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車展進行的如火如荼之時,位于天津舉辦的泰達汽車論壇同樣曝出了很多熱點話題。就在9月1日的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歐陽明高便提出了一個當今新能源車十分敏感的話題——自燃。
的確,就在短短幾天內,力帆650EV、威馬EX5就相繼發生自燃,更不用說某些車企在自燃問題上已經是慣犯。不止乘用車,就連商用車也存在自燃現象發生,前一陣岳陽公交隧道內的自燃事故并非個例,僅在岳陽公交公司該型號純電動公交車就有12輛先后出現嚴重的電池故障,其中一半以上發生了不同等級的自燃現象。這其中,還不算很多沒有被曝光的純電車自燃事故,小到電動摩托車、平衡車等產品都時有發生。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統一標準尚未出臺 歐陽明高院士在談話中講到:“近期可能大家在微信上經常能收到電動車著火的視頻,雖然我們有些企業像救火車把視頻弄掉,但是現在還是流出來了,這應該引起我們高度的重視”。盡管國內的新能源車市場形勢一片大好,但這并不意味著安全問題的頻發就可以被忽視,如果電池安全都無法保證,續航里程則變成了一個無用的數字。 對于電池安全,或者說對于純電的新能源車的年檢、保險方面,我們還未出臺一套具體的標準來進行更細化的管理。不同于燃油車,由于部件的成本分布不同,新能源車應當出臺一套具體的標準來進行判定,電池系統的使用情況,且用相應條款對生產企業進行約束,保證產品質量。對于消費者而言,需要對新能源車的特性進行設定不同的險種及保額,保障消費者權益。 技術水平仍需提高 從電池單體角度來說,經過長時間的嘗試與探索,現階段最適合新能源車的電池種類依然是鋰電池。這其中以三元鋰電池為主,最近很火的高能量密度的811高鎳也屬于三元鋰電池。盡管這種電池在能量密度上占優,但穩定性也是相對較差的,對工作環境,包括溫度、濕度、震動等都有較高的要求。 在我國氣候顯著、且氣候分布廣的情況下,電池的使用環境有可能經歷高濕、高熱、高寒等極端情況,對電池組的密封性、電路的可靠性、散熱系統以及預加熱系統的考驗都是艱巨的。以目前水冷散熱的普及程度,如何利用好這套系統就是技術所在,如何保證電池在各種氣候條件下盡可能維持相同的續航。 此外,意外情況下的補救措施也很重要,比如在感知某個電池單體存在異常時,及時啟動斷流程序,強制降溫、甚至于滅火程序等等。在目前發生的自燃事件中,車輛靜止時自燃的情況居多,也就是說在燃燒發生前,保護程序可能并沒有做好“本職工作”。同樣是岳陽電動公交車事件中,在后續的排查中,多數車輛都存在電池組中單體電池存在火災風險的情況。此外,像大客車這種電池組數量超多的車型,應該標配滅火裝置以防止造成進一步損失。 其實,這些自燃事件的發生并非偶然,而是各方面綜合因素的結果,不論廠家給予何種理由解釋,自燃的現象都客觀存在,這樣的事情并不會被消費者所接受。從另一種角度來說,我國新能源品牌大量涌入的同時,電池產業也在經歷著亞健康的發展模式,而電池組的安全質量問題則是這種發展模式下的一種附帶現象,如果不引起我們的警覺,最終可能會引起產業上更加嚴重的后果。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E車匯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76286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