e 4MATIC,最大功率也才 280kW、峰值扭矩則為 650N·m。
參數的背后,其實是發動機技術。
這其實向來是歐洲大廠的拿手本領。譬如,沃爾沃插混系統上用的這套 2.0T 四缸發動機,采用了渦輪增壓,進而能夠輸出 228kW 的功率,峰值扭矩也去到 400N·m,進而讓沃爾沃插混家族的零百加速成績,多在 5 秒級別,尺寸較小的轎車 S60,最快能去到 4.7s。
當然,這只是與同級別的燃油車型對比之后,得出的「快」。而作為插混系統,必然要包括「電」。
與 2.0T 發動機配套的是一套 P1+P4 的混動方案,沃爾沃插混系統的后驅電機擁有 107kW 功率和 309N·m 扭矩,這也成為 T8 區別于 T6 的關鍵。
而 18.8kWh 的三元鋰電池,則是這套插混系統中,「電」的又一個關鍵,在 WLTC 工況下,這塊電池能為四款車型提供純電續航 62-84km。
62-84km 的 WLTC 純電續航,從目前的數據來看,其實覆蓋大多數人的日常通勤需求。
而在滿油滿電狀態下,沃爾沃插混系統能驅動的綜合續航更超過 1000 公里——是的,在談插混必談千里續航的當下,沃爾沃插混家族其實早已經做到了。
重新回顧以上提及的技術,無論是發動機參數還是綜合續航水平,能看出什么?
關鍵詞,應該是「冗余」!
尤其是發動機, 2.0T 四缸發動機,帶來的是 228kW 的功率、400N·m 的峰值扭矩,相較于中國主流的 1.5T 發動機、120KW 功率、255N·m 的扭矩,毫無疑問是冗余的。
冗余帶來的,則是安全!這樣的安全,也正是綜合續航超過 1000 公里的意義。而在高端插混市場,能夠讓挑剔的消費者真正買單的特征中,安全一定排在首位。
當然,與沃爾沃選擇類似的,還包括奔馳、寶馬等這樣的豪華車企。在不久前的粵港澳大灣區車展上,它們也重點展示了它們的混動車型,它們的發動機、插混架構,它們的冗余。譬如,全新上市的奔馳 E 350 e L。
繼承燃油時代優勢、著眼于動力的冗余與更高的安全表現——這,是歐洲大廠的中國求變,同樣也是中國市場之變。
當然,求變,還有一個題是要解的——與時俱進的「高端」也好,「豪華」也罷,智能都是繞不開的,無論是智能座艙還是智能駕駛。
沃爾沃的解法是什么?
先看智艙。
以 XC90 為例,硬件層面配置了 9 英寸觸摸屏、12.3 英寸液晶儀表、HUD 抬頭顯示,也搭配寶華韋健音響、歐瑞詩水晶檔桿等配置,在緊跟時代的同時,選擇了節制的表達。
關鍵,則還要看 OS 層級。
實事求是地說,沃爾沃的車機系統,在「AI 定義汽車」的狂奔年代,的確不能說領先,卻在體驗之后,也并非短板。
譬如,XC90、XC60、S90 和 S60 均內置了原生谷歌安卓車機系統,這是「全球首家量產定制車機 Android Automotive OS」,用了科大訊飛的語音識別系統等等,人機交互體驗的底子確然是扎實的。
而如果說華為應用商城的上車,打通了車載系統的生態,那么 Apple Carplay 的優秀適配,則打開了車手互聯、更多娛樂、交互的想象空間。
是的,請相信,并不是每一家汽車公司都需要自己做手機。在 AI 開始驅動手機從 Smart Phone 進入 AI Phone 的當下, 無線 Apple Carplay 的存在,會讓 AI 更迅速、也更成熟地滲入你的座艙。
這也正是沃爾沃在全球視野下的揚長避短。
智駕,也同樣如此。沃爾沃插混家族配備的 Pilot Assist 智能領航輔助系統,在 0-130km/h 的時速區間,也已經具備了智駕輔助的核心功能,包括 ACC 自適應巡航、LKA 車道保持輔助等等。
或許大家聽過不少「全球都能開」「有路都能開」等豪言,但這些狂卷的智駕方案,要實現高度可用,大多要看將來,眼下稱得上「好用」的,仍然是 L2 智駕。
縱覽下來,沃爾沃插混家族對于智艙和智駕的塑造,不激進,但不可忽視,這家歐洲大廠在追逐智能化的路上,正在路上,也有自己的思考。
而安全,同樣被它們放在了首位。
歐洲杯賽事是四年一度的夏日大戲,汽車行業的物競天擇,卻每時每日都在發生。
智能電動技術日新月異之下,此前的汽車格局正在被打破,而全新的平衡態還未形成。
當下有人先行、有人觀望,秉持著不同的理念,用行動詮釋不同的選擇,而這一次沃爾沃力推插混家族,則代表了歐洲大廠們在當下對于中國豪華市場的研判。
燃油、輕混、插混、純電的產品矩陣,背后是它們過往的深厚積累,也藏著發起電氣化轉型「總攻」的渴望。
新的戰爭正在到來。
(完)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星球News蟹老板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23493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