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26日,問界M9上市了。這款車共四個配置,有增程有純電,最低售價46.98萬元,最高售價56.98萬元,這個售價在中國汽車品牌里屈指可數。
問界M9上市后取得的成績在一眾自主品牌里也是獨一無二的。從上市至今,短短7個月,問界M9獲得了超11萬個訂單,交付了7萬多輛,成為50萬以上豪華車型銷量榜的第一名。
余承東曾稱,問界M9是智能化時代的里程碑式產品,集華為智能汽車黑科技于一體,他對M9的未來充滿了信心,如今看來,問界M9確實成了。
首批提車的車主也已經開了4個多月了,對這款車各方面的表現也有比較全面的了解。最近,我們問界M9車主群里的一位車友詳細分享了他自己的買車經歷和用車體驗。
不管是他的年齡,還是購買問界M9的理由,以及他對這款車的評價,或許會顛覆很多人對問界M9這個用戶群體以及這款車的普遍認知。
不賣關子,先給大家介紹下這位車主:王先生,上海人,1997年出生,在外留學10多年,去年剛回國,目前在一家人工智能企業任職,未婚未育。
他買的是問界M9的純電頂配版,落地六十多萬,本來想買蔚來EC6,后來也對比過蔚來ES8,但他最終還是放棄了。
而他選擇問界M9的理由,除了車子本身的表現外,最主要的是,問界M9背后的華為光環,這個光環給他在工作上帶來了一些便利與”好處“,這是其他車不能做到的。
對于這臺車本身的各項表現,王先生也很滿意,尤其智駕、車機智能化、音響系統和操控方面。但也有改進空間,王先生認為問界M9的智駕有時候很膽小,有時候又識別錯誤,出現過實線變道的情況。
此外,因為他爸爸開的是理想L9,王先生也將兩臺車放在一起對比過,他發現M9在車機大模型方面的表現不如理想L9。但理想L9的音響系統、底盤調教和操控遠不如問界M9。
ok,詳細情況請往下看~
01
“我”選問界M9的理由:
除了顏值和智駕,還有它背后的華為光環
王先生買車是因為工作需要,他需要一臺既可以上下班通勤,又能幫助自己完成商務接待的車。
具體到買車要求上,王先生的要求其實也不高,首先造型要符合他的審美,他說自己是嚴重的外貌協會成員;其次,預算四十到六十之間都可以;再次,就是尺寸要大,因為他喜歡大車,他家里的長輩們也喜歡大車,所以也建議他買大車。
“我們家之前的車也是大車,比如GLS和卡宴,都是尺寸比較大的車,我之前開的是GLC 43,是一臺中型SUV車型,也算大車了。”他父親現在開的理想L9,也是典型的大尺寸車型。
符合這三項要求的車型也不少,在他看過的車里,蔚來EC6曾是他的意向車型,他覺得這個車的造型設計特別好看,非常符合他的審美。
但是,蔚來EC6在商務方面的屬性,以及品牌光環方面能給他帶來的價值不如問界M9,他認為EC6更適合個人在生活中用,與他的工作不是很貼切。
蔚來ES8不論是在價位上,還是豪華度上和問界M9差不多,但王先生認為這個車出來的時間太久了,是一款老車,而且智駕、座椅舒適性、語音交互方面不如問界M9,因此被他pass掉了。
對于問界M9而言,首先吸引王先生的是它的顏值,他覺得這車的外觀很好看,非常符合他的個人審美,尤其那對百萬像素的前大燈,他覺得非常酷。
其次,就是M9的智駕功能,王先生對智駕的要求比較高,他認為華為智駕是當前國內的最高水平。
最后是M9的配置,不管是零重力座椅,還是前面的大屏幕,或者后排的幕布,實用性和噱頭一一具備,都是他想要的。因此,在下定的時候,除了雙拼色的顏色,其他的選配項目他都選了。
沒有選雙拼色的原因也很簡單,王先生想要的雙拼顏色是邁巴赫的那種,他家里就有一臺,但是問界M9的雙拼色并不是那種,所以沒有選,他可能后期會改裝下。
此外,還有最重要的一個點是,他認為問界M9不只是一輛車,它還能為他帶來其他的附加價值。
王先生在一家人工智能公司工作,他說這個領域講究國產自主可控,他們在業務上與華為有一些合作,用華為的車更加愛國。
而他的工作內容需要對接政府人員,接送領導這種,問界M9不論從品牌上還是從實際功能上,都更適合他的用車需求。
在我們以往采 訪過的各個品牌車主里,王先生是少有的抱有這種態度的車主,因為蔚來社區的屬性,類似觀點在蔚來車主那里比較常見,其他品牌,包括問界此前的M7和M5兩款車上,也鮮有車主提出這樣的觀點。
而王先生并非華為粉絲,此前也沒有用過華為的產品。但在他的觀念里,“如果一臺車帶給你的價值僅僅是車輛本身提供的,那你就不要買這個車。”
“我想要的是,我開了問界M9之后,它在我的日常工作中,在我跟朋友的交往過程中,它能給我帶來什么東西?”
