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手啟辰晨風已經有一個月了,首保都做過了,想想也應該交一篇作業了。
因為工作的關系,我在新能源行業已浸淫多年,從最初的風電、光伏,到儲能再到近年最火的新能源汽車;不能說特別精通,但也算作略懂吧。這也是我一直未寫提車作業的原因之一,因為這方面的朋友太多,北汽的、比亞迪的、寶馬的、4S店的、充電樁廠的、媒體的、認證的……怕寫狠了會得罪朋友,寫輕了又怕被大家說敷衍。
沖動是魔鬼啊!一口啤酒下肚,我終于決定從一個普通消費者的角度寫下此文。
購車前傳
說實話,第一輛車便買電動汽車是一種無奈;像我,北漂一枚,此前已連續奮戰在“北京搖號一線”30多期未果,不得不從燃油車轉向電動汽車,也被迫成為了中國汽車電氣化大潮中吃螃蟹的人之一。
在北京生活的本質,是在萬軍的夾縫中爭取日益稀少的優質資源,如:戶口、好公司、好房子、好車牌、好學校、好醫院……有哪一個是天然臨到一個普通納稅人頭上的?
去年11月份的北京,整個月沒有一天藍天,如同末日城市的存在,這也加劇了ZF治理的決心:重度霧霾天自行單雙號限行、京津冀一體化、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十三五”規劃、通州大開發……消息一個比一個急、政策的風聲一天比一天緊。
在分析了2015年共6期的搖號結果之后(詳見下表),我果斷轉向新能源汽車,原因很簡單:新能源車的搖號是以先來先得為原則,換句話講:每年大約6萬個新能源車號,如果受政策風聲影響,一下從燃油車300多萬的池子里轉過來30萬人(十分之一),而你正好排這30萬之后,那就等于5年內你別想拿到新能源車號。而女兒已近上學年齡,我迫切需要一臺車。
|
2015年1期 |
2015年2期 |
2015年3期 |
2015年4期 |
2015年5期 |
2015年6期 |
個人普通搖號 |
|
|
|
|
|
|
有效申請人 |
3020307 |
3166372 |
3385140 |
3414427 |
3497915 |
3647274 |
中簽 |
18406 |
18351 |
17815 |
17834 |
17806 |
17804 |
中簽率 |
0.61% |
0.58% |
0.53% |
0.52% |
0.51% |
0.49% |
個人新能源搖號 |
|
|
|
|
|
|
有效申請人 |
2139 |
3356 |
6454 |
8736 |
17150 |
8717 |
中簽 |
4526 |
5720 |
5697 |
3333 |
17150 |
8717 |
中簽率 |
211.59% |
170.44% |
88.27% |
38.15% |
100.00% |
100.00% |
單位普通搖號 |
|
|
|
|
|
|
有效申請單位 |
41114 |
66116 |
76319 |
80846 |
82952 |
84719 |
中簽 |
1200 |
1200 |
1200 |
1200 |
1200 |
1200 |
中簽率 |
2.92% |
1.81% |
1.57% |
1.48% |
1.45% |
1.42% |
單位新能源搖號 |
|
|
|
|
|
|
有效申請單位 |
1658 |
1199 |
999 |
993 |
1513 |
1299 |
中簽 |
1666 |
1674 |
2141 |
2808 |
1513 |
1299 |
中簽率 |
100.48% |
139.62% |
214.31% |
282.78% |
100.00% |
100.00% |
感謝上帝,我是今年1月初轉的新能源搖號,2月26日那一期便中簽了(那一期還是100%的中簽率)。而之后的事態發展果然不出我所料:聽說8月26日之后,今年已沒有新能源車號可搖了……
現實很殘酷,在政策的夾縫中做決定,多少只剩無奈……
車型選擇
首先關注的是比亞迪秦,2012年發布的車,長期市場反饋不錯,外觀還行(前臉不錯、屁股low雞了一些),價格也還行,電池續航里程也還可以。但是,無奈秦是混動的,在北京沒有進入新能源汽車名錄,放棄!
