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恒大健康發布的一則公告讓汽車業界為之一震。公告顯示,其通過收購一家公司已正式入主賈躍亭的FF(法拉第未來),至此,首富許家印的恒大加入造車大軍成為現實。
此前,華夏幸福的掌門人王文學已入主合眾新能源,寶能集團的掌門人姚振華已入主觀致汽車……,地產大佬們紛紛加入造車大軍成為今年中國汽車行業一道新的風景線。
地產大佬們為什么紛紛開始造車?他們的加入將給這個行業帶來什么?成功的概率有多大?這都是許多人關注的熱門話題,在這里我就此談一談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第一個問題,地產大佬們為什么要造車?我以為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他們有大把的錢要找投資標的。沒錢有沒錢的煩惱,有錢有有錢的煩惱。現在對他們這些有錢的人來說,苦惱的是大多數行業產能都過剩,可投資的標的不多。而恰好汽車行業面臨百年一遇的技術變革,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處于起步階段,正漸成風口,值得一搏;二是投資汽車可與房地產有機結合,形成“地產+產業”新模式,推動地產公司轉型發展。這既可以方便地產公司拿地,又可以在公司名片上貼上“高科技”、“實業”等新標簽,既有面子又有里子的事,何樂而不為?
第二個問題,地產大佬們的加入,將給汽車行業帶來什么?要說清楚這個問題,我們要先分析一下地產公司與汽車公司相比有哪些不一樣的能力:
一、找錢和賺錢的能力。相對于地產公司,汽車公司賺錢還是小巫見大巫。地產公司可以說干的是“準金融”的活,整個產業從爭拿地、蓋房到賣房,與金融須臾不可分離,所以他們歷來找錢的能力極強;與此同時,賺取的也是暴利,自主品牌苦哈哈干了這么多年,有的達到20年,不少還在盈虧平衡之間搖擺,年賺百億元的屈指可數,而地產行業一年賺百億的大有人在,像融創的孫宏斌收購樂視,損失百十億也就算交個學費,離傷筋動骨相去甚遠。
二、資源整合的能力。房地產開發商大多數是個“系統集成商”,從設計、建房到物業管理基本上都外包(少數地產大佬自己設計、從事物業管理除外),用我們汽車行業的術語講,就是“代工”,制造、服務能外包就外包。
三、面對面為客戶服務的能力。房地產開發商,特別是大的開發商有一個關鍵環節一般都自己直接掌控,那就是賣房,售樓處蓋得漂亮,樣板間裝修得誘人,外加能說會道的銷售員,具有極強的直客能力。而汽車行業里汽車廠家一般不直接面對客戶,而是通過4S店為用戶提供銷售和維修服務,這與地產行業還是有較大區別的。
我以為,這三大能力是目前汽車行業相對來講比較欠缺的,如果地產大佬們進入到這個行業,勢必會將這些思維帶入,為汽車行業注入新的基因。
第三個問題,成功的概率有多大?我認為這涉及到許多方面,目前不好判斷,但有一點是要關注的,那就是雙方融合的程度,畢竟汽車行業與地產行業是兩個不同行業;一個是類似“栽果樹”的行業,連年銷售,連年服務,連年有收益;另一個是類似“抽水馬桶”的行業,一把就將用戶的錢收了,再找一個地方繼續拿地蓋房,因此他們之間需要互相借勢,互相取長補短。
但我相信,當地產商造車新勢力、加上已形成的互聯網造車新勢力進入汽車行業后,汽車產業將打破原有的邊界,迸發出新的活力,這對中國汽車產業整體發展來講,是一件好事!
讓我們一起期待中國汽車這個大舞臺精彩紛呈、好戲連臺!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老孫論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71148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