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笑是我眼中幸福的唯一形狀,你的目光是我抬頭仰望的唯一陽光……”《汽車海外并購》和《智能電動汽車》的小編Alfred剛把最后一集《我的前半生》看完,正準備打開電視,感受一下我解放軍叔叔的威風,這時電話不合時宜地響了起來。
“Hello?!”
“Hi,Alfred, How are you!”
一個地道的紐約郊區的英語從聽筒中響了起來。
原來是美國某大媒體同行打電話過來詢問林肯(Lincoln)汽車國產化的進展情況,心底感到一陣自豪?!翱纯矗蹅冏灾髌放片F在發展的勢頭就是和當年不一樣了,剛剛推出個新品牌,就能引起國際大媒體的持續關注,太厲害了!”
一邊自豪地想著,一邊趕緊用驢肉火燒味十足的雄安郊區英語自豪地給人家詳細地解釋起來。“Theyare really making progress. You know, the first model 01 will be produced in Luqiaoplant, and 02 and 03 models will start production in Zhang Jiakou plant late this year……these days Volvo and its Chineseparents company Geely Holding Group and Geely Automobile Holding are forming a3-party joint ventures to produce and sell LYNK&CO vehicles…..(他們目前進展很快,領克01將按計劃在路橋工廠生產,領克02和03將于年底在張家口開始生產……這些日子沃爾沃、吉利控股和吉利汽車正在組建生產銷售LYNK&CO品牌汽車的三方合資公司呢…..”
“Are you kidding me"?(別逗了,哥們!)
“When did Lincoln form a JV with Geely?” (林肯啥時候和吉利湊到一塊兒干合資了?)
在幾乎雞同鴨講了好一陣子,雙方才終于弄清楚了,原來他問的是“Lincoln”,而我答的是“LYNK&CO。”
2017年7月18日,林肯汽車的母公司福特汽車向美國專利商標局商標審判和上訴委員會提交上訴案(卷宗號ESTTA833833),對中國吉利控股集團于2016年11月25日向美國美國專利商標局提交的關于LYNK&CO品牌商標注冊的提出異議,稱吉利的LYNK&CO品牌(領克)在發音上與福特旗下豪華車品牌林肯(Lincoln)高度相似,容易使消費者感到混淆。
因一般對商標專利提出異議的時效是一個月,也就是到2017年8月17日截止。福特汽車提出因“調查需要更多的時間”,請求美國專利商標局給與延長90天的訴訟時限。目前美國專利商標局已同意將福特汽車提出異議的最后截止時間延長到2017年11月15日。
同時,美國專利商標局還稱,依據美國1983年商標判例(TMEP §1213.08(a)(i); see In reOwatonna Tool Co., 231 USPQ 493, 494 (Comm’r Pats. 1983).),要求吉利必須確認并承諾,“CO”不屬于LYNK&CO商標專屬的一部分,以為“CO”通常是指COMPANY之意,不能為某一個公司所專有。否則將影響整個LYNK&CO商標的注冊。
《汽車海外并購》和《智能電動汽車》獲悉,LYNK&CO商標是吉利控股于2016年2月3日首先在中國工商總局商標局申請注冊,并與2017年3月14日獲批注冊。而林肯Lincoln商標是福特汽車與2015年11月21日在中國商標局成功注冊。林肯Lincoln品牌商標在中國注冊早于領克LYNK&CO,不知為何,在領克LYNK&CO向中國商標局申請注冊時,福特汽車為何沒有提出“發音相似”的問題呢?要知道林肯國產后在中國市場上碰到領克LYNK&CO的概率可比領克LYNK&CO進軍美國、在美國市場碰到林肯Lincoln的可能性更高。為什么當領克LYNK&CO在美國注冊時卻遭到福特/林肯Lincoln的“發音相似”的異議呢?
《汽車海外并購》和《智能電動汽車》查詢不少美國歷史上因“商標發音相似”引發的商標糾紛判例。例如一家公司的”STONCLAD” 和另一家公司的“STONHARD”兩個商標,法官認為兩個商標都不是現有的既定單詞,連個商標中“O”的發音不同,從而不會造成發音混淆。總結一下,美國商標法官通常遵循的原則是,“如果商標本身不是一個廣泛認可的單詞的話,消費者會依據商標本身進行不同于一般單詞的特殊發音,因而不會造成因發音相似而誤導消費者的情況?!?/p>
依據美國商標判例的總結,領克LYNK&CO雖然在美國遭到福特的“發音相似”的異議,但最終在美國成功注冊的概率還是相當大的。只是“CO”很可能不會成為領克LYNK&CO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后領克僅出現“LYNK”也是完全可能的。
很有意思的是,單獨的“LYNK”也被吉利一并注冊了。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海外并購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54288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