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業界一位大咖曾說起,什么是造車新勢力?是有思考、有新想法、能夠改變傳統汽車發展問題的企業。沒有“新”,怎么算新勢力?
如果以這樣的標準來看,廣汽新能源絕對算得上造車界的一股新勢力。
在業內人士看來,去年才剛剛獨立出來的廣汽新能源,來得有些晚,不過廣汽新能源自身卻認為,在技術方面,早在幾年前就開始了儲備,而2017年才是國內新能源汽車真正的元年。
2018年時間過半,7月3日,廣汽新能源團隊亮相上海,不止為上海媒體進行了一堂干貨滿滿的技術公開課,同時也帶來了一張頗為靚麗的成績單。 “進軍”上海市場 從廣汽新能源官方提供的數據看,剛過去的6月份,廣汽新能源銷量達到1587輛,同比增長436%,其中GS4 PHEV車型的銷量首次破千達到1250輛,殺入了插電SUV前三位。今年上半年,廣汽新能源累計銷量達6288輛,上升的勢頭非常強烈。 當然,任何一家有野心的新能源車企,都不可能繞過上海這座新能源車競爭最激烈,對新能源品類接納度最高的一大市場。 來看一組數據。2017年上海新能源汽車全年的銷量為61354輛,同比增長35%;另一方面,6月份滬牌拍賣的平均成交價為8.79萬元,而參加拍賣的人數達到209672人,比上月增加11045人,中標率僅為5.1%。一位朋友,6月份在上海國拍行歷經18個月與滬牌擦身而過的鏖戰后,終于動了轉投新能源車懷抱的念頭。 上海新能源市場潛力巨大,預計將很快趕超北京,所以來自華南的廣汽新能源,想必早就下定了決心,在上海撕開一道口子。 不過眾所周知,在上海市場,上汽新能源車是當之無愧的一哥,作為“嫡系”部隊,上汽榮威的插電混動車型最高時,一度占據著上海80%的銷量份額。 “它(榮威)在上海市場有著絕對的統治地位,我們從來沒有想過要在上海做老大,只是想給客戶多提供一種選擇,但在南方榮威肯定賣不過我。”廣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肖勇坦率地表示,廣汽新能源在上海消費者心目中爭取做榮威之后的第二選擇。 肖勇在業內一直給人“快人快語、坦率敢言”的印象,他不失幽默地表示:“榮威會很歡迎我們這樣一個強大的對手來上海。” 以“新”為利器 而在肖勇看來,其實廣汽新能源比造車新勢力更“新”。 今年的北京車展,是廣汽新能源首次以一個獨立新品牌參加的國際A類車展。在這次車展中,廣汽新能源不僅發布了“更聰明的陪伴”的全新品牌口號,以及“獨角北鼻一家”的IP形象和用戶App,同時透露了線下25小時體驗中心的專營渠道的布局構想。 新形象,新營銷,新零售,廣汽新能源的一套打法以“新”為利器,為冰冷的鋼鐵機器賦予了溫暖活潑的形象,事實上這已經超脫了一家傳統車企的行事風格。 而說到造勢能力,這可是許多新造車勢力的拿手好戲。例如目前跑在新勢力第一陣營的蔚來汽車,就宣稱旗下沒有銷售公司和服務公司,采取口碑傳播加App營銷的方式,讓每一個蔚來用戶都成為蔚來汽車產品的“銷售”。 對此肖勇表示:“廣汽新能源不拒絕學習,愿意接受新事物。”也正因此,廣汽新能源同樣推出了線上的用戶App,但肖勇認為,廣汽新能源在傳統制造體系化方面,比新勢力有著先天無可比擬的優勢,因此能夠保證通過App,實現線上和線下的即時響應。 今年1月15日,廣汽新能源在上海的首家25hours體驗中心在歡樂谷開業,這與傳統的4S店完全不同,除了承載賣車的功能外,還為消費者提供休閑體驗、充電等全面貼心服務。而這樣的體驗中心,目前在全國已經建了10家,肖勇透露,這10家店已經為廣汽新能源帶來了超過2000輛的銷量。 根據廣汽新能源的規劃,25小時體驗中心在2018年內將會建成25-30家,支持1.5萬輛銷量的達成。 成為“前三甲”的科技公司 所以廣汽新能源一直走以以純電動為主,插電混動為輔的兩大技術路線。在2017年,先后推出了兩款插電式混動車型傳祺GA3S PHEV、傳祺GS4 PHEV,以及一款純電動車型傳祺GE3。 按照規劃,一款最大續航里程可達530公里的新車——GE3 530將在今年8月左右正式上市。這款車由于其純電以及高續航里程的屬性,自從6月開啟預售之后,訂單火爆,正式上市后將有望快速拉動廣汽新能源銷量的增長。 一向敢說的肖勇,在溝通會再次提到了他的市場“洗牌論”,他認為2021年電動車補貼退出,將是真正的洗牌時間,“那些靠補貼生存的新企業,可以安然退場了。” 與廣汽新能源采用電動車專用平臺不同的是,目前大多數所謂新造車企業,都選擇了拿燃油車平臺來改造,無法根據電動車的特性來設計,實現了合理的三電系統布局。正是緣于擁有專用的新能源車平臺,廣汽新能源一直堅信來得晚并不是問題。 而在肖勇看來,有三點支撐著廣汽新能源的勝算:一是解決了續航里程帶來的焦慮,旗下純電動車續航里程到2020年會達到500甚至600公里;二是解決了充電慢的痛點,目前GE3 用380V直流快充,可以在30分鐘內充滿80%電量,隨著快充技術的成熟,這一時間可以縮短至10-20分鐘;第三則是成本上,使用成本不必說,而購買成本,按照廣汽新能源的計劃,到2021年,可以把純電動車價格做到在無補貼情況下,僅貴三萬元左右。 “廣汽新能源有志于在2021年,成為前三甲的有夢想、有實力的科技公司。”有個成語叫“驍勇善戰”,以過去的經歷,肖勇確實為自己贏得了“善戰”的美譽,進入前三甲,不止是廣汽新能源,或許也是肖勇職業生涯中,最為重要的一戰。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BusinessCars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71526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