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致富,先修路,要發展新能源,先建充電樁。
電動汽車充電樁的建設一直都是制約電動汽車發展的瓶頸,但目前能夠承擔充電樁建設的單位與企業并不多,一種是國家投資,國網建設;另一種則是建立合資公司;還有一種有錢的又有技術不愿“同流合污”的,自己建設的。
先看向國外,寶馬汽車、戴姆勒公司和大眾汽車計劃和福特在歐洲市場建立一個由數百個超快速、大功率電動汽車充電站構成的網絡,總投資預計將超過10億歐元,明年將開始動工,這些充電站給電動汽車充電的速度要比目前部署的最強充電系統快得多,該合資公司未來會有更多的新能源車企加入其中,共同研發以分攤成本。
反觀國內,參與國內充電樁搭建的企業越來越多,其中在國內上市的公司就達到了十余家,分別包括了奧特迅、上海普天、動力源、成飛集成、榮信股份、科陸電子、國電南瑞、森源電氣、思源電氣和許繼電氣等等...
但是要建設適合所有車企共用的充電樁困難相當大,先不說實現技術上的兼容性。首先,無法在車企與車企之間調節,只有車企和充電樁企業互相協調來解決。現在,各大廠家都是自己找汽車充電樁的生產廠家代工,生產適配自己車型充電樁。國內車企如果采取大眾與福特合資的技術聯盟策略,那將是再好不過了,不過依照大眾寶馬戴姆勒等在中國的電動車市場投放比例,未來帶來的充電樁兼容技術會很好解決。
作為最受關注的汽車用戶,特斯拉車主,就很難和大家打成一片了,未來的特拉斯充電網絡還在不斷擴大。但特斯拉必須要使用專屬的超級充電站,普通電樁無法兼容。而現在整個中國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超級充電站,而特斯拉車主智能使用GPS定位和智能手機App來專門到充電站所在的地方去充電才行。而這樣無疑增加了特斯拉車主的時間及人力成本。明年還將實行收費充電。倒是苦了特斯拉的車主。
另外政府扶持力度大的省份,比如廣東省,倒是解決了眾多車企在珠三角投放新能源汽車的后顧之憂。廣東欲投450億建設充電設施,未來將實現每五輛車分享一個充電樁,服務半徑不超過1公里,廣東省到2020年要建成集中式充電站1490座。設充電基礎設施,實現電動車走遍“珠三角”。除了有東莞的“特貢”,生活在“珠三角”的小伙伴的福利就是多啊。
與目前國內五公里就一個加油站不同的是,電動汽車必須要使用的充電樁還處于非常初級的發展階段。目前全國主要的一二線城市的充電樁分布逐漸廣泛起來。如同手機電量恐懼癥一樣,所有的電動汽車用戶也會面臨著“續航焦慮”問題,而只有分布廣泛、使用制度完善的充電樁和充電站才能夠讓用戶“有恃無恐”。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新能源觀察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47355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