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介紹,陪伴十一假期一起渡過的行業“大事件”一定是雙積分政策的落地。這個被外界強烈關注并熱議的汽車產業政策幾經沉浮后終于塵埃落定。
9月28日,五部門聯合出臺《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表明中國汽車產業電動化的方向已是不可阻擋,而與新能源產業鏈融合程度最深的共享出行行業顯然也是雙積分政策的最大受益方之一。
回顧一個多月前交通委與住建委聯合發布的《關于促進小微型客車租賃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積極政策信號的連續釋放,再次讓汽車分時租賃行業感受到穩穩的幸福,千億市場的序幕正在徐徐打開,在這歷史發展機遇面前,每個從業者都很有必要對政策有一個準確深入的認知,筆者搜集整理了業內資深專家與核心媒體的解讀與觀點,助您透過政策看清大勢。
注:以下內容均來自互聯網
什么是雙積分政策?
所謂“雙積分,”一個是燃料消耗積分管理辦法,另一個是新能源汽車積分管理辦法。
簡單來說,就是每一家年產量或者進口量高于3萬輛的傳統乘用車企(新能源車積分門檻從原《征求意見稿》的 5 萬輛降低到 3 萬輛,更多的中小企業納入考核范圍,但符合國際慣例),傳統燃油車的油耗需要達標,新能源車的電耗也需要達標。達標了就有正積分,不達標則累計負積分。次年年初結算時,車企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將兩類車的負積分填平歸零。
如果無法順利歸零,企業則會面臨限產或禁售的懲處。
為什么要推行雙積分政策?
官方話術是“為了提升乘用車節能水平,緩解能源和環境壓力”。在這里可以理解為針對新能源汽車產業2020年補貼政策退出之后的重要扶持政策,即以市場調節為手段,引導新能源行業從政府扶植轉向市場導向。
新能源積分的標準是什么?
雙積分政策從 2018 年 4 月 1 日開始施行,但 2018 年只是一個過渡年,真正考核期從 2019 年開始(原《征求意見稿》要求 2018 的新能源車積分比例為 8%,給了企業一年的過渡期)。
2019年的新能源積分所占比例為10%,2020年的積分所占比例為12%,2020年以后的新能源積分比例要求,屆時將由工信部另行公布。言外之意2021年后的政策會更加嚴苛,從現在開始的3年時間即為僅有的緩沖期了。
雙積分政策的推行會帶來哪些變化?
1、政策倒逼主機廠轉向新能源
今年1月1日起執行的乘用車燃料消耗量第四階段標準,2020年我國乘用車平均油耗降至百公里5.0升。由于燃油車油耗水平繼續降低空間有限,這對很多車企來說都是很難甚至無法實現的目標。因此這一政策將倒逼很多車企調整生產結構,向新能源汽車轉型。
2、推動車企間的合縱連橫,汰弱留強
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積分中,正積分可以按照80%或者90%的比例結轉后續年度使用,也可以在關聯企業間轉讓;負積分抵償歸零的方式包括:使用本企業結轉或者受讓的平均燃料消耗量正積分,使用本企業產生或者購買的新能源汽車正積分。
成為一家公司的關聯企業,需要直接或者間接持股總和達到25%以上。
由于短期內獨立生產新能源汽車且達到一定規模并不容易,所以這一方面加快國內主機廠的強強聯合,另一方面也會推動外資車企合作的積極性,新一輪合資小高潮即將來臨。
同時,一些造車實力不強,技術、資金落后的車企會因為無法實現積分歸零而被其他車企兼并重組或退出市場,客觀上起到了行業汰弱留強的作用。
現有競爭格局是否被打破?
