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技術愈發成熟,而各大廠商也紛紛投入到新能源汽車的研發與制造當中,剛剛過去的底特律車展,新能源汽車可謂層出不窮,就在各廠商“打的焦頭爛額”之際,小康已經獲得了新年第1張新建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
小康成為繼北汽新能源、長江汽車、前途汽車、奇瑞新能源、敏安汽車、萬向集團、江鈴新能源之后,國內第8家成功拿到獨立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的企業。
敏安汽車作為一匹黑馬,第5個拿到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的企業,已經令很多人感到驚訝,這次小康的造車資質,或許會令更多的人咋舌。而樂視,蔚來汽車廠商犯起了嘀咕:“拿不到牌照,我們以后還造不造車了?”
小康為什么會獲得第八張牌,很多人都對此深表疑惑,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品牌最近幾日出現在了各大新聞報道的頭條,我們不妨來看一看小康成功背后的故事,看完之后,說不定你也會豎起大拇指為小康點個贊。
根據2016年7月重慶小康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投資純電動乘用車建設項目的公告,中國的“小康新能源年產5萬輛純電動乘用車建設項目”需要總投資25.1025億,計劃使用本次發行A股股票所募集資金中的20億。
隨后,同年9月,小康還聘請了原特斯拉電動汽車創始人兼原CEO馬丁·艾伯哈德(Martin Eberhard)擔任公司新能源汽車顧問;
Martin Eberhard和Marc Tarpenning在2003年創立了特斯拉。2004年,當特斯拉開發出首款可行駛電動汽車后,獲得MUsk的投資。馬丁·艾伯哈德的資歷、經驗與小康SF MOTORS的產品定位和發展方向都是十分契合的。
小康股份本是一家集汽車整車制造及銷售于一體的制造型企業,現在立志于制造高性能創新電動車,并希望在電動乘用車領域做出一番成績,雖有Eberhard做顧問,其在技術創新和安全方面面臨的挑戰還是很大的,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這次合作對小康“純電動乘用車建設項目”的落地實施甚至是對其生產資質的獲得的確起到了積極作用。
2016年10月,小康又收購了美國AC Propulsion Inc(簡稱ACP)100%股權。
連續幾個月期間,連珠炮一般地執行既定策略,可見,小康不差錢,野心大,規劃周密,一步一個腳印,穩扎穩打。
連小康都這么努力拿到了新能源汽車造車資質,樂視,蔚來汽車該怎么辦呢?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新能源觀察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48510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