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人們還在猜測誰將成為繼北汽新能源、長江EV、前途汽車、奇瑞新能源、江蘇敏安電動之后的第六家成功新能源汽車資質的獲得者時,蟄伏了四年多的NEVS也正式加入了爭斗新能源資質的戰團中。
2016年11月24日,《汽車海外并購》和《智能新能源汽車》從知情人處獲悉,NEVS 的天津子公司國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National New Energy Vehicle,NNEV) 于9月份提交的《國能新能源汽車有限責任公司新能源汽車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將于近日獲批。
如果獲批,則意味著NEVS 中國項目落地取得了實質性地進展,為新能源資質的申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我們的資質申請正在有條不紊地推進中,”NEVS 全球公關總監Mikael ?stlund 通過微信告訴《汽車海外并購》和《智能新能源汽車》。
NEVS天津項目被天津發改委列為2016年重點推進項目。5月份,天津濱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行政審批局批準了國能新能源汽車(NNEV)有限責任公司汽車車身制造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津高新審環準[2016]22 號)。
2016年8月,國土資源部批準了國能新能源的建設項目預審(國土資預審字【2016] 133號。
《汽車海外并購》和《智能新能源汽車》了解到,國能新能源天津車身制造廠產能規劃主要建設焊裝車間、研發中心及附屬配套設施,生產規模為年產15萬輛電動汽車白車身,其中中5萬輛白車身為即將審批的“新能源汽車建設項目”配套,其余10 萬輛外售。
從目前的信息來看,很有可能外售到NEVS 收購控股的福建新龍馬汽車、出口回瑞典NEVS工廠(原薩博汽車工廠)以及在可能的江西項目。
根據國能新能源的天津新能源建設項目的仍在審理中的環評報告,項目總投資42.6715 億元人民幣,本項目產品為純電動汽車,自制件為車身制造(白車身依托現有焊裝車間生產線生產)、動力電池組裝及整車裝配試驗。項目建成后,達到年產5 萬輛整車的生產能力,2017年計劃生產1萬輛9-3純電動車,2018年生產3萬輛,2019年生產5萬輛。首款9-3純電動續航里程>250公里。
雖然NEVS瑞典工廠房間內,一個電子倒計時牌在不停地變化著,一秒秒的,仿佛提提醒著人們時間在飛逝。334天21小時55分34.3秒后,這輛車將在萬里之外的中國天津下線。然而,當時似乎并沒有仔細考慮還需要申請資質的問題。
眼看資質一個一個的減少,本來自信2017年5月天津工廠投產前拿到新能源生產資質的國能新能源NEVS現在心里也開始打鼓了。特別是看到了江蘇奧新“失敗”的經歷后,國能新能源心里更加地不安,因為國能新能源跌宕起伏的經歷早已證明了,沒有什么事不可能發生。
早在2015年5月30日,NEVS天津整車總部生產基地及汽車研發中心項目落戶協議簽字儀式在北京舉行。2015年6月18日,NEVS天津整車總部生產基地暨國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NNEV)悄然在天津濱海新區市場注冊登記,有效期30年,營業范圍包括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的制造與開發。
2015年6月19日北京華勝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北京國研天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出資6.38億元人民幣,受讓青島城發投資所持有的青博100%的股權,青博投資持有的NEVS22%股份,也正式轉北京華勝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名下。
2015年6月28日,NEVS國產項目--國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和國能汽車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奠基儀式在天津濱海高新區舉行。NEVS成為擁有瑞典特羅海坦(原薩博工廠,產能19萬)和天津工廠(在建,產能20萬)和天津研發中心(在建)的跨國汽車集團。
NEVS目前成為由蔣大龍的國家現代能源控股(NMEH)公司、天津濱海高新區(THT)、和華盛天成(通過旗下子公司國研天成授讓原青島青博公司所持22%股份)三方以48%:30%:22%股比的合資公司。
