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新能源補貼新的政策正式實施,購買新能源汽車所獲得的財政補貼將按照新的標準進行發放。其中補貼退坡是新的政策的核心信息,除此之外還可以看出實際上也對更長續航里程的倒逼。
退坡不等于全線補貼減少
據悉,2017年國內新能源車銷量57.6萬臺,其中國產銷量達到55.6萬臺,占據全球份額的47.3%。今年1月至5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均完成32.8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22.9%和141.6%。我國已經蟬聯世界第一大新能源汽車生產和銷售大國。
眾所周知,在這種高速增長的背后,財政補貼是不可繞過的重要推動力。高額的補貼也讓一些車企打開騙補的生財門道,2016年9月8日財政部公布93家被調查企業中僅21家沒有騙補和違規套取補貼行為。其他企業累計涉及車輛達到76374萬輛,金額超92.7億。
政策傾斜本身只是一種引導,但在市場經濟時代最終優勝略汰還得交給市場自行完成。很多企業逐利眼前,無暇顧及核心技術的研發,產品同質化也越來越嚴重,補貼退坡成為必然趨勢。
6月12日開始實施的新的補貼政策看,在純電動乘用車領域由原來的三檔增加到5檔,此外補貼的門檻由原來的續航100公里增加到150公里。新的補貼政策顯示,根據純電動車續航里程可以獲得最低1.5萬,最高5萬元的補貼。也就說當純電動車續航里程如果低于300公里,將比2017年的補貼額度減少,最多可少2.1萬元。
除此之外,續航在300公里到400公里的車型可獲得4.5萬元,較之前老的補貼標準多出1000元;而續航超過400公里的車型則最多可以獲得5萬元的補貼,較之前多出6000元。也就是說補貼退坡并不代表所有車型的補貼都會減少。
A00級成重災區,加速淘汰“占號車”
在新的補貼政策中,最受傷的還是續航里程低于200公里的車型。首先是續航低于150公里的車型將不會有補貼,其次是達到150公里但不足200公里的補貼降幅超過58.3%。以眾泰E200和知豆D2為例,二者的續航里程都在150公里到200公里之間,按照2017年的補貼標準每臺車都可以獲得3.6萬元的補貼,但6月12日起按照2018年新的補貼標準計算每臺車只可獲得1.5萬元的補貼額度。
這也說明,一直在A00級火爆的產品即將因為補貼減少而失去競爭力。這些因為續航歷程低的廉價產品往往已經和老年代步車并無兩樣,安全、品質均難以達標。多數人也只將其作為占號的工具,并非真正實現新能源出行。
相信隨著新的補貼政策的實施,車企會更加注重在三電等核心技術上的研發,從而提升電池的能量密度實現更長續航里程。實際上從今年年初開始一批續航超過350的純電動產品陸續上市,甚至一些產品續航超過了400公里。這本身才是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良性發展的趨勢。無疑,6月12日開始實施的新的補貼政策將進一步加速行業洗牌。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新能源觀察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70237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