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電動網作者就此次上海車展北汽新能源帶來的EX系列小型概念車、EU300電動出租車、與樂視合作智能電動車以及EV200特制版電動車(相對前3款全新車型,EV200特別版只能算0.5款),為您做深度解析。(關注:2015上海車展專題)
1、EX系列小型概念車:
2014年鄭剛在北汽新能源戰略發布(年)會上宣布,將在南方基地對打入門A級車以及近乎于微型車進行研發與生產。鑒于北京汽車集團從2013年,就對全國范圍內的一些車廠進行收購或重組,在此期間北汽新能源也悄然進行橫向技術消化。這款EX系列概念車的超小尺寸(長寬高:2880/1560/1450mm;軸距:1850mm)幾乎與目前市面近乎正規發售的“唐駿”、“御捷”電動車相近。但是在外觀設定和整體做工上,卻與這些微型電動車有著質的不同。
EX系列概念車采用皮卡式的造型,車頂可折疊并拆卸并收入后備箱蓋內。2門雙人的設定,大尺寸的風擋玻璃、可完全降下的車門玻璃,短小精悍的整車尺寸,如果說這是一款電動車的話,那么筆者反而更傾向于將其定位,是可以上牌并享受路權的“電動大玩具”。
目前EX系列概念車內飾仍然處于非定裝階段。
雖然EX系列概念車軸距只有1450mm,但是這部分空間全部賦予正副駕駛員,擁有與入門級家用車相當的前部空間。采用無框車門升降玻璃設定,可在4s內將寬大的側向玻璃完全降入車門。為了配合車頂折疊拆卸,北汽新能源為EX系列概念車在車門、玻璃與車頂連接處的密封件進行了特別的加強(在測試階段就考慮到在中國大多數地區用車環境的惡劣)。或許是為了迎合車展觀眾的喜好,EX系列概念車采用全尺寸的真皮座椅,深色的內飾與搪塑工藝的引入,猶如坐進一款A00級的合資精品小車內。
目前EX系列概念車內飾仍然處于非定裝階段。
這是筆者獲悉的EX系列概念車的流出的宣傳照。從最下側展示的內飾照可以看到,在儀表臺中央的橢圓形顯示屏幕,可以對音響、導航、空調等分系統進行控制。
運動化的3幅面方向盤,并沒有安裝多功能控制開關,小尺寸的方向盤圓心可以融入主氣囊。原廠設定的鋁合金材質“油門”、制動踏板,如果能夠在2016年上市后成為標配,將會吸引更多年輕人的眼緣。盡管前部儀表臺被完全遮蓋,但通過目測其輪廓仍能判斷出,在方向盤后的轉向管柱左側布置了全車燈具控制開關;在轉向管柱右側布置了前雨刷器開關。綜合北汽新能源研發部門的狀態、EU300電動車、EV200定制車、以及同期上市的傳統車紳寶D80的組合儀表設定來看,EX系列概念車可能會使用大尺寸非平面的顯示系統,將車速表、水溫、電量、續航里程、導航、音響甚至影音娛樂系統全部集中顯示。
在正副座椅中央,從地板凸出的縱向置物架由碳纖維材質覆蓋(由于車輛仍然處于研發狀態,筆者不能確認這部分的碳纖維飾板,是原配材質還是應急粘貼的裝飾物),向后延伸的黑色塑料面板設有控制兩前門玻璃升降開關。凸出的儀表臺前端,紅色的圓形雙閃開關被暴露出來。
EX系列概念車的內飾雖然以塑料為主,但細膩的磨砂手感并沒有降低這款小巧的電動車的精細度。儀表臺、門內飾板、車頂蓋、密封膠條的整合度較高。筆者用力按壓各個飾板時,沒有出現一些電動車存在材質上的“軟”;安裝上的“散”;工藝上的“低”等特征。
EX系列概念車采用175/55R60輪胎,采用這種型號較為少見的大寬扁平比輪胎,搭配凸出車身的黑色輪眉,使EX看上去更具力量和肌肉感。隱藏在“輪旋(輪室內罩焊接)”內的黃色螺旋減震又似乎預示著EX概念車的運動基因。即便是更大尺寸的入門家用車,仍然采用的是前盤后鼓式的制動系統。EX系列概念車已經標配了前后盤制動系統。當然,不排除直徑在15cm左右的制動盤(系統)采用的是摩托車用分總成。