2015年6月份奠基的天津國能新能源有限公司(天津工廠)是NEVS、華盛天成(通過旗下子公司中域綠色投資)和國研科技(通過其子公司北京國研互通)三方以50%:40%:10%的合資工廠。同期奠基的天津國能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是以NEVS和國研科技(通過其子公司北京國研互通)以90%:10%的合資研發中心。
2016年8月18日,NEVS (國能電動汽車瑞典有限公司)重組福建新龍馬公司交接儀式在福建龍巖經開區(高新區)舉行,此舉標志著經過近一年的資本運作和談判,福建新龍馬汽車有限企業正式由原福汽集團控股的國有整車制造企業正式轉變為NEVS及其股東國研信息科技控股65%、福汽集團占20%、龍馬汽車占比15%的外資控股的中外合資整車制造企業。
NEVS董事長蔣大龍、NEVS副董事長兼全球CEO Stefan Tilk、熊貓新能源董事長馬超、總經理劉忻、福汽集團總經理黃莼以及福建省和地方政府官員悉數出席。交接儀式上,NEVS副董事長兼全球CEO Stefan Tilk 代表新龍馬汽車公司與熊貓新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忻(此前已與NEVS簽署過共計25萬電動汽車的采購合同)簽署了3.5萬輛純電動物流車合同訂單簽約儀式。
從2015年10月,經過與NEVS多輪洽談,實地考察和評估,于今年2月15日,新龍馬公司原股東與國能電動瑞典有限公司和國研科技集團簽訂重組框架協議,2016年5月10日,新龍馬注冊資本由11.5億增加到了12.5億。2016年5月12日,合作各方正式簽訂中外合資經營合同。
NEVS著急與新龍馬簽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天價訂單”。2015年12月17日,NEVS宣布與北京熊貓新能源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熊貓新能源將于2020年前向NEVS采購共計15萬輛9-3版電動車和10萬輛其他電動車(5萬輛電動物流車和五萬輛電動中巴車),合同訂單金額高達780億元人民幣。2015年12月29日,
NEVS又與中國華騰工業有限公司在京簽署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中國華騰將向NEVS采購未來生產的2萬輛新能源車,采購合同金額為66億元人民幣。
NEVS要在2020年前向熊貓新能源和中國華騰交付共計27萬臺新能源車,這對于停產近兩年、剛剛從破產保護中走出來僅10個月、在中國無汽車生產資質、無品牌、無可運轉的生產線、無供應體系和銷售體系的NEVS來說,絕對是個挑戰。
NEVS由瑞典籍華人蔣大龍(Kai Johan Jiang)通過其控制的國家現代能源控股公司(NEMH)于2012年出資創立,目的就是為了收購當時破產的瑞典薩博汽車剩余資產。
2012年6月13日,NEVS以18億克朗擊敗了當時呼聲很高的的中國青年汽車,購得破產的薩博汽車相關資產(包括薩博汽車公司、薩博汽車動力總成公司和薩博汽車工具公司),并獲得了現有薩博9-3平臺(2006年以后的平臺,2006年以前的已于2009年被中國北汽集團買走)的知識產權和未完成開發的“半拉子”鳳凰平臺的知識產權。NEVS還與薩博品牌持有人薩博防務公司(SaabAB)達成協議,取得薩博名稱(Saab四個字母,不是鷹頭獅身的Griffinlogo)的使用權。這一度讓其他曾參與過競購薩博的北汽集團、華泰汽車、吉利汽車、東風汽車、青年汽車、龐大汽車、土耳其Brightwell, 美國North Street 資本、印度Mahindra汽車等等都跌破了眼鏡。
然而,NEVS成立四年來可謂命運多桀,幾經沉浮。2013年中國山東青島市政府通過其地方融資平臺城發投資集團旗下青博投資公收購 NEVS22%股份后,獲得資金后NEVS曾短暫恢復生產并銷售了144輛汽油版薩博9-3轎車,并推出電動版薩博9-3轎車。很快因青島方面資金未能到位使得NEVS便陷入了資金斷裂的窘境,于是出現了停產裁員、破產重組、品牌授權終結等一系列后果,出售股份尋找新的投資便成了大龍哥的2014-2015年的主要工作。
經過2015年4月14日,法院正式批準了NEVS與債主們的債務和解計劃,為其8個月的NEVS重組期在經過數次延長后,終于劃上了句號。2015年5月27日,走出破產保護期一個月的NEVS正式宣布股權變更信息,天津濱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THT)投資12億人民幣,收購NEVS 30%股權,成為NEVS的第二大股東。北京國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SRIT)與北京華勝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TeamSun)的合資公司北京國研天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出資6.38億元人民幣,受讓青島青博投資所持有NEVS22%股份,成為NEVS 的第三大股東。
