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式燃料電池車已紛紛進入商運階段,全球氫能源發展也持續加速。美國、丹麥、日本等發達國家不斷加大對氫能源的研發、產業化的扶持推動力度。中國做為能源消耗大國,更應密切關注氫能源未來發展趨勢和機會,提前做好氫能源產畫戰略布局。
燃料電池客車進入商業化運營,新能源汽車終極方案迎來春天
中國在氫能開發利用方面其實早有布局。2008年奧運會期間,中國展開氫燃料電池客車示范運行項目,經過“十二五”規劃的研究開發和示范應用,“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提出了“燃料電池汽車要產業化,到2020年要實現燃料電池車批量生產和規模化示范應用”的目標。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持續走高,被業界稱為“新能源汽車終極方案”的燃料電池汽車迎來春天。
據媒體報道,福田歐輝氫燃料電池客車已從產業化開發進入到商業化運營階段,今年將推出3款燃料電池車型,并正在洽談商業化項目,預計今年燃料電池客車業務會有大發展。上月,日本豐田已經向東京都廳交通局交付了首批燃料電池公交巴士,本月投入常規路線使用,成為全球燃料電池巴士第一次規模化落地。
今年以來,通用汽車與本田汽車合資成立燃料電池企業,豐田、寶馬、現代等共同成立“氫能協會”等事件,顯示出全球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步伐正在加速。燃料電池汽車具有加氫快、續駛里程長等特點,在客車、卡車等商用領域優勢明顯,由此在國內受到政策大力扶持。根據新能源補貼新政,在純電動補貼逐步退坡情況下,燃料電池汽車補貼在2020年前均保持不變,其中大中型客車和貨車達到50萬/臺。行業春天加速到來,率先布局的上市公司將迎來發展機遇。
東京將在3月底推出燃料電池巴士進行商運
日本東京都計劃從本月21日起,于都營巴士路線采用2輛使用氫行駛的燃料電池巴士運行。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于6日進行了試乘。據東京都稱,這是日本首次非試驗性,而由制造商開發的市售燃料電池巴士進行的商業運行。
這兩輛巴士由日本豐田汽車公司開發,21日起將在連接東京國際展示中心(BIG SIGHT,位于江東區)和東京車站約8.4公里的區間運行。東京都計劃在舉行東京奧運會的2020年前包括民營路線在內,在都內引進100輛以上。
小池在江東區都營巴士營業所聽取了說明后,乘坐巴士前往附近的加氫站,還體驗了補給氫燃料的模擬作業。考察結束后她說“乘坐起來很舒適,新能源逐漸變為現實,希望加氫站也會大量增加”。
燃料電池巴士的原理是利用氫氧化學反應來發電行駛,優點是不會排放二氧化碳。東京都計劃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奧運村等處也利用有益于境保的氫能源。
2016年至今 全球新增百座加氫站
據相關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新增92座加氫站,創增長數新高。截止到2017年1月,全球正在運營的加氫站達到274座,其中有4座是2017年初開放。
新增的92座加氫站中,有83座是對公眾開放的,其余9座則是專門為公交車或車隊客戶提供服務。日本憑借新增45座位列加氫站增長數榜首。而在北美新開放的25座加氫站中,有20座位于加利福尼亞州。歐洲新增22座,其中6座位于德國,德國公共加氫站總數增至22座。另外,德國還有29座加氫站正在建設或即將開放,超過美國,后者正在建設的加氫站有24座。全球范圍內,已經有90個加氫站點宣布即將開放。
據國外能源與環境研究機構LBST統計,目前全球正在運營的274座加氫站中,有106座位于歐洲,101座位于亞洲,64座位于北美,2座位于南美,1座位于澳大利亞。其中188座加氫站向公共開放,占全球總加氫站數的2/3。去年,有幾座僅用于示范項目的舊加氫站也被新的公共加氫站所替代,這表明氫基礎設施的商業化正在逐漸開展。
挪威NEL將建美國第一座光伏制氫廠
挪威Nel ASA公司于去年年底與一家美國著名的太陽能公司簽署了合作意向書,意在建立一家合資公司并在加州建設并運營美國第一個光伏制氫工廠。
2016年,加州能源署的Grant Funding Opportunity(GFO)資助擴大了一倍。能源署計劃到2020年建成20座加氫站,其中的一半得到了資金支持。具體到2016年,將會有20座2017開工的加氫站得到支持。因此加州的氫能源市場在未來將繼續增大,NEL新成立合資公司建立制氫工廠也是提前為今后的市場做好準備。
為確保公司成功進軍加州市場,公司制定了直接與間接的市場策略。一方面,公司成了一個子公司Everfuel負責直接在加州的補貼申請,另一方面公司給其他GFO申請者提供領先的加氫站技術,目前已經得到確認會有幾家公司采用這些技術。
六家荷蘭企業聯合開展P2G制氫項目
據國外網站報道,荷蘭應用科學研究所(TNO)、荷蘭電網運營商Stedin、Smartport、尤尼珀公司(Uniper)、鹿特丹煉油廠(BP Refinery Rotterdam)以及鹿特丹港務局等六家總部位于荷蘭鹿特丹的企業于近日共同簽署了一項合作協議,六家企業將合力研究連續發電技術,并利用產生的電能制備氫氣,為燃料電池車等氫能領域提供氫燃料。協議內容包括在鹿特丹港口建立P2G(電氣)電站的技術可行性及經濟可行性研究,以及完成相關的法規修訂。
六家單位計劃在北海建成風力發電廠,進而通過風力獲取大量的“綠色電能”,然后通過電解裝置將水分解成氧氣和氫氣,以供給燃料電池、化工工業等多領域應用。氫氣作為一種能量載體,與電能相比,其更容易儲存,目前風能、太陽能等是電能獲取的可選方案。
上述六家企業將聯合發力,建立一個P2G發電廠,持續發電并轉化為氫氣,并在鹿特丹煉油廠化工過程中投入試用。P2G發電廠的建立,將是鹿特丹實現能源可持利用的重要一步。六家單位在項目進程中將各擔其職,項目預期于2017年6月左右完成。
日本山梨縣擬建成氫能試驗場
日本計劃匯集一批國內新能源技術領先的公司,將距離東京以西63公里的山梨縣打造成新能源存儲技術的“硅谷”。
據悉,山梨縣的甲府市,作為日本光照最為充足的區域之一,現已建成發電量一百萬伏特的太陽能發電站,后期將為該儲能技術研發計劃提供源源不斷的能源。目前,巖谷公司已在該區域建起了加氫站,為有量產計劃的氫能車提供氫能源,氫應用于燃料電池汽車上,在車輛行駛過程中,燃料電池按需讓氫氣和氧氣發生電化學反應產生能量和水,沒有污染。
據報道,該計劃將建成“氫能社會”試驗場,其最終用途也不止在汽車行業應用,旨在通過打造“氫能社會”,依靠清潔能源來維持一個城市的大部分運轉。
過去,工業上主流制氫的方法是利用天然氣制氫,制氫過程沒那么“清潔”。天然氣和石油仍屬于化石燃料,這種制造方法其實是在用不可再生資源制造“可再生資源”。而日本則希望通過從可再生能源,比如太陽能中制取氫。到目前為止,已有東麗、東京電力控股、東光高岳、豐田等多家企業參與該計劃,旨在合力將山梨縣打造成一個“氫能社會”試驗場。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雄韜股份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49810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