上圖是EX系列概念車底盤和的前懸架特寫。
早些時候北汽新能源披露過,將會推出一跨采用鋁合金結構的微型電動車。
懸架上面,北汽新能源EX概念車采用仍然是非承載式車身,但是較小的尺寸以及緊湊的結構,決定EX系列概念車采用前后雙A臂式獨立懸架。從筆者拍攝的EX前懸架和轉向節來看,合金材質前下A臂采用一體鑄造安裝在管柱式前副車架,前轉向節上固定這盤式制動系統。另筆者驚喜的是前輪竟然沒有安裝驅動半軸。經過與工作人員確定,EX系列概念車的動力總成設定后部行李艙下。至此,基本可以確定,EX系列概念車是一款標準動力后置、電池中置、后輪驅動的結構。
雖然筆者已經搶先拍攝了EX系列概念車的部分細節,但是對于采用的電池組件、電機功率以及續航里程均喂得到北汽新能源官方的確認。重組早先某位北汽技術人員提供的瑣碎信息片段看:目前展示EX系列概念車,或將匹配的是一臺總功率20-25kW電動機、電池組件容量為20度電,整車重量接近0.73噸,綜合續航里程接近200公里,充電周期3-4小時。
在山東以及廣大的西南市場熱銷的微型電動車市場具有超強的保有量,但是這部分市場受政策與法規限制,處于灰色地帶。不能上牌照、保險,非法上路等問題嚴重。目前一些山東微型電動車廠已經在尋求政策與產品上的突破。在此大環境下,北汽新能源推出EX系列概念車,并非要與低速電動車相競爭,而是看好了未來個性化市場的需求,為年輕的消費者研發的具備高性能的小型電動車。用輕量化的車身、個性化的配置來吸引消費者。當然EX系列作為標準的電動車,其綜合200公里的續航里程以及0.73噸、扣除補貼后不超過6萬元的售價將是熱賣的前提。[page]
2、EU300電動出租車:
在2014年中國新能源大會期間,北汽新能源總經理鄭剛曾向筆者透露,將會有一款全新的電動出租車在2015年10月上市,而這款三廂結構,綜合續航里程300公里的電動車將會首發全國出租用車市場。這款電動車利用北京汽車紳寶D50的車身焊接和部分內飾,經過換裝西門子電機和SK三元鋰電池,并針對出租用車的改進,歷經3年打造而成。
從外觀上看,EU300的前機蓋、前保險杠、前部格柵和前組合燈線條簡單,表面平整,藍白相間的配色,透著一股清新的輕松感。
EU300的前組合燈表面與前機蓋、前保險杠、前格柵圓弧過渡,與鈑金件、塑料件的縫隙均勻。尤其是燈具內部全部采用LED發光源以及日間行車燈帶的搭配,凸顯電動車的科技感。起碼從外觀上和材質上,與E150EV有著本質上的提升。
不可否熱,為了降低研發成本,EU300的門內飾板、方向盤、組合儀表臺燈內飾件借鑒了原型車D50的分系統。尤其是前排出風口的設計風格,就好像是紳寶D8080(的翻版(各大國產車廠都在忙于核心技術研發的同時,家族化風格的引入也在有條不紊的進行)。沒有配置多功能開關的3幅面方向盤(目測,具備安裝多功能開關的位置。或許在家用車型上將會出現功能能方向盤),大尺寸縱向安裝的多功能觸摸屏,由左向右非對稱過渡的儀表臺下容納著一組長條形組合儀表,上灰下淺的門內飾板與副駕駛儀表臺鑲嵌著藍色飾條。
展出的EU300電動車的內飾幾乎就是定裝狀態,搶眼的大尺寸液晶屏有意與特斯拉多功能顯示系統配置看齊。乘員可以通過這塊顯示系統對車載娛樂、自動空調、車輛駕駛模式(能量回收、車身姿態控制)等分系統進行全觸摸控制。
