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發展戰略的第一要素是“抉擇”,特別是對自主研發的態度將決定未來發展的高度,以同時起步的華為、聯想為例,兩者對“技工貿”與“貿工技”的差異定位,造就今天令人唏噓的局面。
5月4日,受近年業績表現及盈利結構拖累,以“貿工技”起家的聯想集團被剔除出恒生指數,股價應聲大幅下挫,對比2013年下跌57%,而當年強調研發的華為,已稱霸全球通信行業,成為中國的一張王牌。
同樣的“抉擇”發生在汽車行業,2000年剛剛起步的自主品牌,面對合資、外資品牌的競爭有兩條路可選,一是引進國外關鍵零部件,進行整合式研發,快速占領市場;第二是投入資源自主研發發動機、變速器、新能源三電核心等技術,生產全自主品牌汽車。
很明顯,很多聰明的品牌會毫不猶豫地奉行拿來主義,畢竟第一條路走起來輕松、快捷;但選擇了第二條路的企業更應該被尊敬,正如近段時間屢上頭條的 “中興”、“華為”的熱點事件,這些案例告訴我們,只有堅守自主核心技術研發,才能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成就更多可能,華泰汽車正具有這種自主研發創新的高貴品質,釋放新時代汽車制造業最強音,通過不斷的艱苦奮斗和突破創新,成為中國汽車業自主努力的一面旗幟。
1、“偏執的自主主義者”
“抉擇”二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華泰汽車成立于2000年,作為最早一批抗衡合資、外資的自主品牌,放棄整合式研發快速切入市場,選擇投入真金白銀從頭開始自主研發是一件需要莫大勇氣的事情。
華泰汽車在核心零部件上的研發一直是企業的戰略核心業務之一,2002年通過引進意大利VM發動機公司、德國ZF公司的相關技術,采用引進+吸收的方式走上了自主研發的道路,四年磨一劍,于2006年先后建起了華泰歐意德發動機工廠,目前華泰汽車是國內唯一擁有世界領先汽、柴油發動機和6AT自動變速器、新能源三電、140萬套車橋的完整產業鏈核心技術,并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汽車企業;同時擁有國內汽車業第1張金融租賃牌照、第6張全國網約車牌照。
2017年9月華泰歐意德自主研發的1.5T渦輪增壓發動機正式下線,該機型采用直列四缸多點電噴DOHC結構,具有變氣門正時、輕量化的鎂合金缸蓋罩等技術,最大功率為105kW(143馬力)/5600rpm,最大扭矩225N·m /(2000-4000) rpm,排放可以達到國V標準,標準著華泰汽車發動機研發能力達到新高度。
通過自主研發,華泰汽車除了收獲研發成果以及業內的認可,還建立了成熟、高效的研發體系!
到今天,華泰汽車已形成了以北京工程研究總院為中心,天津、上海及北京新能源研究院三大設計分院為支撐,俄羅斯、德國慕尼黑、美國硅谷三大技術中心為依托的整車研發布局體系,搭建了“1+3+3”的創新研發格局,形成了填補中國汽車產業的“兩項空白”和中國汽車產業“兩個唯一”的戰略硬實力。
總攬華泰汽車18年的自主研發路,以現在的眼光評判當時處境下華泰汽車的“抉擇”,用“偏執的自主主義者”是一個非常合適的詞。
2、華泰,SUV的開創者
近年來中國汽車市場自主品牌占有率穩定在44%左右,大家都知道對國產車支撐最大的是SUV市場,但你不知道的是帶領自主品牌摸索出SUV致勝這條路的正是華泰汽車。
中國汽車市場起步期間,轎車市場是合資品牌的主攻點,華泰汽車敏銳地察覺到SUV市場容量雖然相對小,卻是成長潛力巨大的藍海市場,通過與現代汽車的合作,快速推出了特拉卡、圣達菲等車型受到市場認可,甚至入圍公務車、軍車采購目錄,毫無疑問是當時國內SUV市場的帶頭大哥。
如今,華泰汽車已經擁有豐富且全面的車型產品矩陣,覆蓋乘用車與商用車從傳統到新能源汽車領域,圣達菲系列、路盛系列等產品廣受市場歡迎。
2018年初,百度發起公開、權威、客觀的“你最愛的汽車品牌“投票中,華泰汽車圣達菲7獲得”最受消費者關注國產SUV“獎,同臺獲獎的還包括全新BMW 5、捷豹XEL等車型。
3、新的“抉擇”
國家戰略深化產業結構調整下,汽車產業向電動化、智能化轉型已是全球共識,對所有汽車品牌而言,這挑戰不亞于再一次創業,為此,華泰汽車再一次做出了“抉擇”。
中國政府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大力支持可以從2009年的“十城千輛”算起,包括“技術創新工程”以及后續的“示范運營”、“雙積分”等政策,中國也躍居為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車市場,2017年77萬銷量全球占比超過60%。
然而華泰汽車早在2009年就將新能源作為集團的戰略性業務,并布局了電池、電機、電控的技術研發,通過多年的積累,華泰汽車已擁有業界領先的三電核心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
在前不久的北京車展上,我們可喜的看到華泰汽車旗下的四款新能源汽車產品,路盛S1-iEV360、圣達菲2-XEV360、圣達菲5-XEV480、圣達菲7-XEV520,從公布的售價看,華泰汽車真心實意的為消費者提供大眾化的“智能國民電動車”。
在智能化領域,華泰汽車也與百度進行全面戰略合作,近期以消費者喜愛的語音交互、車聯網、自動泊車等智能互聯化技術為切入點,遠期將通過Apollo系統的落地運用,推動無人駕駛在道路識別、V2X車聯網和深度學習等核心技術上的成熟。
18歲的華泰汽車做了新的“抉擇”,我們可以依稀看到華泰汽車下一個18年的樣子!
4、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
回望過去,18年前的“抉擇”成就了今天的華泰汽車,目前華泰汽車的以成長為以汽車為主業、擁有核心動力技術、以金融為支撐的綜合性大型產業集團,當前的業務覆蓋汽車、研發和科技、金融及智慧出行四大板塊,形成完整的產業生態。
展望未來,未來三年中國汽車產業大機遇與大挑戰并存,華泰為此制定了明確的發展目標,2018年,華泰汽車銷量將達20萬臺;2020年,華泰汽車產銷量將突破50萬臺;華泰汽車的汽車產品、發動機和變速箱產品,持續遠銷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
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華泰汽車董事長張宏亮認為,未來五年,是中國經濟進一步行穩攀高的關鍵期,更是中國汽車業能否由“汽車大國”向“汽車強國”邁進的重要質變期,唯有加倍努力,才能砥礪向前!
2018年是華泰汽車成立十八周年,對華泰汽車而言,要繼續成為時代的企業,就必須一如既往地堅持自主研發,這不但是中國走向汽車強國之路的唯一選擇,也是華泰汽車做大做強的唯一選擇。
筆者有話說:實業是一個國家的脊梁,近期中美貿易戰大格局下,中國需要更多像華泰汽車這樣18年磨一劍的“偏執自主主義者”,這是中國汽車業能否從“汽車大國”轉型“汽車強國”的核心支撐。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智電汽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68129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