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半年以來,特斯拉在國內的活躍程度可以說是相當的高。先是5月10號,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獲得上海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核發的營業執照;再到6月6日特斯拉在股東大會上宣布將在上海建廠;最后7月10號上海市臨港管委會、臨港集團和特斯拉簽署純電動汽車項目投資協議。短短兩個多月的時間,特斯拉就完成了國產化的先期工作。速度之快令人乍舌,要知道早在2014年上海浦東建設特斯拉全球最大超級充電站之際就有傳聞特斯拉即將國產,至今已有4年時間都沒有什么進展。而如今只花了兩個月的時間就已經簽署合作協議,我們不禁想問是究竟是什么刺激到了特斯拉?
內憂外患,特斯拉最近有點煩
對于特斯拉來說,近年來可以說是多事之秋。首先在美國國內,隨著政府針對汽車廠商發布的新的稅收政策規定,汽車制造商銷售的前20萬輛汽車,可以享受稅收抵免財政激勵,可降低電動汽車成本。汽車制造商交付的車輛達到20萬輛后,其消費者享有的稅收抵免將每六個月減少50%,直到停止。根據相關部門預測,隨著銷量的增長,在2020年特斯拉的用戶將無法獲得任何稅收減免。
其次是特斯拉為人詬病的產能問題。雖然7月1日馬斯克饒有興致的通過推特宣布特斯拉做到了7000輛/周的產能,但是這樣的成績的背后是特斯拉的員工每周連續工作6天,每天工作12小時,還有臨時搭建的帳篷工廠。這樣的確提升了特斯拉的產能問題,但是考慮到美國高昂的傭人成本,還有帳篷工廠,這樣顯然不是長久之計。
最后還有由產能問題引發的大量退單事件。由于在2018年未能履行承諾,按時向用戶交付預定的MODEL 3車型,導致大量繳納了定金的消費者選擇退單。根據相關數據顯示,這一比例高達23%。
雖然這些問題都是相當棘手的,但是對于特斯拉來說并不是最為嚴重的。近來中美貿易戰導致的關稅增長才是特斯拉面臨的最嚴重的問題。貿易戰使得進口自美國的車型在國內被征收40%的關稅,特斯拉位列其中。而根據特斯拉官方發布的價格調整顯示,當前在華銷售的特斯拉車型最低漲價13.93萬,最高漲價25.66萬,平均漲幅為18.99萬。本來性價比就不高的特斯拉,這樣一來處境更加艱難。雖然特斯拉的車主們都有錢,但是動輒十幾萬的漲價,難免會讓不少人打退堂鼓。
以特斯拉MODEL 3為例,雖然該車尚未進入國內,但是作為特斯拉旗下最便宜的車型,35000美金讓它的價格優勢十分明顯,憑借良好的性價比,也讓它成為了美國最受歡迎的的特斯拉車型。但是經歷了這一輪關稅的上漲后,按照特斯拉發布的漲幅參考,MODEL 3引入國內的價格漲幅可能在20萬左右,加上其他費用,主打性價比的MODEL 3價格都快上天了。試想一下,又將會有多少人會不顧價格,為信仰充值呢?
天時地利人和,在中國建廠是特斯拉最好的選擇
回到開頭,特斯拉之所以如此快速的在中國敲定國產,我想這是因為它的困境,在國產后都能得到很好的解決。首先隨著我國對于合資汽車企業逐漸放開股比限制,對于一直想要獨資的特斯拉來說,終于等到了這個機會。其次就是中國國內對于純電動車型的補助政策。雖然近年來補助政策在變化,但是像特斯拉這樣擁有較大里續航的純電動汽車,一直都是政策扶持的重點,也享有較大的補貼。再加上純電動汽車產生的新能源積分,這也會為特斯拉創造相當可觀的利潤。
在國內建廠也會大幅降低特斯拉的生產成本。首先是人工成本的下降,其次在國產后各種稅費也會進一步降降低,相對于進口,運輸成本也會大幅降低。人工成本的降低也可以讓特斯拉雇傭足夠多的工人,對于產量也會有一定的幫助。
而且中國作為當今世界規模最大純電動汽車市場,2017年中國的純電動汽車銷量為579000輛,為全球第一,大幅領先第二名美國的200000輛,在未來還將持續增長。逐利是商人的本性,而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將為特斯拉提供巨大潛在利益,但是這一切都是建立在特斯拉國產的基礎上。所以說,國產對于特斯拉來說是十分必要的,而現在正是最好的時間節點。
到這里,特斯拉近來在國內頻繁亮相的原因就有了。只是,國產不只是簽個協議就完事了,對于特斯拉而言,現在只是國產化萬里長征的第一步,后續工廠的選址、資質的審核、工廠的運營都需要時間,我們也期待在不久的將來,能夠開上國產的特斯拉 MODEL 3。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新能源觀察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72696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