EU300電動車檔位旋鈕有一種似曾相似的感覺。R/N/D/E檔與E+E-的經濟模式
目前國內的出租用車(包含傳統車),大多數都是有民用車應急改裝而來,車隊購買之前加裝必要的設備(出租頂燈、視頻監控、計價器等)。而EU300電動出租車,在設計之初就考慮到出租用車的特殊性。最大的特征就是取消副駕駛員座椅,加裝一個可以容納22升行李箱的置物架。而車內提示燈、出租車頂燈,都成為原車標配,無需后續改裝,最大化的保持了車輛完整度。
EU300的整車長寬高分別為458294 86mm,軸距2650mm。雖然EU300原型車為緊湊級紳寶D50,但是在后排乘員空間上的表現不弱于伊蘭特等主流出租車。
上圖是EU300前動力單元總成底部特寫。圓形的電動機外觀特征與目前北汽與西門子合作的電機幾乎一致。
在動力上,EU300才用一臺有北汽新能源與西門子合作生產的電動機(最大輸出功率或大于60kW),動力通過單級減速器,將轉速從12000rpm減速至1000-3000rpm,可用最大扭矩輸出從電動機1500rpm至10000rpm。EU300的懸架完全繼承了紳寶D系列的優良傳統。準確的說,EU300的原型紳寶D50的懸架和調校,源于瑞典薩博95車型。前帶有框型副車架為電動機和加速器提供穩固的支撐,下A型擺臂可快速過濾來自路面的顛簸,并將路感毫傳遞給駕駛員,以便第一時間做出操控反應。
上圖是EU300后懸架特寫。
帶有后副車架的多連桿,將會是日后多款電動車的標準配置。與紳寶D系列采用相同的電子駐車系統被固定在后盤式制動器上,較拉線式電子手制動系統更安全。
如果說第一代E150EV電動車承擔著技術驗證、第二代EV200電動車主打家用市場,那么第三代EU300電動車絕對是成熟、實用、且買得起的家用電動車。[page]
3、與樂視合作的智能電動車:
從2014年宣布北汽新能源將余樂視合作造車后,就不斷放出相關消息。噱頭?潮流?資本?還是真實造車?這些疑問從來都在不停敲打著北汽新能源。2015年,接二連三的傳出,各大車廠或與互聯網巨頭、或與潮流引領者互補制造無人駕駛車輛以及智能車后,反而無人再質疑北汽新能源與樂視的合作意義。
據悉,就在此次上海車展前5天,北汽新能源高層仍然沒有確認是否會將展出與樂視合作的概念車。盡管此次展出的只是前半部車身及內飾的模型,但是從幾乎與前風擋玻璃無角度的流線造型,就可一窺其前衛的造型。
Google的無人駕駛車輛與奔馳在早些時候亮相的智能汽車,首先將科幻版的外觀作為第一特征。當然更多的在研發ING的智能車,更多的還是以電動車為基礎進行開發,與樂視合作的智能車也是如此。當然在確定了電驅動后,大量液晶顯示系統以及無線互聯網(含相關應用程序)都將成為其標準配置。
筆者正在撰寫的一篇關于智能車輛應用的稿件(即將在5月初推出)。在其中就指出,互聯網公司造電動車(或單獨研發或與車廠合作)不排除為了資本運作而差生的噱頭。即便是傳統車廠在研發制造智能汽(電動車)車,都需要極為豐富的技術積累來支持。那么北汽新能源這家成立不足5年,真正走上正軌也才2年的年輕老國企是否有足夠的技術支撐?這將是筆者極為關注的,也將會對這款全新智能電動車持續跟蹤報道。[page]
3.5、EV200特別定制版電動車:
就在本次車展的探管階段,比這就對這具備較大變化的EV200高度感興趣。雖然車前后部輪廓沒有太多變化,但是全車燈具以及配置上的變化極為顯著。
與EU300呈家族化特征的,前部造型,前機蓋、前格柵以及前保險杠的完整度極高,絲毫看不出是一款改型車。尤其是前格柵外部覆蓋一層有機玻璃,與前組合燈呈現出一條過度均勻的曲線。
