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車8月6日發布的消息,旗下“新時代高端品牌”領克,1-7月的累計銷量為58,552輛。
不出意外的話,到年底,領克品牌全年銷量將鐵定超過10萬輛。令人驚訝的是,取得如此驚人成績的領克品牌,目前僅兩款車型在售。
反觀領克的反哺者——沃爾沃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數據顯示,目前沃爾沃在中國共有9款車型在售,其1-7月銷量為71,601臺。
事實上,沃爾沃相比去年同期已經取得了達17%的增長,但和他的小弟領克相比,沃爾沃的奔跑速度還差了不少。
領克和沃爾沃形成沖突嗎?就目前領克01、02的定價看,說兩者沖突還遠談不上。
幾天前,沃爾沃發布了和領克01同平臺的車型:沃爾沃XC40,這款車的官方指導價為32.18-41.18萬元,是領克01的兩倍。
沃爾沃XC40
光從定價來看,領克100%遵守了當初的承諾:沃爾沃汽車在豪華汽車市場、吉利汽車在主流汽車市場布局之后的重要戰略補充。
但如果把目光放得更遠一些,領克的擴張速度,足以讓全世界膽戰心驚,不僅是沃爾沃,還包括寶馬、奔馳等豪華品牌。
領克現象并非個例,還包括長城魏建軍創立的新品牌WEY,奇瑞汽車創立的觀致,以及一汽的紅旗,這些品牌蜂擁而至,試圖撐起中國品牌向上的增長腳步。
領克現象,在全球范圍內,這是一個孤本,沒有先例。就品牌架構來看,日系三大品牌雷克薩斯、謳歌、英菲尼迪的出現,打破了汽車領域歐美各國對豪華汽車品牌的壟斷。
日系開創了一個新玩法:同平臺的車型,向上就是豪華品牌,向下就是家用品牌。領克和沃爾沃,是否可以簡單理解為這種玩法的延續呢?很顯然,領克并不具備這樣的基礎。
第一,盡管沃爾沃汽車由吉利控股集團全資擁有,但要說沃爾沃方面全心全意助力吉利控股創立領克品牌,恐怕并不能夠。領克的創立,可謂阻力重重,甚至沃爾沃的某位前高管,一度對李書福安排的領克品牌的推進工作實施“拖”字訣。最后李書福通過大智慧,和沃爾沃成立合資公司,把領克30%的股份送給沃爾沃汽車,才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這個內部的“敵人”。
第二,領克汽車未來的發展,必須十分仰仗于吉利控股旗下的中歐汽車技術研發中心(CEVT)的研發實力。而這一中心,從創立甚至到未來的發展,沃爾沃汽車的參與和協同非常的重要。
這一中心本部所在地直接設在了瑞典的哥德堡,而不是吉利控股集團總部所在地杭州或者其他地方,這也足以證明沃爾沃的參與對領克汽車的重要性。
這也很好的說明了吉利控股在定義領克品牌的時候,并沒有像WEY和觀致一樣,定義為“中國首個豪華SUV品牌”或者“中國新高端”,而是定義為“新時代高端品牌”。本質上,說領克品牌是“中國新高端”,這種說法是不合適的。領克模式是高端領域完全不同的玩法。
回頭再看領克的定位:沃爾沃汽車在豪華汽車市場、吉利汽車在主流汽車市場布局之后的重要戰略補充,從領克汽車的緣起看,這是當時領克汽車唯一可以走的一條路。但未來呢?
視評君認為,領克品牌是沃爾沃汽車與吉利汽車相互協商、妥協的結果。這個品牌的創立,是公司與公司之間的事。但未來領克品牌的發展,卻是市場的事情。
從領克品牌1-7月的銷量來看,這絕對出乎所有人的預料。隨著領克品牌未來在銷量上對沃爾沃的超越,以及更多的領克車型開始投放市場,領克必將擁有更多的話語權。屆時,如何處理領克和沃爾沃的關系,將對吉利汽車和沃爾沃汽車雙方形成較大考驗。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視評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74024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