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電動網】(專欄作者 田永秋)12月29日, 國能電動車瑞典有限公司(NEVS) 與中國華騰工業有限公司在京簽署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從電動汽車關鍵零部件研發制造和整車銷售等方面開展全產業鏈合作。根據協議, 中國華騰將向NEVS提供電機和電動配套零部件,并將在北京、上海、武漢等9個城市建立經銷網絡,經銷NEVS未來在天津工廠生產的純電動汽車。此外,中國華騰還將向NEVS采購未來生產的2萬輛新能源車,首批采購合同金額為66億元人民幣。
NEVS董事長蔣大龍表示,中國華騰作為國家骨干企業直接參與新能源汽車研發、制造及銷售全產業鏈,這對中國快速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具有戰略意義。此次合作,一方面依托瑞典NEVS繼承的原薩博汽車技術和人才,一方面整合航天科工集團的技術資源,從而把原薩博核心優勢與中國汽車產業進行嫁接,解決當前中國自主品牌汽車技術研發的一些瓶頸問題。蔣大龍相信,中國在新能源汽車研發和制造領域有望彎道超車。
太過美好的畫面
就在兩周前的2015年12月17日, NEVS高調宣布與一天前剛剛核準注冊的熊貓新能源有限公司在北京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熊貓新能源有限公司將于2020年前向NEVS采購共計15萬輛9-3版電動車, 幫助熊貓在五年內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純電動車租賃公司。該協議還涉及NEVS及其股東方與合作伙伴共同提供的10萬輛其他車型的電動車產品及服務,訂單總金額高達780億元人民幣。
采購本次中國華騰向NEVS采購價值66億元人民幣的2萬輛新能源車, 不知是不是上一輪“780億大單”中“向涉及NEVS及其股東方與合作伙伴共同提供的10萬輛其他車型的電動車產品及服務”的一部分,如果不是,那就意味著NEVS的新能源訂單進一步增加到了27萬臺。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從2011年到2015年前10個月,中國五年來累計銷售新能源乘用車和商用車共計28.45萬臺。到2020年,中國計劃累計銷售新能源車500萬臺,其中約有400萬臺乘用車。
如果真的實現,剛剛走出破產保護僅8個月的NEVS自己就能在完成中國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目標的8%,因為有了NEVS,中國新能源推廣的目標看來很容易就實現多了。到時NEVS應該一定能夠從總理手中領到新能源推廣最佳貢獻獎了。
天量訂單下彌補電動汽車核心能力不足的嘗試
面對如此美好的畫面,我們不僅要問,一家老工廠停產、新工廠剛奠基且沒有量產經驗只有6輛半電動樣車研發經驗的企業,究竟有什么能耐能在無產品、無品牌、無生產資質的“三無”狀態下,就能輕而易舉地賣出近30萬臺約800億的天量新能源大單呢?
NEVS由瑞典籍華人蔣大龍通過其控制的國家現代能源控股(NMEH)于2012年出資創立,目的就是為了收購破產的瑞典薩博汽車剩余資產。2012年6月13日擊敗了當時呼聲最高的中國青年汽車,購得破產的薩博汽車相關資產(包括薩博汽車公司、薩博汽車動力總成公司和薩博汽車工具公司),并獲得了現有薩博9-3平臺(2006年以后的平臺,2006年以前的已于2009年被北汽集團買走)的知識產權和未完成的鳳凰平臺的知識產權。NEVS還與薩博品牌持有人薩博防務公司(Saab AB)達成協議,取得薩博名稱(Saab四個字母,不是鷹頭獅身的Griffin logo)的使用權。2013年1月7日山東青島市政府通過其地方融資平臺城發投資集團旗下青博投資公司,出資9800萬美元(6.49 億克朗或6.1億人民幣)以及用于一期商業計劃的11.5億克朗股東貸款的承諾,收購NEVS 22%的股權。2013年9月18日,NEVS治下首款薩博9-3 Aero 2014款汽油轎車正式下線。2014年4月,薩博9-3開始正式上市銷售。2014年5月缺錢少糧的NEVS被迫停止了薩博9-3的生產,遣散了部分勞務派遣人員。2014年8月19日NEVS首款9-3電動車亮相。2014年8月29日,法院批準NEVS進入破產保護階段。2014年9月2日,薩博品牌所有者瑞典薩博防務公司(Saab AB)取消了對NEVS的“薩博”品牌使用授權。2015年4月14日,NEVS與債主達成“大額債主償還一半,小額債主全還”的債務和解計劃,法院正式批準NEVS走出破產保護。2015年5月27日天津濱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THT)和國研信息科技入股NEVS。2015年6月19日北京華勝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過受讓青博投資持有的NEVS 22%股份,也正式入股NEVS。