LED發光源與外飄的燈帶是EV200特別定制版的點睛之筆。前機蓋斜向下探的筋線,又進一步加強出前組合燈的輪廓。相信絕大數第一眼看到這款車的人都會被EV200的“面子工程”所吸引。
為什么說是3.5款新車?從前部看,幾乎認不出來這是源于EV200電動車;而從后部看,即便是換裝與前組合燈相同材質的后組合燈還是可以從線條、保險杠以及后風擋玻璃看出EV200甚至E150EV的影子。
EV200特別定制版的內飾,在保持原車上灰下淺中央鑲藍色牙線的格調上,換裝了一臺iPAD作為整車控制系統(面板)。那么問題來了,售價80萬元的特斯拉如此,EU300電動出租車如此,EV200特別定制版也是如此,是否這意味著將大尺寸觸摸顯示控制系統引入電動車的時代即將來臨了呢?
題外話:北汽新能源在此次車展展示的新車型,無論外觀還是性能已經可以在國內與合資車廠一爭高下。那么最為核心的電機電池技術的發展又如何?在2014年5月份筆者曾報道,北汽新能源與南韓SK電池合作制造三元鋰電池,成為EV200、ES210電動車唯一動力源。現在,EV160系列電動車為了爭奪低端市場仍然采用普萊德電池;EV200系列全部換裝了三元鋰電池,售價涵蓋至11萬至14萬元的主流電動車市場。為了保證產品的競爭優勢,綜合續航里程達到300公里的EU300電動出租車,使用三元鋰電池以及西門子電機將是毫無爭議的。而筆者在看到北汽新能源為盡快縮短與合資品牌的差距,從收購與合資坐起,逐步將優勢技術與制造經驗吸收到“自我造血”的環節。或與西門子以及SK的技術同步,或在此基礎上進行二次、三次研發,來保證北汽新能源技術的領先趨勢。
備注:目前EU300、EV200系列電動車所使用的三元鋰電池單體額定電壓3.65V、額定容量27.3Ah,能量密度則達到了153Wh/kg。在5C防電負載時容量率保持在81%,零下20攝氏度放電容量保持率為87%。目前為EU300電動車匹配的西門子電機功率介于60Kw至70Kw,采用永磁技術電機能效最高可保持在96%,相對EV150EV電動車匹配的大洋電機,在功率密度、可靠性、耐用性以及體積上具備領先優勢。
在筆者看來:2012年至2013年期間,北汽新能源處于“驚蟄”狀態,原本應該進行技術積累和產品研發階段,或許因國企的體制導致使得E150EV提前上市。而這款綜合續航里程不足150公里的電動車,并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而由此引發的北汽新能源口碑的降低,也是不爭的事實。
2013至2014年,北汽新能源華麗的轉身(從北汽乘用車集團剝離,成為單獨法人單位)后,按照自己的節奏不緊不慢的發展。第一代E150EV電動車上市兩年后,EV200電動車在2014年北京車展亮相后1年,就推向了市場成為私人用車和出租用車的主力車型。
在2014年底,北汽新能源的戰略發布會上,首次提到將會在未來2年推出智能電動車和小型電動車,并將一款全新研發的電動車投入到出租用車市場。現在,綜合續航里程達到300公里的EU300電動車的推出,或許就是北汽新能源進入正常發展狀態的突破口。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列寧格勒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38199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