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老緬
編輯 | Sky
過去人們常說,買車最重要就是看三大件。但有心人或許早已發現,越是頂級豪車,往往越不強調這些「關鍵」參數,反而愿意花重金去宣傳舒適性和靜謐性。
而與后者緊密相關的一個汽車研發的核心特性,正是看不見摸不著的NVH。
所謂NVH,是指汽車的振動(Vibration)、噪聲(Noise)、聲震粗糙度(Harshness),是衡量汽車制造質量的一個綜合性極強的指標。
關于NVH的影響因素也有很多,比如發動機聲音與振動、高速行車中的風噪、輪胎與地面的摩擦等等,甚至可以說,用戶在車輛中一切聽覺和觸覺感受,都可歸類于NVH的范疇。
一臺NVH參數表現優秀的汽車,給用戶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行駛品質的出色。
而今年上市的理想MEGA可能算是中國第一個專門針對NVH實現突破的車型——在第三方測評平臺鄭博士巴頓的NVH靜謐性榜單中,理想MEGA在40km/h、80km/h、120km/h時速下,均奪得第1名,甚至超過了邁巴赫S680這樣的頂級豪車。
有趣的是,過去NVH是傳統車企的優勢項目,而在新興勢力中稍有車企將NVH專門作為一件「大事」來強調。
而在前不久召開的理想NVH技術日上,理想官方也向外界公開了NVH研發的故事,以及理想為何要卷NVH的初衷。
在理想汽車第一產品線總裁湯靖看來,極少有品牌去卷NVH,發布會甚至鮮有提及的主要原因,主要有兩方面:
一是,提升NVH是一個龐大且系統的工程,牽一發動全身,做及格不難,但想做到優秀就要花費數倍的成本和精力。
二是,車輛的NVH水平既不像零百加速那么容易讓消費者感知,又不像碰撞測試那樣有權威機構做輿論監督,所以NVH對于很多品牌來說,「只要過了及格線就行」。
某種程度上,這無關對錯,更多的是車企打造產品的思路與重點的不同。
以理想為例,從第一款車型理想ONE開始,理想就一直堅持為中國家庭提供舒適用車體驗。
基于此,相比較于比拼百公里時速等核心參數,顯然為用戶家人提供更安靜、更舒適的環境,是理想認為更加值得關注的事情。
不過,想要提升NVH,并不是外界以為的「堆料」就行。
因為噪音分為空氣聲和結構聲,像是風噪、空調吹風、電機嘯叫等,這些都是空氣聲;路噪、增程器轟鳴等,則屬于結構聲。
空氣聲是可以通過堆料解決的。
比如在車身形成的空腔中填充更厚實的隔音材料、更優的吸音材料,就可以獲得明顯差異。
MEGA上首發了米其林e.PRIMACY靜音輪胎,就在輪胎和輪圈形成的空腔內加入隔音棉,有效控制了某一頻段的噪音傳遞,讓其在80km/h的噪音水平,可控制在56.2dB。
但要解決結構聲,就只能通過隔振、避頻和吸振這幾種方式。
MEGA在前后懸位置使用了一體式壓鑄的鋁材質,其它地方則搭配了大量鋼材,讓MEGA車身達到44000Nm/deg的超行業平均水平4.2倍的扭轉剛度,通過此舉提升行駛中的穩定性,也間接減少了額外的振動和噪音。
為了解決三排位置的后側圍角窗出現的透聲問題,理想不僅對于角窗臺階進行斜坡優化,并補充滑軌內腔密封,這樣減少了一部分的高頻聲源,還不惜成本把三排側窗改成了聲學夾層玻璃,確保第三排能跟其他座位一樣靜謐。
此外,MEGA的水滴式車頭以及無暇車身設計,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降低風阻、提高續航。
同時,這個造型也很好地降低了車身的風噪。
結合風洞實驗結果來看,MEGA三排風洞甚至低于友商競品6分貝。
什么概念呢?
在NVH試驗中,每3個分貝就能拉開一個數量級的差距。
MEGA作為純電車型,在NVH表現上本身有先天優勢。
相比之下,更出乎意料的是,理想在L系列上也實現了同級的NVH,甚至在鄭博士巴頓的NVH靜謐性榜單中,也超過了邁巴赫S680。
作為增程車型,理想L9自帶了一個巨大的噪聲源——增程器。為了解決增程器帶來的噪音,理想做了一系列努力。
硬件上,圍繞中冷箱體和管路做了結構優化,換上了新結構的隔振墊和支架;軟件上,再次微調了XCU的標定策略,讓增程器的噪聲和車速做了更好的匹配,掩蔽噪聲。
而在現場,湯靖也講了兩個關于李想本人的故事。
在理想L9研發后期,李想發現車輛在過路面接縫的時候,聲音的厚度和自己開的寶馬X7存在一些差距。但在當時NVH團隊看來,這根本是很小的問題,甚至這類聲音的差別很少有人能夠感受到,而且理想L9在整車NVH表現上已經達到了寶馬X7 85%的水準。
但李想堅持要求超越寶馬X7,而不是停留在85%這個水平上。于是團隊在兩周內,通過密集測試和數據采集,開發了諧振塊解決方案。
事實上,類似諧振塊的設計在其它高端品牌的頂級車型中也有應用,為的就是去優化車輛NVH的最后一環。
此外,在L9開發時,李想還曾發現過空調上的小問題。
2022年6月,北京剛到車里需要開冷空調的季節,李想發現自己開回家的那臺試裝車,開了空調之后會有高頻噪聲,特別吵,就跟家里中央空調的聲音差不多。
團隊緊急上車復測,分析這個問題,發現確實有Hiss音,但是頻段分布在4000hz到8000hz之間,而且非常輕微,甚至NVH團隊里大部分同事基本聽不到這個聲音。
但同樣出于對老板的「尊重」,理想NVH團隊最終通過在熱管理系統里優化了冷媒膨脹閥,成功把這個聲音優化掉。這個優化方案在理想L9開始量產后的每臺車上,會增加140多塊錢的成本。
理想內部認為,這樣做值。
其實不夸張的說,NVH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被視為「玄學」。
它雖然有客觀的判斷標準,卻更多關聯著不同用戶的主觀感受。
比如小孩可以聽到的高頻噪音,成年人就可能充耳不聞,但這并不能否定噪音的存在。
或許也正是因此,車企對NVH的堅持,才更顯得意義非凡。
理想ONE作為理想汽車的第一款車型,曾連續14個月位居中國中大型SUV消費市場排行榜第一。但在理想NVH團隊的內心深處,理想ONE卻是有很大遺憾的。
因為ONE在空間、動力、智能化方面在當時是具有開創性的產品,但NVH靜謐性在鄭博士巴頓榜單中,40km/h排名第15位,80km/h排名第22位,120km/h排名到第29位。這樣的排名,讓內部無法接受。
這種遺憾,后來也成為了理想在L系列上不斷加碼NVH研發投入的動力來源。
目前,理想的NVH團隊,從最開始被“李想推著走”,轉變為了“自己獨立奔跑”,在NVH這一領域,從L系列到MEGA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并且也成功搭建起了自己獨有的NVH體系。
而這,既是理想全體研發部門成長的一個縮影,也為我們提供了以小見大,窺探中國新能源車企砥礪前進的拼搏成績。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HiEV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241857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