其次是比亞迪E6,我在深圳和西安出差的時候都有體驗過E6出租車。外觀很內斂,車很沉,內部空間很大,坐起來很舒適,提速很快,電池續航里程標稱300km。和出租車師傅聊下來知道,開了一年多,續航里程基本靠譜,電池也未見衰減。我的確有些心動了,無奈E6超高的價格,補貼完大約25萬,已經突破了我對電動車的心理價位。
從心理價位來說,騰勢和寶馬i3也基本上和我說再見了。而之諾只租不賣的銷售模式,總感覺不接地氣。至于寶馬i8和特斯拉嘛,呵呵……
當時正值北京車展,我特地跑去看了一圈,30多款新能源車發布:秦終于出純EV版了!北汽一口氣發布EX200,EU260,EH400L等多款車型。還有當時賺足眼球的PPT級別的樂視超級汽車……但遠水解不了近渴,我的指標8月26日到期,而這些新車多是年底才正式上市。所以車展對我并沒有什么卵用。
北汽EV200,是我長期關注的一款車。畢竟在北京,網店多,上市也比較早,經歷過市場檢驗,口碑也還行。它是北京地區銷量最好的電動車,說得夸張點:北京每年6萬臺的新能源車,北汽EV200要占到半壁江山,而且常常一車難求。說實話,考慮到我在北汽廠及4S店的朋友關系,我并不擔心提車的問題,也自信能拿到不錯的購車折扣。而且我的同事里就有買EV200的。但最后我還是選擇了放棄,至于個中原因,請聽我慢慢道來。
行業痛點
我內心一直很固執地認為:EV200是電動汽車的一個合格線。以價格做區分,比它便宜的只能說是玩具而不是車。用現有燃油車架裝上電池+電機就是一輛電動車了,只為拿國家的新能源車補貼,它們更多的是市場驅動型,而不是技術驅動型。這和過往的新能源其他行業何其相像,比如:立在那里的風機,有幾臺是能夠并網發電的?發出來的電能用嗎?生產一個光伏板所耗的電比它能夠發出來的電還有多……
燃油車以機械為主,電動車卻是電氣為主,講究的是變頻技術、控制算法和電氣安全。而現在各大車企中,都是學機械的居多,缺乏強電和變頻算法方面的人才。我曾經和一家國內著名車企的技術人員討論問題,我驚訝地發現他們連一些基本的電氣常識都不清楚。我很擔心總有一天,產品會為過熱的市場而買單。
每天晚上,光北京就會有上萬臺的電動汽車在無人值守的情況下充電,它們都安全嗎?電氣的第一思維,就是用電安全,這和機械完全不一樣。
特斯拉最強的是它的電池管理系統,那就是一套電池安全充放電的控制算法。
我也算作半個電動汽車圈內人,隨帶吐槽了一下行業痛點,請大家別介意,我們是來買車的。如同雷軍所說的,風起來了,豬都會飛。我相信電動汽車是繼手機之后,又一只會飛的豬!
聚焦晨風
轉了那一大圈,現在開始說啟辰晨風。它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丑!第二印象就是標稱的續航里程太短只有170km。
丑一點倒無所謂,畢竟吐久了就習慣了。但里程短實在不能接受!
當然,晨風的賣點也很多:它是全球銷量最多的電動汽車尼桑聆風(Leaf)的國產版,絕大部分關鍵零配件都是原裝進口,甚至被戲稱“換車標而已”。獲得沃德十佳引擎殊榮。全車從設計之初就是以電動車為思路,巴拉巴拉。
那么,尼桑的聆風又是什么車呢?這就是Nissan Leaf。
說聆風是全球銷量最大的電動汽車,這應該2015年之前的數據吧,因為借助中國電動汽車爆發式增長的市場東風,我感覺現在全球銷量最大的電動汽車應該是比亞迪 秦,如果只算純電動汽車的話,北汽EV200超越聆風也只是時間問題。所以說不要和中國市場比銷量,因為沒得比。
但在歐美市場,Leaf的確是當之無愧的電動汽車銷售冠軍,的確比特斯拉賣得好。相關數據大家自行百度吧,我這里說幾個自己的故事。
有一次,我和美國同事在開會討論中國電動汽車市場,聊到車型的話題,他說在美國他太太就開一輛Leaf。
我問他感覺如何?他回答: It is fantasy!! 臥槽,范特西啊,務實的老外竟然給了那么高的評價!要知道在美國聆風的售價接近3萬美金,已經很貴了!一輛頂配的雷克薩斯也才3萬多。能夠花那么多錢買一輛電動車,說明它的確有牛逼的地方。當聽說我終于搖到號并準備要買電動車的時候,老外極力向我推薦Leaf。
還有一次,我的一個德國同事給我一份英文雜志,里面是目前世界范圍內在售的純電動汽車目錄(詳見下表)。尼瑪怎么我要買電動車的事都傳到國外去了?這幫逼是不是也在取笑我敗人品三年搖不到號?