提車后的一些經歷也確實證明,問界M9給他帶來了他想要的附加價值,M9可以是一張社交名片,成為他和朋友和客戶交流中的談資。
總之,基于上述幾點,王先生最后選擇了問界M9這款車,在M9的盲訂發布會上,他就預定了。今年3月,他順利提車,成為上海前50位問界M9車主中的一員。
02
用車體驗:80分的智駕,令人驚喜的操控,不如理想L9的語音大模型......
接受我們采 訪的時候,王先生剛提車4個月,開了5000多公里,主要用車場景集中在從上海浦東到寶山兩區之間的高架和郊區路段。
他對這臺車的整體表現非常滿意,因為他父親開理想L9的緣故,他也體驗過理想L9,結合這兩款車的表現,王先生也給出了一些對比評價。
對于問界M9,王先生滿意的點體現在智駕、車機交互、操控、續航和音響系統方面,但M9的智駕能力和車機大模型能力還有改進空間。
具體來看:
1.智駕:80分的水平,有點膽小,會實線變道
對于智駕,王先生只給了80分,他覺得問界M9的智駕在有些情況下有點膽小,甚至還出現過實線變道這種危險情況。
他很依賴這個車的輔助駕駛功能,只要上高速,就會打開輔助駕駛,“因為它真的可以解決很多問題,緩解駕駛疲勞,開車過程中接個電話,回個消息什么的,完全沒問題。”
王先生說他從浦東開到寶山,單程六七十公里,基本可以做到全程不用接管。很多路它是可以直接從高速開到下面的城鎮路上的,然后又可以開回高速,途中不需要太多接管。
但是,在某些情況下,這車的智駕表現會讓人覺得它有點膽小。
下雨的時候,智駕可能就不能用了,系統會提示因為天氣原因,智駕功能將退出,需要人為接管。
有些比較復雜的城鎮道路上,遇到旁邊的行人或者慢車,它會直接停在那兒不走了。
“寶山是上海的郊區,有些路段兩邊都是賣菜的小攤,也有很多電瓶車過來過去,M9在這種路上行駛的時候,會自動停下來,等旁邊的人或者車過去之后,它才能繼續開。”
從安全角度考慮,王先生覺得這沒問題,但是從他個人的駕駛習慣上看,他覺得非常不舒服,“因為我是個急性子,這種情況并不是不能開,我就會忍不住自己接管,一腳電門就過去了。”
說到底,問界M9的智駕還是不夠“人性化”,但是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也是可以理解的,主要還是技術層面的限制。
還有一個情況是,它出現過實線變道的情況,而且是在城鎮路況上,人比較多,交通環境比較復雜的路段上,這又非常不安全。
這三點是王先生總結出的問界M9后續需要改進的點,而得分點主要表現在,這套智駕系統可以適應駕駛者的開車節奏,模仿駕駛者開車的感覺。
“在輔助駕駛狀態下,它有時候也有點像人開車的感覺,比如前后方沒有車的時候,它會開得快一點。”
2.緊急避讓功能超級好評
問界M9的緊急避讓功能非常好用,王先生用車的這段時間,有兩次差點發生追尾,都是車子主動抱死,避免了追尾事故。
3.自動泊車也超級好用,“我”幾乎不會自己停車了
自動泊車是王先生最常用,也是他覺得最好用的功能,一到車位,他就讓車自己停,“我現在幾乎都不會自己停車了,我覺得我的停車能力都下降了。”王先生玩笑道。
4.續航:標稱630公里,實際夏天450公里
問界M9純電版搭載100度三元鋰電池,官宣續航是630公里(CLTC工況)。網上有些問界M9純電車主吐槽,他只能跑300公里,這車續航非常虛,但王先生能跑450公里左右,他覺得這個表現還行。
