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新能源汽車是為國家戰略!按照《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新能源汽車是指采用新型動力系統,完全或者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驅動的汽車,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等。文件也明確提出要規范新能源汽車生產活動,保障公民生命財產安全和公共安全,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至少在安全性、經濟型、可靠性及環境適應性等四方面特性具備優勢才能稱之為真正意義的新能源汽車!
1.新能源汽車在節油、節能、碳排放環節是稍具優勢
碳排放環節
從電池生產、汽車壽命、能源利用效率和電能來源(燃油車無變化)等四個維度去分析汽車單位里程二氧化碳排放量,電動汽車的碳排放確實比汽油和柴油車要稍微一些(200g CO2eq/km vs 225~255gCO2eq/km)
節油節能
任志強曾說:電動汽車用電只是把污染換了個位置,讓城市以外更污染?!對此,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博士張抗抗表示:對于汽車驅動而言,無論燃油驅動還是純電驅動,同樣多的能量,燃油油的成本是電的10倍左右;電動車在節能上沒有壓倒性優勢,但是在節油上是有壓倒性優勢的。
當然,孰高孰低,國家電網與中石油會有不同的算法與評測。
2.真正意義的新能源汽車至少需要滿足那些參數指標?
新能源汽車的節能環保不應僅僅是石化能源到非石化能源的轉變,也不僅僅是只要整車能耗折算更低或者碳排放相對更低,因為那樣僅僅是新能源燃料應用而已。那么,滿足那些指標或者參數的才是真正意義的新能源汽車呢?怎樣的一款車才能體現最佳綜合性能?按照《新能源汽車綜合性能大數據評價指數體系(擬)》,至少應該在安全性、經濟型、可靠性及環境適應性等四方面具備優勢才能稱之為真正意義的新能源汽車!
以下內容根據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2017年7月18日成立)聯盟秘書處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綜合性能大數據評價指數體系(擬)》征求意見稿編輯分享。
新能源汽車綜合性能指數由經濟型指數、安全性指數、可靠性指數、環境適用性指數四部分組成。見下圖:
經濟性指數包括噸百公里能耗指數、里程利用率和日均經濟性指數。
噸百公里電耗:車輛在一定工況下行駛一百公里的電耗與車輛整備質量的比值。
噸百公里能耗指數評價方法
里程利用率
日均經濟性指數
計算流程
評分方法:得到車輛的行駛速度落在經濟車速區間(可根據實際情況劃定)內的概率后。評分體系如下圖:
安全性指數包含故障預報警安全指數和事故頻次評價指數。
故障預報警安全指數:通過大數據統計分析電動汽車的安全預警發生和安全預警等級,并對評估周期內(一般為一年)的頻次進行統計分析,主要描述車輛安全性程度。
事故頻次評價指數:車輛事故是安全性的直接表現,發生的頻率對安全性的評價有直接影響。
可靠性及故障判定構架:可靠性指數計算的框架是對子系統評分,并按照逐層加權平均進行計算。架構如下圖:
環境適用性定義:
電動車輛的環境適用性指數由區域適用性指數和季節適用性指數構成:
區域適用性——針對區域變化,車輛表現出的性能穩定性。
季節適用性——針對季節變化,車輛表現出的性能穩定性。
主要評價參數:
里程利用率標準差:由于里程利用率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車輛的性能,取相
同車輛在不同區域或不同季節下的里程利用率數據,計算其標準差,則可反映車輛性能的波動。
〖結語〗
傳統汽車測評分為專業測評和娛樂評測,專業測評主要從動力性、燃油經濟性、制動性、操控穩定性、平順性以及通過性方面進行,而娛樂測評就是主觀類評測,有視頻類、文字類、音頻類。對于電新能源汽車,中汽中心已在5月份發布《EV-TEST(電動汽車測評)管理規則》,EV-TEST目前僅針對關鍵性能,從“續航、電耗、充電、安全、動力”五個方面等角度出發進行綜合測評。對照《新能源汽車綜合性能大數據評價指數體系(擬)》,路漫漫兮...汽車是用來代步出行的,不是用來炒的,備受關注的新能源汽車更是如此!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EV芯視野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59397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