我研究了一下,這里面也只有Nissan Leaf的性價比最高。
至于世界沃德(Ward)十佳引擎,聆風確是獲獎了,是2011年那一期,這是第一款獲獎的電動車。而等第二款電動車再獲獎,已是4年之后2015年的寶馬i3了。至于沃德十佳引擎獎在業界的地位,大家也自行百度吧。
還有一次,我和一個充電樁廠的朋友聊天,他說他們副總有一輛燃油車和一輛晨風,現在基礎上只開晨風,直夸好開。那么多朋友推薦,開始轉變我對晨風的看法,但還是糾結。
時間已來到6月份,突然政策的風聲再次傳來:7月1日后,進口電池將不享受國家補貼!4S店長一籌莫展地說:要么繼續采用進口電池并因此失去國家補貼而車價飛漲;要不換國產電池,但估計要斷貨一段時間。如果現在要買,最好早做決定,到了6月底估計就要斷貨了。幾乎是一瞬間,情況立馬從會不會買,變成了能不能買、可不可以買得到。
我開始認為這只是店長慣用的銷售技巧而已,但隨著幾個媒體的朋友也相繼公布了這條政策收緊的信息。這其實是早期新能源汽車扶植政策的一個漏洞,而它即將被彌補掉。從補貼整車轉為補貼關鍵零配件,使中國的車企真正去關注核心技術,而不是像攢電腦一樣生產電動車。這是ZF的初衷,只是作為普通的消費者,大家不會去領這個情罷了。大家的想法其實很簡單:買到物美價廉的商品。為毛一輛5、6萬的燃油車,裝上電機電池之后變成電動汽車就要賣15、16萬?
聆風在美國的售價接近3萬美金,若進口過來稍加些關稅,國內賣26萬左右也算是合理,現在享受各種補貼之后大約可以省掉10萬,國內賣16萬左右,這估計是唯一一款在中國賣比美國還要便宜的汽車了。
這樣看,現在出手等于最后抄底!我最終屈就于這種“買到就是賺到”的庸俗消費心理,決定入手晨風。各種手續辦理都比較順利,6月19日,順利提車。這里嚴重表揚一下4S店的銷售代表,人長得帥,態度極好也很專業。
[page]
駕駛感受
的確沒有買錯,這真是一輛很棒的電動汽車。第一感受是馬力真大、加速真快、推背感很強。
論壇里有人說它相當于2.0排量的燃油車。我沒有太多駕駛燃油車的經驗,所以不便評論,但從電動機的工作原理分析,電動車的加速普遍好于燃油車,因為沒有離合器和過多的機械傳動部件消耗能量,電流直接通過變頻器作用在電機上,輸出效率自然高。
由于上班要走京滬高速,開到120km/h沒什么壓力,高速上變道超車都不懼。
操作性很好,一個月開下來,人車合一的感覺越來越好。
關于我最擔心的續航里程的問題,經過實測,我的結論是:得看你怎么開。
以下是我最近的一組實測照片:
從以上圖片中大家可以看到,其實續航表并不太準,因為它是根據實時的駕駛狀況來計算續航旅程的,這和你怎么開有很大關系。比如:是否開啟ECO電能回收模式?是否開空調?是否走高速?等等。所以一個良好的駕駛習慣還是很重要的。經過一個多月使用,官方標稱的170km還是比較實在的,基本能夠達到,前提是開啟ECO電能回收模式。如果開空調,續航會減20公里,即150km。足夠一天使用了,目前我已養成了每天充電的習慣,有時是到目的地有充電樁的也會充一會。
充電篇
因為很多充電樁廠家都是我的客戶,所以由我來“現身說法”再合適不過了。
充電樁分家用的和公用的。先講家用的,為了一目了然把這個問題講清楚,我列了一個表:
分類叫法 |
充電功率 |
獲得途徑 |
評論 |
家用充電樁 |
220VAC*32A |
隨車免費贈送,但必須通過小區物業同意 |
充電電流不取決于充電樁的功率而是取決于車上充電機的功率 |
家用充電寶 |
220VAC*10A |
隨車免費贈送 |
保護功能單一 |
220VAC*10A |
第三方購買 |
保護功能齊全 |
特別指出:
表里的電壓和電流是額定值,實際值會不斷變化,但大體一致。家用樁的計費走你家電表或另裝一個電表,收費和市電差不多,很便宜。交流充時,充電電流不取決于充電樁的功率而是取決于車上充電機的功率,例如:3kW的充電機即便接32A的充電樁,充電電流也只能是10A。
晨風低配版的充電機只有3kW,高配的才是6kW(充電電流32A)并向下兼容3kW。聽說北汽EV200的高低配也是這樣的。