一種觀點認為,中國新能源汽車已經具備全產業鏈和先發優勢,這種優勢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很難被包括國際車企在內的后進入者超越;
另一種觀點則認為,姍姍來遲的國際車企整體實力雄厚,一旦發力新能源汽車,勢必爆發出強大的競爭力,短期內中國市場格局也將生變。更何況新能源汽車是一個全球競爭的市場,從中長期來看不必過于拘泥于當前中國市場的一時得失。
車企聲音:
通用汽車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瑪麗?博拉 (Mary Barra) 女士表示:通用在中國擁有足夠的新能源汽車產能,未來旗下別克/雪佛蘭/凱迪拉克三大品牌在華車型都將采用不同程度的電氣化技術。
同時,共享汽車也是通用未來戰略的重要一環,在這一領域,通用投資了國內領先的分時租賃技術服務商易微行,并在上海開展了試點項目,為進軍中國汽車分時租賃市場做好充分布局。
一句話概括:全面電氣化無壓力,分時租賃戲份足
如何定義分時租賃(或稱共享汽車)?
《關于促進小微型客車租賃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 (以下簡稱“《意見》”)明確了分時租賃(又稱共享汽車)的概念,指以分鐘或小時等為計價單位,利用移動互 聯網、全球定位等信息技術構建網絡服務平臺,為用戶提供自助式車輛預定、車輛取還、費用結算為主要方式的小微型客車租賃服務。
此外,《意見》 還鼓勵使用新能源車輛開展分時租賃,并按照新能源汽車發展有關政策在充電基礎設施布局和建設方面給予扶持。
政策鼓勵分時租賃如何發展?
1、 身份查驗制度
分時租賃(共享汽車)采用實名制,租賃經營者應具備身份查驗所需的設施設備,對承租人提供的有效證件進行查驗,將有關信息在車輛租賃合同中記錄,并載明所有駕駛人身份證件和駕駛證信息。同時應遵守國家網絡和信息安全有關規定,依法合規采集、存儲、使用和保護個人信息。
2、 信用模式替代押金制度
在實踐中,出于運維成本、資金籌集等考量, 各個共享汽車平臺或企業通常面向新用戶收取幾百元甚至上千元的押金,此舉不可避免地增加了用戶的資金風險。
《指導意見》一方面規定租賃經營者應確保用戶押金和資金安全,采用安全、合規的支付結算,同時也鼓勵租賃經營者采用信用模式代替押金管理。提出加快信用體系建設,建立小微型客車租賃經營者和承租人信用評價制度,構建跨地區、 跨部門、跨領域的聯合激勵和懲戒機制。
3、 強化停車管理
《意見》鼓勵經營者推廣應用“電子圍欄”技術,引導用戶有序停車,加強停車管理。利用衛星定位裝置、地理信息系統等遠程監控技術和車聯網等智能技術,強化對租賃車輛安全的管控力度,降低經營風險。
4、 停車場地
根據《指導意見》,目前共享汽車的停車場地主要有公共停車場和路內停車泊位。針對“停車貴、停車難”的問題,《指導意見》一方面鼓勵城市商業中心、政務中心、大型居民區、交通樞紐等人流密集區域的公共停車場為分時租賃車輛停放提供便利。
與此同時,也鼓勵探索通過優惠城市路內停車費等措施,推動租賃車輛在依法劃設的城市路內停車泊位停放,在不增加城市道路擁堵、不影響其他社會車輛停放的情況下,提高路內停車泊位的使用效率和租賃車輛使用便利度。
5、 鼓勵異地還車
《指導意見》鼓勵小微型客車租賃經營者利用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APP)開展車輛預訂、 取還車和電子支付等服務,提高租車便捷性。擴大網絡覆蓋范圍,優化經營網點布局,為消費者提供 “一點租多點還”“一城租多城還”租賃服務,不斷提升服務體驗。
總結
拋開《管理辦法》對中國整車市場格局的深遠影響,單就汽車分時租賃領域而言政策產生積極意義有以下幾點:1.雙積分政策的出臺,證明了政府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決心,資本市場對新能源市場更有投資信心,新能源相關產業鏈都將收益。2.隨著更多的傳統車企與合資車企轉向新能源汽車的生產,整車價格有望下探到合理區間,分時租賃企業運營成本的大頭——“購車成本”將會顯著降低。3、新能源汽車供給的激增以及資本的流入,也意味著相關基礎設施與配套設施的完善,停車難、充電難等分時租賃運營的痛點有望盡快消解。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分時租賃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57362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