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汽車圈兒都被下面這條新聞刷屏了:
9月8-10日, 2017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在天津濱海新區舉行。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在會上表示:“一些國家已經制訂了停止生產銷售傳統能源汽車的時間表,目前工信部也啟動了相關研究,也將會同相關部門制訂我國的時間表,這些舉措必將推動我國汽車產業發展的環境和動力發生深刻變化?!?/p>
值得一提的是,這并非一家之言。
同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協調司處長吳衛表示,根據智能汽車業快速發展需要,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在組織起草國家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使其成為引領我國智能汽車業發展的行動綱領。同時還將加快智能汽車領域立法,對公共道路測試和駕駛人的責任劃分做出規范。
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副司長宋秋玲也表示,新能源汽車長期執行消費補貼,容易使企業盲目擴張,形成產能過剩。目前補貼的退坡政策已經明確,今后將配合有關部門加快新能源汽車積分政策,確保財政補貼政策退坡后對新能源汽車扶持力度不斷檔。
注意了(敲黑板),下面開始劃重點!
辛國斌強調,我國汽車產業發展正處于爬坡邁坎時期,全行業要攜起手來,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推動我國由汽車大國向汽車強國轉變:
一是統一思想認識,落實戰略規劃。全行業要以《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為指引,以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為突破口,積極推動相關任務落實。
二是堅持創新驅動,營造創新氛圍。要充分激發企業自主創新動力,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政產學研用結合的協同創新體系,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三是改善行業管理,優化發展環境。進一步簡化《公告》管理程序,減少審批范圍,減輕企業負擔,推動行政許可管理工作重心向事中事后監管轉變,制定出臺“雙積分”管理辦法等,大力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
四是改革體制機制,激發發展活力。國有企業要加快建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經營決策、選人用人、業績考核等激勵機制,堅持把發展中國品牌汽車、新能源汽車提升到新的戰略高度,不斷提升產品品質和品牌影響力,發揮應有的率先示范作用。
五是堅持對外開放,提升競爭能力。企業要樹立全球化發展理念,實施品牌戰略,提高質量水平,提高品牌價值。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提升國際化經營能力,抓住重大戰略機遇抱團出海,實現產品、服務、技術和標準協同走出去。
附:給出禁售燃油汽車時間表的國家或地區名單
1)2015年8月,美國加州空氣資源委員會主席Mary Nichols稱,加州可能將在2030年禁止傳統燃油車上市銷售。
2)2016年4月,荷蘭勞工黨(LabourPVdA)公開提案,要求從2025年開始禁止在荷蘭本國銷售傳統的汽油和柴油汽車,從而確保在2025年之后所有新車都是新能源汽車。
3)2016年5月,根據挪威報紙《DagensN?ringsliv》報道,挪威的四個主要政黨一致同意從2025年起禁止燃油汽車銷售,但這還不是最終的決定。
4)2016年10月,據德國《明鏡周刊》報道,德國聯邦參議院以多票通過了2030年后禁售傳統內燃機汽車的提案。參議院建議德國立法者敦促其它歐盟成員國接受這一建議,2030年后只允許零排放汽車上路。
5)2017年6月,印度能源部門在一篇博文中表示,計劃在2030年禁售燃油汽車,并且至2020年印度每年銷售600至700萬輛電動汽車。
6)2017年7月,法國能源部長尼古拉斯·霍洛(Nicolas Hulot)表示,為實現《巴黎協定》目標,法國計劃從2040年開始,全面停止出售汽油車和柴油車。
7)2017年7月,英國政府宣布將于2040年起全面禁售汽油和柴油汽車,屆時市場上只允許電動汽車等新能源環保車輛銷售。英國環境、食品和農村事務部公布的解決道路污染計劃顯示,英國政府將確保2050年道路上不再有汽油和柴油車行駛。
盡管目前關于新能源汽車是否該取代傳統能源汽車,在業界還有爭論,但辛國斌提醒,中國企業應該汲取柯達公司的教訓:“柯達曾是最大的膠片公司,發明世界第一部數碼相機,由于戰略的決策失誤,自己把自己推向破產的邊緣?!?/p>
此前,曾有媒體發布消息稱,中國新能源汽車積分政策將延后一年至2019年開始實施,而平均油耗積分按計劃于2018年實施。此消息發出后,關于雙積分政策該不該延后實施,汽業內掀起了新一輪討論。
對此,辛國斌表示:“我們會同有關部門制訂了雙積分管理辦法,近期即將發布實施。各企業要按照考核要求,努力改善傳統汽車節能水平,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p>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大咖·新能源汽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56267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