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Uber 宣稱,它已收購人工智能研究創業公司 GI(Geometric Intelligence)—— 這家出行巨頭成為了繼谷歌、亞馬遜、Facebook 和蘋果之后,另一家向 AI 公司轉型的互聯網公司。
GI 成立于 2014 年,總部位于紐約。現在,這家創業公司15名員工將遷往 Uber 總部所在的舊金山,組成 Uber AI 實驗室,致力于前沿的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研究。而 GI 的兩位主要創始人 Gary Marcus 與 Zoubin Ghahramani 被任命為這一內部研究部門的聯合董事。
此前 Uber 的人工智能布局一直緊密圍繞著無人駕駛展開,Uber 已在無人駕駛汽車和卡車領域投入了巨資,先是在匹茲堡成立了無人駕駛汽車的實驗室,隨后又收購了舊金山一家無人駕駛汽車公司 Otto。
這些投資都產生了驚人的效果,今年 9 月,Uber 無人車在匹茲堡正式上路測試,10 月,Uber 完成了全球首次無人駕駛卡車送貨,將 5 萬瓶百威啤酒從科羅拉多州柯林斯堡市運送到了距離 120 英里外的科泉市。
但發展可靠的無人駕駛汽車還需要更扎實的 AI 技術支撐。而 Uber 自認為還處于人工智能研究非常初級的階段,這也是它希望改變的。
和之前的幾次動作相比,這次 Uber 通過收購 GI 來筑建的這座人工智能實驗室,其探索技術的廣度,遠遠超越了眼下的無人駕駛汽車。如果類比的話,這個 AI 實驗室之于 Uber,相當于谷歌大腦之于谷歌,FAIR 實驗室之于 Facebook,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無人駕駛汽車無疑是 Uber AI 實驗室關注的焦點。但除此之外,GI的Gary Marcus告訴 BBC,未來這個實驗室將用 AI 解決 Uber 運營中遇到的方方面面的問題——提高到達時間的準確性,提高 UberPool 的匹配度,甚至制造可以飛的汽車。
(注:Gary Marcus 是人工智能領域中的知名人物,又是紐約大學的心理學教授,他經常對 AI 領域中過度依賴數據的操作方式加以批判,在行業中頻頻引發爭議和討論。)
而Uber 之所以會選中這家公司,正是看中了 GI 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前瞻性。
GI 的口號是“重新定義機器學習的邊界”。在人工智能實現路徑上,GI 并不只是依賴于深度學習,它聯合了一批數據科學家,可以通過多種技術研究人工智能,其中包括貝葉斯邏輯、進化計算等。近幾年,麻省理工學院、紐約大學和多倫多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也一直在研究這些前沿的人工智能理論,并且取得了一些突破。
Marcus 博士這樣解釋他的哲學思考:“不再是通過喂養大量的數據去訓練機器思考,假使我們能夠通過一個、甚至單一的案例,讓計算機通過‘外推’去理解一個套規則,像人類一樣擁有思考和學習的能力,將會發生什么?“
他舉了一個例子:你可能有足夠多的信息來預測早上 9 點的道路上會發生什么,但如果是下午 2 點,數據不夠充分,這時候該怎樣預測呢?
用更少的數據解決這種臨界狀況,正是 GI 團隊所擅長的。Marcus 說,未來會證明,無論是對 Uber 當前的業務,還是對長期的研究項目來說,這種路徑都是極為有效的。
正如亞馬遜從一家網上書城蛻變為云計算市場的佼佼者,Uber 也正在把業務觸角從打車延展向無人駕駛汽車、機器學習甚至飛行汽車等多個領域,而擁有了 Uber AI 實驗室這一大腦,無疑是保證其技術研發能力的關鍵一步。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500miles智能出行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47461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