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如何以企業之少年志氣向青春告別,以什么樣的姿態勇敢投身于時代洪流中去?這是我們今天在此相遇的初衷。”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陳昊在近日可稱為該企業的“慶生會”上,如是感慨。
的確,2003年成立,擁有15年發展史的東風日產在中國車市的歷史上抒寫了獨特的一筆。在這15年中,它是帶動廣州花都地區走向現代化汽車工業的領路企業,也是創立了獨攬雷諾-日產聯盟年度全球品質工廠全部冠軍的企業,更是在市場上開創了“東風日產速度”,連續三年銷量破百萬的企業。
可以看出,無論是對社會經濟的帶動層面,還是企業自己的能力打造層面,東風日產已不僅僅是雷諾-日產聯盟的標桿,在中國車企當中也是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目前在2005年確立的《東風日產行動綱領》,實現“一個團隊、一個信念、一種聲音”的高度團結下,東風日產已經形成了“動感、SUV、舒適”三大產品陣營,專營店數量達到750左右,城市覆蓋率已接近90%。
今年2月5日,作為東風日產的母公司,東風汽車有限公司發布了“TRIPLE ONE”中期事業計劃。根據該計劃,東風日產在其中到2022年,銷量達到160萬輛,在合資非豪華陣營中市場占有率超12%,盈利能力達到行業前三,品牌好感度、客戶滿意度、企業經營質量、產品質量均進入前三。
如此一說,東風日產當然要依靠原有體系挑戰這一目標,但這還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在科技創新帶動的產業創新,進而影響了消費習慣的時代,東風日產需要有著更加獨特的科技基因加持,才能更進一步。
這也是筆者想說的,東風日產雖然在15歲時有著告別年齡上青春的含義,但此時才是它更應該發揮青春向上,勇于創新的節點。
而此時東風日產也并沒有讓人失望,在具有全新品牌標簽性質的“NIM”(日產智行科技,包括智能駕駛、智能動力、智能互聯)的引領下,該企業開啟了其智能進化的進程。
就在那個“慶生會”(其實也是車聯網發布會)上,東風日產發布了全新的,具有合資企業自主知識產權的車聯系統——“智行+”。
據了解,該系統是東風日產依托NIM,與中國聯通、高德地圖、科大訊飛、酷我音樂、考拉FM等聯合打造的智能車聯系統,分別在外觀設計、應用發明等方面擁有11項國家專利。
這款著重于在車載全時導航、智能語音控制、遠程實時監控、車載Wi-Fi 等基礎應用方面做出“精品級使用體驗”的“智行+”將首先搭配于東風日產“年輕化”代表的小型SUV——勁客上,形成勁客智聯版。
從此開始,東風日產將在2018年,完成全車系主力車型的‘智行+’車聯系統搭載。東風汽車有限公司副總裁、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總經理埃爾頓·谷碩對此表示,這開啟了東風日產對未來智能出行的創想,助推東風日產全面向智能進化的步伐。
然而這也僅僅是東風日產實踐NIM的一部分,就如豐田的TNGA一樣,NIM在中國有著更廣闊的應用。
其中在“智行+”所在的智能互聯領域,東風日產正在探索下一代車聯系統,包括導入基于AI、生物監測等多項新技術的應用,如智能語音控制、人臉識別與支付、疲勞監測、健康監測等基于用車生活的多種社交應用。
智能動力方面,從今年北京車展“軒逸·純電”亮相開始,日產最先進的EV、e-POWER和VCT等動力技術都將陸續導入。到2022年,將會發布5款電驅動車型,挑戰銷量30%的電驅動占比。
智能駕駛方面,將逐步導入先進的ProPILOT、ProPILOT Park等自動駕駛技術,成為中國市場自動駕駛技術的先行者。2019年,開始逐步導入高速公路單車道自動駕駛技術;2021年,開始逐步導入高速公路多車道自動駕駛技術;至2022年,實現復雜城市道路下的自動駕駛技術。
從東風日產的一系列智能進化看,該企業已看出未來車企競爭不僅停留在傳統的生產與渠道,隨著智能產業的興起與國家在這方面加大鼓勵與投入,車企的體系競爭將上升到一個完全不一樣層次。
而這需要東風日產人拿出與前15年一樣的青春與干勁(也可以理解為對東風日產文化的傳承),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既定目標。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車事經典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70585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