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長江客車這個名字,或許會喚起許多老杭州人和客車人的記憶。成立于1954年,曾經輝煌一時的長江客車廠經過多番起承轉合后,以杭州長江汽車有限公司的身份重新回到了人們的視野當中,并發布了全新電動汽車品牌“長江EV”,搖身一變成為全球最大的純電動汽車生產基地之一。
2月11日,五龍電動車旗下杭州長江汽車控股有限公司與紹興億鴻汽車服務有限公司在杭州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紹興億鴻汽車擬于未來三年向長江汽車采購1.5萬臺純電動汽車,作為其網約平臺的營運用車,首批產品將于2018年交付并投入網約車市場。
據了解,此次長江汽車將為億鴻汽車提供深度定制化的純電動乘用車和具有差異化競爭優勢的系統方案。
長江汽車在電動車集中運營服務系統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2017年9月,憑借V8070型電動物流車,長江汽車順利打入美國市場,目前已經交付客戶投入使用。此次合作,就是長江汽車將其在電動商用車領域的成功經驗復制到網約車領域的成功嘗試。
造車新勢力長江實力不俗
很多人不禁會問,造車新勢力那么多家,為何偏偏長江能夠拔得頭籌,獲得網約車大單?要知道,中國目前大約有300多家新能源生產企業,而在這些林林總總的新能源造車勢力中,被工信部的企業和產品準入門檻篩一篩,迄今為止,只有北汽新能源、云度、知豆、江鈴、長江共5家通過雙認證,獲得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
從實力和潛力看,長江汽車都是佼佼者,不僅具有傳統汽車企業的穩重實干,還有對新能源汽車的創新行動。目前,長江已擁有有杭州、云南和貴州三大生產基地和核心工廠,且有量產、上市的大客車、商務車、中巴車、物流車在售。
同時,長江汽車正逐漸構建起以純電動為基礎的產品布局,純電動商務車“奕勝”、純電動中巴“奕閣”以及長江旗下首款純電動乘用車“逸酷”,可見長江EV對新能源領域有著敏銳的嗅覺。
純電+氫能的技術布局
電動汽車的發展不是一蹴而就,而長江汽車正按照純電+氫能的雙重技術路線有條不紊的推進。
長江汽車已經實現了動力電池與氫燃料電池“電電增程”方式的商業化運營,長江益眾公交最長續航里程由現在純電模式的390公里攀升至600公里,運營中加注氫燃料只需10-20分鐘。同時,長江為了確保在電動汽車產品關鍵技術領域保持領先,已與包括與美國能源局、美國斯坦福大學和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在內的世界知名新能源企業、機構、院校開展戰略合作。
在搶占國內市場的同時,長江汽車也立志要將其制造的新能源汽車推向全球市場。2017年9月,長江汽車憑借其V8070型電動物流車順利打入美國市場,根據后期發展需要,五龍集團計劃為Chanje在美國建設SKD(SemiKnocked Down)工廠,從中國進口汽車半成品或零部件,在美國組裝從而實現本地化生產。在推出純電物流車之后,Chanje還將陸續推出大型卡車、巴士等車型,進一步攻占美國的純電動商用車市場。
杭州長江汽車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曹忠在此前演講時稱,電動汽車的發展需要經歷四個階段:電動汽車向傳統汽車的滲透階段、電動汽車向傳統汽車細分市場的替代階段、電動汽車加速替代傳統汽車細分市場階段和電動汽車全面替代傳統汽車市場階段。
至此,長江汽車已經實現純電+氫燃料的雙重技術路線布局、國內+國外的雙重市場推廣,正向開發更安全、更舒適、更方便、更經濟的全新電動汽車的方向努力。
長江曾提出締造世界一流電動汽車品牌的事業愿景,旁人看來,這一目標似乎有些夸張。但是,我們從技術到產品乃至企業戰略布局層面感受到了長江EV的種種努力,相信幾年過后我們再來看長江汽車,之前設定的那個目標或許就能實現了。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大咖·新能源汽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63833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