緊接著, 2015年5月30日,由NEVS、北京華勝天成、北京國研信息科技(SRIT)三方以50%:40%:10%投資的天津整車生產基地暨國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NNEV)和天津汽車研發中心正式成立,并于2015年6月28日在天津濱海高新區奠基。NEVS 天津工廠計劃2016年年中建設完工,2017年初開始量產。達產后年產20萬輛電動汽車和增程式電動汽車,總產值預計達到450億元。
后隨著東風汽車、中國華騰等公司相繼加入NEVS陣營,再加上熊貓新能源和中國華騰帶來的“天量訂單”,NEVS似乎迎來了其史上最輝煌的時刻。
雖然NEVS看似趕上了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大爆發的風口,但能否被吹起來還不得而知。
面對龐大的訂單,如何盡早的把車生產出來是大龍哥在猴年必須要解決的首要問題。瑞典原薩博工廠停產了兩年,生產體系和供應鏈體系早已分崩離析。要立刻恢復起來絕非易事。目前仍是一片荒蕪的天津工廠工地只有到2017年才可能建設完工,現在仍指望不上。坐等工廠完工不但會面對客戶的苛責,也可能錯失其他的市場機會,特別是中國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逐年大幅度退坡的機制更讓NEVS們如坐針氈。
更為棘手的是,NEVS到目前仍沒有取得在中國的汽車或新能源車生產資質。此前NEVS董事長蔣大龍在天津基地奠基時曾表示,NEVS天津計劃借助于2015年7月10日施行的《新建純電動乘用車生產企業投資項目和生產準入管理規定》(《規定》),來獲得新能源汽車的生產資質。
收購新龍馬也是出于資質的備份方案。通過入股新龍馬,NEVS不僅獲得了目前急需解決的生產線和產能問題,還能把新龍馬汽車現有的電動微型運輸面包車納入到NEVS的產品體系中,有效地解決了NEVS目前無產品的尷尬,節約了寶貴的時間,能很快滿足“上帝”熊貓新能源車和中國華騰的客戶需要。正如NEVS董事長蔣大龍在簽約儀式上所說,“此次合作是我們實現可持續出行愿景的一部分,豐富了公司現有新能源產品線,為投放市場節省時間,對我們商務計劃的實施有著戰略性意義。”而解決富余產能利用率,生產新能源汽車也是新龍馬努力要解決的問題,于是各取所需一拍即合,雙方走到了一起。
雖然新龍馬的加入,可以暫時緩解來自“上帝”熊貓新能源和中國華騰的壓力,完成了為“上帝”早日交車的重要一環,但新的利益相關方的加入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潛在的利益沖突,NEVS面臨的挑戰依然不小。
到目前為止,NEVS成為涉及蔣大龍的國家現代能源控股、瑞典特羅海坦政府和工會、天津濱海新區、國研信息科技、華勝天成、福汽集團、福建新龍馬、龍巖地方政府、東風汽車、熊貓新能源、中國華騰工業等多個利益相關者。
據本人了解,關于NEVS入股新龍馬實施代工的問題,瑞典特羅海坦政府和工會、龍巖市地方政府、天津濱海新區主管領導以及“支持NEVS實現新能源整車產品量產”的東風汽車領導之間已經疙疙瘩瘩;關于未來NEVS產品銷售的問題,“支持NEVS與東風經銷商體系開展對接并完成銷售和服務體系建設”的東風汽車與“計劃在北京、上海、武漢等9個城市建立經銷網絡,經銷NEVS未來生產的純電動汽車” 的中國華騰有著不小的利益沖突。
此外,NEVS近期建立供應鏈體系的想法也與東風汽車將“NEVS納入東風零部件供應商體系實現規模化采購”的計劃以及新龍馬和福汽集團關于供應鏈體系的想法有著諸多不同的利益訴求。
另外,NEVS未來產品的競爭力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雖然NEVS已經成功的賣出了25萬的新能源大單 (包括15萬輛改進版的9-3電動車,5萬輛電動物流車和5萬輛電動中巴車),除了這10萬物流和中巴車依靠新龍馬現有產品解決外,改進版的9-3電動車依然蹤影未見。
NEVS停產前共試制過6輛半9-3電動汽車,目前計劃繼續在這些9-3車基礎上進行改進。NEVS 總裁Bergman 此前曾表示,“首款9-3改進版的純電動車將暫時命名為CorporateSedan (企業轎車),將較之前9-3電動有了巨大提升,不僅大大提升了續航里程,還能同時滿足歐洲的行人保護法規以及中國消費者喜歡的互聯網汽車的特性。”
本人此前從Euro-NCAP處了解得知,NEVS復產后的9-3因為不能滿足歐洲Euro-NCAP最新的行人保護法規而只能以“小規模汽車制造商”的名義銷售,每類車最多只能銷售1000臺。至于NEVS版薩博9-3的碰撞測試,Euro-NCAP庫里則沒有任何記錄。而瑞典某媒體最近的冬季測試顯示,現款9-3電動車在零度以下電池衰減50%以上,其250公里的續航里程在同行中只能屬于中等偏下水平。除了目前在“鳳凰1.1平臺”上進行改進的現款9-3電動車外,NEVS未來計劃在2018年推出四款基于鳳凰平臺的全新電動汽車和電動動力總成。
