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CES(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上,汽車相關的產品之多是前所未有的,整車廠推出的產品更是給人驚喜不斷,像自動駕駛技術都已經成為了其標準配置。既然充滿未來感的自動駕駛都變成了大家的標配,那么,本屆CES中到底還有哪些汽車企業推出的汽車技術更有看點?
整車廠推出的產品更是給人驚喜不斷,像自動駕駛技術都已經成為了標準配置。
充滿智慧的出行好隊友
豐田汽車推出了一款名為Concept-i的概念車,展望2030年的豐田汽車,其最為核心的人工智能莫過于可以和使用者進行交流的智能助手“Yui”。該車的初衷就是打造一款能夠與人互動,非常聰明的智能車,它可以記住乘客的特征,掌握乘客的喜好,從而更好地為乘客服務。
Concept-i概念車,展望2030年的豐田汽車
該車的初衷就是打造一款能夠互動,非常聰明的智能車。
外觀上,有可以眨眼睛的萌萌的前大燈,車身側面會顯示出“Hello你好”,車尾會給出“Turning Left左轉”和“Watch Out注意”等提示信息,而在內飾方面,則有個無處不在的“Yui”(一個跳動的光斑),它能夠在車內任意一個地方出現,以便在最顯眼的地方給出提醒信息,因此,Concept-i不管對于周邊的人和車,還是車內人員都表現出了非常友善、非常人性化的特點。
可以眨眼睛的萌萌的前大燈
車身側面會顯示出“Hello你好”
車尾會給出“Turning Left左轉”和“Watch Out注意”等提示信息。
“Yui”除了“人”好之外,還有著常人所不及的洞察力,當它發現你在某種情況下能夠產生喜悅時,就會努力去營造類似的情況,以此達到始終能夠愉悅乘客的目的,當然,在傳統的導航、尋找吃喝玩樂方面自然是不在話下。從Concept-i的功能中,我們似乎看到了“霹靂游俠”中的那輛智能汽車的影子,不得不說,Concept-i是個名副其實的出行好隊友。
“善解人意”的城市通勤車
NeuV,(New Electric Urban Vehicle)定位城市使用的電動車輛,是本田與Cocoro SB公司合作開發的一款情緒化的電動汽車,之所以說他是情緒化,因為它所配備的是一款“情緒化”引擎,通過采集與駕駛者的對話以及心情,從而設定相應的動力輸出風格,滿足駕駛者的心理預期,成為真正的出行中的“知己”。除此之外,考慮到停車位與最終的辦公地點還有一定的距離,原車還配備了電動滑板車,從而解決了往往被忽視的最后“一公里”問題。
NeuV,本田與Cocoro SB合作開發的一款情緒化的電動汽車。
車輛自帶的電動滑板解決了停車位到最終辦公地點的步行問題。
除了做到上下班通勤過程中的懂你,NeuV還能夠實現資源共享。當車輛擁有者在上班時,閑置的NeuV將成為公共付費資源供其他人使用,從而達到賺外快的效果,最終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利用。
閑置的NeuV將成為公共付費資源供其他人使用
移動的辦公、休閑、娛樂中心
作為致力于駕駛操控的寶馬品牌來說,本屆CES推出了一款專注于i Inside Future汽車內在未來的概念車。該車外觀上看,已經看不到傳統車的車輪和車門,充滿了未來感。
寶馬推出了一款專注于內在的未來的i Inside Future概念車。
從展示的車型來看,前排座椅側后方擺放了不少書籍,可以看出在擁有自動駕駛功能的i Inside Future概念車中,乘客(駕駛者)可以安心的進行閱讀、辦公,加上造型上所營造的良好采光,移動辦公將變得非常簡單和舒適。
在i Inside Future概念車中,移動辦公將變得非常簡單和舒適。
移動辦公畢竟少數,更多的是休閑和娛樂,而在i Inside Future概念車中,寶馬提供了“SoundCurtain”聲音頭枕,可以實現每個乘客可以獨立聽音樂,而不互相影響,后排的大寬屏更是可以提供完美的視覺體驗。還有寶馬全新的HoloActive interface技術,駕駛者可以通過手勢進行各種控制,相比現有的手勢控制更為隨心所欲。
寶馬全新的HoloActive interface技術,相比現有的手勢控制更為隨心所欲。
感官上的最佳體驗
同樣是采用傳感器感知乘客艙中乘客的狀態,現代汽車推出了一款“healthcare Cockpit健康駕駛艙”。該項技術可以采集乘客的包括生理和心理兩個方面的狀態,通過不斷地去調整坐姿,進行座椅按摩,調節氛圍燈顏色和亮度,調節溫度和音樂等措施,從而保證乘客一直處在心情愉悅、放松的狀態上。
現代汽車推出“healthcare Cockpit健康駕駛艙”
本屆CES中,相比汽車供應商,作為專注于整車集成匹配和生產的傳統整車制造企業,能夠推出創新度極高的產品并非易事。而豐田的Concept-i、本田的NeuV、寶馬的i Inside Future以及現代的healthcareCockpit則代表著當今整車廠對于未來汽車發展的理解,從中我們也不難發現,未來的汽車注定會弱化駕駛體驗,并在人機互動、乘坐舒適、出行便利等方面大放異彩。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研社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48517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