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茶樹買車之前,經常出沒于各個車型的論壇和微信群。提車回家后在帝豪EV的圈子里蹦跶的越來越多,對新能源的兄弟們就顯得有些疏遠了,我們不妨跳過品牌的界限,去看看隔壁比亞迪車主小潘同學是怎么蹦跶的~
小潘同學和茶樹一樣是90后,明年本命年(暴露年齡系列),目前在政府工作。上學時的專業是汽車勤務管理,所以對車特別喜歡,在北京生活工作,沒輛車特別不方便,但苦于搖不到燃油指標,所以去年晚秋,終于咬牙決定換為新能源指標。2016年10月13日馬不停蹄入手秦EV300,用小潘兄弟的原話講,在與愛車秦EV300“耳鬢廝磨”的半年時間里共行駛了4700公里,有一些使用心得,寫下來與大家分享,咱也看看別人是怎么嘚瑟的。
外觀上,秦EV300前臉造型犀利,為了更加凸顯其兇悍感覺,中網部分的藍色電路紋飾板被小潘同學換成了黑色。另外,大燈是他最愛,燈組內配有LED日間行車燈和透鏡,還有自動點亮功能。比亞迪標下面就是充電接口,分別是快充和慢充。
有些人不喜歡秦的尾部造型,但小潘同學卻認為弓形設計十分具有辨別性,遠遠就能識別出這是一輛秦,只不過是混動還是純電,得距離近了才能看出來。比亞迪車標上方是倒車影像的攝像頭, 360°全景影像功能十分實用,可以幫助駕駛員在倒車入庫時觀察周邊盲區環境。
內飾上,與幾個當時備選車型對比,秦EV的內飾做工和質感上是比較突出的,這主要體現在功能的豐富和一些細節設計的考慮上,比如可更換主題的液晶儀表盤、座椅記憶、PM2.5綠凈系統以及剛才提到的360°全景影像等等。
雖然也看到了新款的秦EV300上市,中間的中控屏改為了大屏,但小潘同學還是比較喜歡物理按鍵比較多的老款,也可能是個人使用習慣問題,唯一讓這位大兄弟比較羨慕新款的是方向盤中間的BYD車標換成了漢字秦,為了突出這個秦字還特意搞了這樣一個裝飾,可見小潘同學是有多喜歡這個秦字。原話是“秦這個王朝第一個命名,感覺有一種霸氣在里面。”
乘坐空間上,秦EV300的表現令小潘同學十分滿意,頭部空間不覺得局促,后排空間表現也不錯。秦EV300的后排中間雖然有一個鼓包,但對于23歲的小潘同學來說,影響不是很大,家人和女朋友,三個人,坐在車里并不用得著后排擠在一起。
充電方面,每天上下班通勤用50-60公里,偶爾出遠門,去過懷北,懷柔,來回200公里,屬于用車不是特別狠的人。充電是在單位的公用充電站,小易的充電樁,也是領導的樁,讓不少開電動車的同事輪著用,所以充電基本不愁,一周到兩周的頻率充一次。去年買車時候充的400塊電錢,到現在這點電費都還沒用完,用純電動車,費用相對油車是省了特別多的。
另外,值得一說的是比亞迪很多車型都有的放電功能,有直流電和交流電兩種模式,直流可以作為移動充電樁用,為其他電動車充電。交流可以作為家用220V電源,為家用電器供電。雖然沒有機會使用這個功能,但是在心里時常會想什么時候也能給別人救救急,給在路上趴窩沒電的車充上一回電。最近看到論壇上有車主到郊區游玩,小潘同學產生了帶女朋友出去燒烤露營的想法(茶樹瞬間受到了一萬點傷害),同時也試試VTOL移動電站的效果。
續航方面,這位大兄弟還親身體驗過這秦EV300的極限續航,由于前段時間天氣不是很冷,約上朋友一起故意嘗試把電盡量耗干,當時開出了限速,40km/h的樣子,最后放到了0%,由于機智的計算好了路線,最后停在了單位充電的地方,行駛里程是大概是330km,全程還是上下班的路程,所以這次試過了之后基本治好了里程焦慮癥。
說到動力,配置表里的那些數據就不羅列了,咱們來講一個真實的故事,不過大家不要模仿,話說那天小潘同學急著見單位領導,從頤和園趕到阜成門,只用了12分鐘,基本上是見縫就鉆,時速最高能到150km/h,這也是對自己的駕駛技術和秦EV300的操控足夠的信心,不過據故事的主角小潘同學講,還是有些后怕,所以勸各位車友千萬別在市區這么干。
最后就是吐槽時間了,沒有槽點是不可能的對不對。開了4700公里后,小潘同學找到了一些槽點。首先,收音機信號不好,聲音時大時小。第二,在感受百公里加速7.9s的澎湃動力時,有時候車內的中控臺會有異響。第三、年前很冷的時候,小潘同學習慣全程開暖風,有次電量大概還有20%多的剩余時,電池余量突然出現歸零現象,立即聯系4S店進行排查測試,然后對系統進行了免費升級維護,之后就再也沒有發生這個問題了。
總體來說,在小潘同學眼中秦EV300是目前性價比最高的純電動車型,雖然貴了一些但是配置豐富功能多,車的性能沒得說,開車不限號挺方便,充電問題解決的話,還是推薦咬咬牙弄一輛電動車的,至少現在用起來沒有任何不方便的感受。
以上就是小潘同學和他的座駕秦EV300蹦跶的全過程啦~之所以會以這樣的形式分享完全是想促進新能源車主間的互相交流,跳出品牌和車型的界限,去看看別人都是怎么蹦跶的,這樣才能開心愉快的一起玩耍不是嘛~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小茶樹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51050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