2016年6月21日,原薩博汽車破產資產的收購者國能電動汽車瑞典有限公司(NEVS)在北京和瑞典特洛海坦同時召開發布會,宣布公司 2017年即將在天津工廠下線的9-3 純電動車及其他系列新能源產品上,將使用NEVS作為汽車品牌的嶄新標識,此舉標志著有著70多年歷史的瑞典薩博汽車品牌,正式退出世界汽車的歷史舞臺。這是NEVS收購薩博汽車后的四年里,品牌LOGO的第二次變化。
根據《汽車海外并購》得到的信息,NEVS, EcoPower, 國能隆基(LoonG)IQon等都被NEVS在中國商標專利局注冊,最終NEVS還是選擇了NEVS這個 公司名作為未來電動汽車品牌標識。不過NEVS這四個字母經過了重新設計,“新的標識以源于北歐古文字的直線條構成,體現簡約的北歐設計,NEVS重點突出了NEV,體現NEVS未來致力于純電動車的企業使命,”NEVS NEVS副董事長Stefan Tilk告訴《汽車海外并購》。
“從收購一開始, 我就計劃使用新的品牌. 如果我當時被要求必須繼續使用薩博品牌的話,我寧可放棄收購(薩博汽車)”, NEVS董事長蔣大龍向《汽車海外并購》表示。
即將量產的Saab9-3純電動轎車,定位商務和家用,整車長度4668mm,寬度1802mm,高度1470mm,軸距2675mm;整車重量1800kg;最高時速140km/h,一次充電續航里程為301公里。
NEVS未來四款全新產品包括一款叫作Distinctive Family SUV 的特色家用純電SUV,一款叫作Active All-rounder溜背型轎跑車,一款叫作UrbanAdventure 城市探險的跨界車,以及一款叫作Sports Urban SUV 運動型城市小型SUV。
對于大熱的新能源生產資質, NEVS 蔣大龍此前曾向《汽車海外并購》表示,目前NEVS旗下天津和福建新龍馬都在申請新能源汽車準入的資質,“目前通過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CATARC)報送的樣車檢測工作接近完成,”這位瑞典籍華人表示。
“隨著NEVS報送的樣車檢測工作接近完成,NEVS將成為繼北汽新能源和五龍電動車旗下長江EV后,爭奪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的有力競爭著,”某接近資質申請的人士向《汽車海外并購》表示。
NEVS的歷程回顧
NEVS由瑞典籍華人蔣大龍通過其控制的國家現代能源控股(NMEH)于2012年出資創立,目的就是為了收購破產的瑞典薩博汽車剩余資產。然而,NEVS成立三年間可謂命運坎坷,幾經沉浮。
2012年6月13日,NEVS以18億克朗擊敗了當時呼聲很高的的中國青年汽車,購得破產的薩博汽車相關資產(包括薩博汽車公司、薩博汽車動力總成公司和薩博汽車工具公司),并獲得了現有薩博9-3平臺。NEVS還與薩博品牌持有人薩博防務公司(SaabAB)達成協議,取得薩博名稱(Saab四個字母,不是鷹頭獅身的Griffinlogo)的使用權。讓其他曾參與過競購薩博的北汽集團、華泰汽車、吉利汽車、東風汽車、土耳其Brightwell,美國NorthStreet 資本、印度Mahindra汽車等等都跌破了眼鏡。
2013年1月7日,山東青島市政府通過其地方融資平臺城發投資集團旗下青博投資公司,出資9800萬美元(6.49億克朗或6.1億人民幣)以及用于一期商業計劃的11.5億克朗股東貸款的承諾,收購NEVS22%的股權。青島要求NEVS盡快復產汽油版薩博9-3并開發純電動車。
2013年9月18日,NEVS治下首款薩博9-3Aero 2014款汽油轎車正式下線。
2014年4月,2014款薩博9-3汽油車開始正式上市銷售并交付給消費者。
2014年5月19日,在青島方面未按承諾提供股東貸款的情況下,缺錢少糧的NEVS被迫停止了汽油版薩博9-3的生產,遣散了部分勞務派遣人員,這也成為NEVS日后走向破產保護/重組的導火索。到2014年5月19日停產時為止,NEVS共生產了411輛汽油版薩博9-3和6輛9-3電動版。由于恢復汽油版薩博9-3和開發電動汽車的巨大成本無法及時收回,而青島方面的貸款承諾遲遲未能兌現,NEVS開始捉襟見肘、出現現金流吃緊,被迫停產。
2014年8月29日,NEVS正式公布“與兩個亞洲金主”進行融資/入股談判的《重組方案》,雖然開始有沒被法院接受的短暫尷尬,但經過“耐心勸說”,換來了破產法院正式批準NEVS進入破產保護階段。
2014年9月2日,媒體報道,薩博品牌所有者瑞典薩博防務公司(SaabAB)取消了對NEVS的“薩博”品牌使用授權。
2014年10月8日NEVS公布《初步重組計劃》,確定了接受亞洲金主OEM1入股NEVS(方案A)、與金主OEM2建立技術開發合資公司(方案B)以及將NEVS轉型為工業服務公司(NIS)(方案C)的三個方案。