家用充電寶的市場是最魚龍混雜的。記得6月初上海一輛榮威E550因充電不當自燃的事故,就是發生在這個充電范疇內,大家在網上也許還能搜到這則新聞報道。這是國內第一起充電自燃的事故,在業內影響很大,有時間的話我會另辟開一個話題來聊聊電動汽車的充電安全問題。這里簡單說:如果沒有辦法非要選擇飛線充電(盡量國標不推薦這種充電方式)的話,那么盡量選擇一款保護功能齊全的家用充電寶,尤其是帶接頭過溫保護的。我隨車常備的是西門子的。
我家目前的車位要安裝家用充電樁基本沒戲。
一是政策問題,我的車位是非產權車位,按照現在的家用充電樁申請流程,這不允許,此外消防和人防審批也過不了。至少我們小區是這樣,都和物業吵了好幾架了。
二是技術問題,從小區配電房往我的車位拉線要100多米,已超過國家補貼的30米范圍,剩下的70多米得自己掏錢,盡管充電樁廠有朋友,但再怎么優惠,至少還要自費5000多元。
思前想后,遂決定暫時不裝了;用公共樁充,于是我就成了北京市公用電動充電樁的勘測員。
關于公用充電樁,我也列了一個表:
通俗叫法 |
充電功率 |
樁站 |
從0充至80%所需時間 |
晨風充電顯示 |
快充 |
380VDC*100A |
國家電網高速樁 |
約20分鐘 |
不顯示 |
380VDC*50A |
國家電網城市樁 |
約40分鐘 |
||
380VDC*32A |
其他品牌直流樁 |
約60分鐘 |
||
慢充 |
220VAC*32A |
大多數品牌交流樁 |
約100分鐘 |
6KW |
220VAC*16A |
特來電地樁 |
約200分鐘 |
3KW |
特別指出:
公用樁快充是直流充,充電電流不受車上充電機的限制,直接與電池的性能有關。一般為了保護電池,公用樁都只在80%電量之內保持一個持續較高的充電電流;80%之后,電流會逐漸減小直至接近于零的“涓涓細流充電”。所以如果趕時間的話,建議只充的80%就可以。
不同的樁支付方式也不同。首先要辦的是一張國家電網的電動汽車充電卡,持身份證到指定的國家電網營業廳就可以辦理了。適用于市內所有打國家電網logo的充電樁,高速除外。因為我每天上下班要走京滬高速,所以又專門辦了一張國家電網高速充點卡,不用身份證,但全北京只有西直門南小街那個營業廳能夠辦理。如果你經常在望京或者酒仙橋一帶活動,建議再辦一張普天的充點卡。其他的都是APP就可以支付了,比如特來電、星星等,很方便。
公用樁的收費一般是電費+服務費,每度電2塊左右,充滿一輛晨風大約需要16度,合32元左右。但大多數的公用樁都建在停車場里,所以停車費是另外收取的。
熱門停車場的充電樁車位經常被燃油車侵占,這是很無奈的事……
至于車與樁適配,至少到目前為止我的晨風沒有碰到跳槍的問題。
最后聊一下充電樁查詢軟件,手機應用商店里有很多款,我推薦“充電樁”APP。它是第一電動網旗下的品牌,信息全、定位
總結
總的來說,啟辰晨風是一款值得購買的電動汽車。但很遺憾,我常常發現一些晨風車主把車屁股上的EV藍標摳掉了,遠看很像一輛日產騏達,貌似開一輛“帶空調的電瓶車”很丟人似的。殊不知,“電動小蹦蹦”才是汽車的未來!而對于一個電動汽車圈內人來講,買晨風代表你懂行、懂電動車,——高逼格不止于特斯拉。
一些狂熱的車主,都在入手之后淘來聆風的原廠前臉、Logo,直接改裝成一輛尼桑Leaf,因為它就是Leaf,在歐美市場銷量最好的電動汽車,也必成就一代神車。我的老外同事們常常問我開什么車,我脫口而出:Nissan Leaf。他們都會驚呼:I know this car! It is electric car! 此時我也臉上有光。
當然,最后我希望中國在這次電動汽車的“彎道超車”中能夠追上了,也出一款牛逼的電動汽車。這會是目前的傳統車廠嗎?或者是樂視、小米和格力們?……
One more thing
其實,我刻意忽略了一個話題,就是電池壽命。因為我也在研究中,還沒有十足的把握可以拿來講,改日吧……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matt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44554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