熟悉電車的朋友知道,電車的實際續航表現如何,除了車輛本身的原因外,也與駕駛者的駕駛習慣有關。
王先生認為,他能跑450公里應該與他開車習慣有關系,他平時開車比較穩,不會急剎急加速那種,而且他平時比較注重養生,空調也不會開很冷,一般二十六七度,開一檔或者二檔,因此他能跑這么多。
5.音響效果與奔馳柏林之聲差不多,遠超理想L9
問界M9搭載華為自研的HUAWEI SOUND SUPERIOR卓越系列音響,配備25個揚聲器,功放達2080W。在早期宣傳中,問界稱這套系統的表現比邁巴赫S450的柏林之聲還要好。
王先生的體驗是,M9的人聲很清澈,中音區,低音區也做得不錯,與他的GLC的柏林之聲水平差不多。
相比之下,理想L9的音響系統表現非常差,“我覺得就是一個雞肋,不管是低音,還是高音的人聲都不行。”而理想L9剛上市的時候,音響系統也曾備受好評,甚至是這款車的一大賣點。
6.車機智能化:夠用,但問界M9的大模型不如理想L9
車機智能化方面,華為的這套系統在業內備受好評,不少人也沖著這點選擇買這輛車。
王先生平時使用多的就是導航和音樂,打開座椅按摩,車窗玻璃這些功能,他覺得很好用。
但是,在語音交互的大模型上,他認為問界M9明顯不如理想L9。問界M9用的是華為的盤古大模型,理想L9用的是自研的Mind GPT模型,L9比M9要更聰明。
“因為我是做大模型相關工作的,所以我問了很多刁鉆的邏輯推理問題,包括文本圖片生成功能,比如你給出‘描述春天有綠草、有小孩子’這樣的指令,理想L9可以給你生成一個AI圖片,但是問界M9現在還做不到這點。”
7.動力和操控:M9的轉彎半徑是真的小,開起來沒有理想L9那么“船”
王先生雖然不是一個開快車的人,但是他也在乎車子的動力。與之前的奔馳GLC相比,他覺得問界M9的動力要猛很多,而且喚醒速度特別快。
M9的空懸調教也得到了他的好評,“這個車它前面的雷達可以掃描到前方的路障,然后去提前自適應它的底盤,這個調教做得特別好。”
像M9這樣尺寸的大車,可能會出現開起來像開船那樣的問題,王先生覺得問界在這方面做得特別好,這個車開起來沒那么“船”。
相比之下,他認為理想L9的調教就差點意思,開起來很像開船,他覺得理想L9的空懸確實沒有問界M9的調教的更好。
此外,問界M9的轉彎半徑是一個給他帶來驚喜的點,比他想象中小很多,掉頭的時候一把就能過去。但是,理想L9的轉彎半徑要比問界M9大,同樣的掉頭路口,L9要兩把才能掉過來。
以上就是王先生的整個購車經歷和用車體驗,整體來說,他對這款車是非常滿意的,他也愿意推薦別人購買。在新能源領域,王先生非常建議大家優先考慮國產品牌車型。
他認為中國人要相信自己的產品,國家在新能源這塊投入很多,不管是人力還是物力,而且在中國市場上,自主品牌也更懂國人的需求。
因此,如果要買新能源車,還是要優先考慮國產品牌車型,新勢力也罷,老品牌也好,都值得一看。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汽車用戶聯盟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239312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