2014年11月30日,面對重組保護期即將到期,NEVS宣布與亞洲金主OEM1簽署了投資意向書,OEM1承諾將每月為NEVS提供500萬歐元的過橋貸款,用于支付延長重組期的各項日常支出。
2014年12月2日,鑒于金光閃閃的投資意向書,法院批準了延長破產重組保護期三個月至2015年3月2日的決定。
2015年3月2日,面對第二個重組即將到期,NEVS公布《破產重組人報告》和《致債權人的信》,提出了一個再次延長重組期的請求和一個50%的債權人和解清償方案,即NEVS欠款50萬克朗以上的“債主”債務只能得到清償50%,且分兩期償還,首期法院批準后60天內付清,第二期6個月內付清。NEVS欠款50萬克朗以下的“債主”債務能夠得到足額清償。所有清償所需款項將主要由占NEVS78%股份大股東國家現代能源控股(NEMH)負責籌集。
2015年3月11日,法院批準NEVS第三個延長的重組保護期。
2015年3月,NEVS與土耳其科學技術研究理事會簽署密約,后者出資4000萬歐元,收購NEVS原薩博9-3車型不包括品牌的平臺技術知識產權,并要求NEV在9-3車型基礎上協助開發土耳其的“國民車”。NEVS承諾為土耳其先期開發4輛原型車用于測試,在6月7日土耳其第25屆議會選舉日期前交付。
2015年4月14日,法院正式批準NEVS債務和解計劃,為其8個月的NEVS重組期在經過數次延長后,終于畫上圓滿的句號。
2015年5月15日國能汽車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悄然在天津濱海新區市場注冊登記,有效期30年,營業范圍包括汽車相關技術開發、咨詢、服務及轉讓;汽車配件的批發及進出口等。
2015年5月27日,走出破產保護期一個月的NEVS正式宣布NEVS公司股權變更信息,天津濱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THT)投資12億人民幣,收購NEVS30%股權,成為NEVS的第二大股東。另一家北京國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SRIT)也將參與NEVS中國業務建設。
2015年5月29日媒體報道,土耳其科學技術研究理事會于NEVS再次續約,延長NEVS交付樣車期限至11月1日前,并要求對存在問題的電動原型車進行改進。
2015年5月30日,NEVS天津整車總部生產基地及汽車研發中心項目落戶協議簽字儀式在北京舉行。
2015年6月18日,NEVS天津整車總部生產基地暨國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NNEV)悄然在天津濱海新區市場注冊登記,有效期30年,營業范圍包括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的制造與開發。
2015年6月19日北京華勝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北京國研天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出資6.38億元人民幣,受讓青島城發投資所持有的青博100%的股權,青博投資持有的NEVS22%股份,也正式轉北京華勝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名下。
2015年6月28日,NEVS國產項目--國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和國能汽車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奠基儀式在天津濱海高新區舉行。NEVS成為擁有瑞典特羅海坦(原薩博工廠,產能19萬)和天津工廠(在建,產能20萬)和天津研發中心(在建)的跨國汽車集團。NEVS目前成為由蔣大龍的國家現代能源控股(NMEH)公司、天津濱海高新區(THT)、和華盛天成(通過旗下子公司國研天成授讓原青島青博公司所持22%股份)三方以48%:30%:22%股比的合資公司。2015年6月份奠基的天津國能新能源有限公司(天津工廠)是NEVS、華盛天成(通過旗下子公司中域綠色投資)和國研科技(通過其子公司北京國研互通)三方以50%:40%:10%的合資工廠。同期奠基的天津國能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是以NEVS和國研科技(通過其子公司北京國研互通)以90%:10%的合資研發中心。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海外并購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47169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