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4日,中國本土自主品牌吉利控股,終于擺平了馬來西亞人,將她們最值得珍視的心肝寶貝——寶騰汽車,收入囊中,陪嫁的還有蓮花汽車51%的股權。
東盟是日系車的后花園。吉利收購寶騰,是中國作為全球化潮流主導者,高歌猛進的一致先鋒部隊,同時也是中日汽車決戰的序幕。
前寶騰汽車董事長、馬來西亞前首相、APEC和東盟的強勢人物馬哈蒂爾發出哀嚎:“寶騰要賣給外國公司了,我很難過。我們失去了寶騰,馬來西亞汽車工業將遭遇巨大損失。”
當然,李書福給馬哈蒂爾留了面子,只收購了寶騰49.9%的股份。
吉利和李書福,再次成了中國全球化的標桿項目“一帶一路”的排頭兵和三好生,在本土汽車品牌出海的過程中拔得頭籌。
李書福殺入東盟腹地,并非偶然。他的浙江同鄉馬云在不久前剛剛收購了東南亞最大電商公司Lazada,并將馬來西亞作為其eWTP跨境電商的一個中心節點。
東南亞有大量的華人,普通話和人民幣在那邊遭到熱捧,離中國本土又近。是中國企業走向海外,殺入歐美發達國家市場之前,最重要的跳板和練兵市場。
東南亞,是一個年銷售300多萬輛的汽車市場,大致相當于印度或德國的規模。東南亞11個國家,人口5.6億,總國土面積470萬平方公里。
對于汽車制造商而言,那真是一片未被開坑的“處女地”。然而日系車早已就霸占了這位“姑娘”,這里遍地是日系車,2015年數據表明,日本車的市占率高達75%。駭人聽聞。
想想吧,中國自主品牌在本土的市占率僅僅為45%,美國三大汽車公司在美國市場的市占率也就45%左右。日系車在東盟市場,簡直是予取予求,為所欲為。
這種情況不能被繼續容忍,當“包工頭們”開始在南海大肆造島后,當高鐵的豪客們在東南亞大肆地從日本公司手中搶走訂單后,當馬云爸爸已成為馬來西亞政府的“座上賓”之際,中國本土汽車品牌的大佬們終于開始感到臉上無光,他們頻頻“出擊”。
李書福率先殺出戰壕。將不會有任何疑問,寶騰吉利將在東盟市場遭到日本人的圍攻,競爭將會變得異乎尋常的強烈。我們期待著李書福同志奮起神威,力斬日系“雙田”于馬下。
從這個層面上而言,無論是南海,抑或是釣魚島還是黃巖島,都將會有李書福的支持者。
需要清醒地意識到,中日之爭不僅僅是國仇家恨,而是中國作為一個強大的經濟體在崛起過程中,對舊有格局造成巨大沖擊所帶來的摩擦。這是爭奪亞洲經濟領導權之爭的必然結果。
中國家電行業的崛起是日本家電行業的衰退,中國消費電子行業崛起是日本消費電子行業衰落為代價的。中國的高鐵,中國的核電,正在全面搶奪日本企業的市場份額。后面發展起來的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智能硬件,移動支付等新興產業,日本更是毫無還手之力。
現在,中國和日本將要打最重要的一場產業之戰,汽車。這場戰斗,將會從EV,Smart Car領域切入。燃油車從低端市場,從SUV市場切入。接觸戰已經全面爆發,這一戰基本上是日本看起來毫無勝算的絕望的國運之戰。
中國經濟的崛起不可阻擋,中國的企業在各條戰線上戰勝日本是國運興衰的必然。
1979年,時任總理馬哈蒂爾提出馬來西亞國家汽車發展計劃,1982年獲得內閣通過,1983年寶騰汽車公司成立。1985年,馬哈蒂爾啟用沙阿蘭工廠。他把公司生產的第一款型號命名為“寶騰Saga”,說這款汽車“不僅僅是一款質量上乘的汽車,它還是馬來西亞民族尊嚴的象征”。
沙阿蘭工廠由日本三菱公司提供生產設備,而這些設備大部分十分老舊,最開始這款汽車只是三菱公司一款汽車的貼牌產品。但盡管如此,這款汽車仍然獲得當年馬來西亞“年度風云人物”的稱號——馬來西亞可能是第一個把這種榮譽頒給一款汽車的國家。到1986年,寶騰汽車在1.6L排量以下的國內汽車市場占據64%的份額,產品供不應求。
不過,此后寶騰在把汽車賣到美國的過程中出現了波折,馬哈蒂爾宣布要把這款汽車賣到美國去,并遭遇巨大經濟損失。
1993年,推出數款新車的寶騰公司增加了國內市場份額,并開始進軍歐洲市場,特別是英國。但是一位公司高層說:“現在的形勢很困難,而且將來會越來越難。寶騰是這個國家工業化計劃的基石。”
他并沒有夸大事實:民營的第二國產車公司擁有來自日本豐田公司的高端工程技術,它進入國內汽車市場終結了這家國有企業在馬來西亞的壟斷地位。
上個世紀90年代后期,國內外競爭加劇。外國經銷商開始拋棄寶騰汽車,這個品牌對于顧客來說就是質量差的代名詞。1996年寶騰公司收購蓮花汽車品牌,進入高端賽車領域,自身品牌形象得以提升。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對汽車業的沖擊推遲了,但并沒有消失。本世紀頭5年寶騰汽車銷量出現跳水,2012年實現私有化。2015年寶騰汽車的產量再次下滑25%,政府批準了12.5億林吉特(約合2.84億美元)的軟貸款,但有一個條件:找到一個外國合作伙伴。
那么傳言中成功競得寶騰公司51%股權的外國合作伙伴能得到什么回報呢?首先是國內市場份額,馬來西亞對進口汽車征收高額關稅,以保護本土汽車產商;其次是可以通過寶騰公司的工廠生產面向東南亞市場的汽車產品;最后還可以得到一個全球知名的賽車品牌和蓮花汽車的技術。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建約車評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52386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