2015年6月28日,NEVS國產項目--國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和國能汽車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在天津濱海高新區奠基。2015年8月17日,NEVS與東風汽車簽署長期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新能源汽車技術領域開展共同研發和制造活動,NEVS利用東風采購和營銷資源,加快新能源汽車的產業化進程。2015年10月16日,NEVS宣布正在幫助土耳其基于2014款原薩博9-3平臺基礎上打造未來土耳其的“國民車”。2015年12月10日,NEVS公布下一代產品計劃, 計劃2018年在中國天津工廠國產五款純電動汽車。
從NEVS跌宕起伏的歷程來看,此前并無汽車相關經驗的“外來和尚”NEVS通過收購原薩博剩余資產(包括薩博汽車公司、薩博汽車動力總成公司和薩博汽車工具公司,現有薩博9-3平臺(2006年以后的平臺,2006年以前的已于2009年被北汽集團買走)的知識產權和未完成的鳳凰平臺的知識產權),進入汽車領域。而且原來薩博引以為豪的是其渦輪增壓、底盤等傳統汽車的技術,除了薩博原母公司通用汽車禁止出售的技術,留給NEVS的汽車技術積累似乎并不多,而新能源汽車的技術積累則更是屈指可數。NEVS 9-3電動車從亮相到完全停產,一共只做出了6輛半樣車,還不具備電動汽車核心技術的掌控能力。除了NEVS姊妹公司北京國能電池科技公司(國能電里集團與深圳長河動力和科陸電子合資公司)的電池勉強可以算可以掌握外,電動汽車的核心部件“三電”中的電驅動、控制等均需依靠外部力量完成。2013年4月NEVS與芬蘭Etteplan達成協議,由Etteplan為國能電池公司的電池系統提供冷卻及測試驗證服務。2013年10月NEVS與美國量子燃油系統(量子技術,原Fisker Karma 電驅動系統供應商)簽約,由量子技術為9-3電動車供應電機和控制系統。2015年6月北京國研信息科技和北京華勝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入股NEVS,“幫助NEVS實現車聯網、互聯網汽車以及無人駕駛汽車”。2015年10月21日,NEVS與日本Renesas Electronics Corporation(瑞薩電子)簽約,瑞薩為NEVS電動車提供電機控制、汽車信息系統、輔助駕駛系統和安全控制系統。2015年12月29日,NEVS與中國華騰工業有限公司簽約,華騰將向NEVS電動車提供電機和電動車配套零部件。
從NEVS一路簽約電動汽車的關鍵部件可以看出,NEVS自身對于電動汽車核心技術和部件的掌握還需要相當的過程,短期內還要合作伙伴的支持。這不僅讓筆者想到了同樣缺乏核心技術的原美國菲斯科公司,缺乏對電動汽車核心技術的掌控是非斯科汽車最終走向破產的原因之一。或許NEVS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四處承諾,利用一切機會與合作伙伴簽約,盡量彌補自身核心技術的不足,以應對未來新能源市場的挑戰。正如蔣大龍所說的那樣, 此次與中國華騰工業有限公司合作,依托瑞典NEVS繼承的原薩博汽車技術和人才與航天科工集團的技術資源,解決當前中國自主品牌汽車(NEVS自己?)技術研發的一些瓶頸問題。
不知這些類似于華騰之類的供應商+客戶的合作伙伴,能否真正幫助NEVS彌補核心技術的不足。檢索中國華騰工業有限公司(VOLINCO)的官網發現,華騰工業是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控股的子公司,是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外經外貿的主渠道、國際化經營的主平臺和國際貿易的主力軍。公司依托中國航天雄厚的實力和航天高科技背景,集中整合外經外貿資源,以提供綜合解決方案為特色;以航天防務、信息技術、裝備制造和國際化經營為主要方向;以航天產品和技術出口與引進、成套設備出口、國際工程總承包、資源類貿易、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一般貿易六大板塊為主要業務。中國華騰正逐步發展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航天產品與技術的綜合系統集成商、對外工程承包商、戰略資源進口商和跨國經營的運營商,成為以國際化經營為主要特征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一流企業。
華騰工業確實有不少餐車、礦車等專用車生產和制造業務,但網站并無其關于“電機和電動車配套零部件”等相關業務的介紹。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海外并購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41652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