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月前的北京車展上,造車新勢力強勢登上舞臺:蔚來在展館里的蔚來中心舉辦三場seeds分享會,拜騰的49寸超大屏成為“話題之王”,威馬的EX5讓人眼前一亮.....各個自帶熱搜體質,相比之下,自主品牌要稍顯遜色。
轉眼之間,四個月后的成都車展,傳統造車力量開始集體反擊:比亞迪宋EV 500、北汽新能源EC3、榮威MARVEL X、長城歐拉IQ、東南汽車DX3 EV400等相繼上市,反觀造車新勢力,除了新特上市新車、零跑發布高續航版車型之外,幾家領頭的新造車企業集體“缺席”......這次西南的新能源戰場上,自主品牌成為當之無愧的主角。
沉睡的“獅子們”似乎比預計中更早醒來,開始強勢出擊,這打出的拳法與造車新勢力有何不同?
根據市場需求定制產品
在過去的半年里,交付難題、品質問題、缺乏產品競爭力,成為造車新勢力難以逾越的“坎”。而此次成都車展上,自主品牌刷刷刷帶來一眾新產品,用產品說話的同時,不難看出它們對市場敏銳的觀察力,并能根據政策及時做出調整。
以北汽新能源為例,此前受到補貼退坡影響,北汽新能源EC系列月銷從5月的過萬輛直接掉到了6月的3輛。此次成都車展上,北汽新能源推出升級款車型EC3,主動調整產品結構,以完成全年15萬輛的銷售目標。
同樣,針對目前中高端電動汽車市場產品匱乏的局面,上汽乘用車推出榮威MARVEL X,補貼后售價為26.88萬—30.88萬元,未來榮威MARVEL X將成為支撐榮威品牌向上發展的系列純電產品,對標豪華車。
反觀造車新勢力,不少車企尚未量產交付,連產品都沒有,拿什么競爭?
智能不再是造車新勢力的“獨門絕技”
此前,造車新勢力以“打造智能汽車”為口號,公開向傳統車企宣戰。而在這次成都車展上,自主品牌正面迎戰,紛紛強調自己的車“更聰明”。
先來看看“網紅車”榮威MARVEL X,依托上汽智能化成果,MARVEL X搭載有斑馬智行3.0-MARVEL專屬版、AI Pilot智能駕駛輔助系統,以及車道級AR-Driving實景駕駛輔助系統等智能科技配置,“Hi!斑馬”著實讓人印象深刻。
當然,上汽乘用車不是第一個提出要打造智能汽車的自主品牌。成都車展前的8月27日,廣汽新能源第二款純電動SUV GE3 530正式上市,這款車號稱為“全球首款長續航AI純電動SUV”,搭載了廣汽新能源AI系統,包括智能語音、實時導航、AI找樁、QQ音樂、社交出行等五大核心功能,做到了“更聰明的陪伴你”。
所以在造車新勢力費心打造的智能電動汽車市場中,自主品牌選擇主動出擊,期望分一杯羹。
新零售+移動出行齊發力
與傳統燃油汽車相比,新能源汽車與互聯網的聯系更加緊密,在目前新能源汽車的交付環節中,線上平臺的存在感很強,車企告知消費者可以通過官網、App等平臺預訂車型。雖然在智能網聯技術上,傳統車企正加快腳步,但因缺乏互聯網基因,在銷售環節形式上還是偏傳統。反之,不少造車新勢力即便尚未量產交付,但均率先推出了體驗中心、會員社區等創新商業模式,蔚來舍棄經銷商直銷客戶,更是贏得不少話題度和好感度。
面對競爭,此次成都車展上自主品牌主要發力“線上+線下”的汽車新零售模式。例如,長城旗下的新能源品牌歐拉,在新車iQ的上市會中,就與京東汽車商城、河北大正人集團簽署合作協議,首批采購4000臺歐拉iQ,快速建立新零售渠道生態,進軍京津冀和雄安新區的移動出行市場。換句話說,自主品牌不再局限于傳統的銷售模式,而是會同步加入分時租賃、網約車或傳統租車市場,以多種方式走進普通人的生活。
同時,上汽、廣汽新能源等車企也在不斷加強與天貓等電商平臺的合作,“互聯網賣車”逐漸成為現實。
寫在最后
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領域投入更早、發展更快,也讓這些企業擁有了一定市場地位和存量優勢,積累了一定用戶和經驗。面對來勢洶洶的造車新勢力,自主品牌似乎并不擔心,正如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新聞發言人連慶峰所說的那樣:“造車新勢力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沖擊,但是我們跟新勢力打法是不一樣的,因為我們在頂層設計上,實現了一步到位。”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大咖·新能源汽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76385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