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現在要封個造車新勢力的“鼻祖”,騰勢汽車無疑將會是最有競爭力的選手;騰勢汽車于2010成立,背靠比亞迪和戴姆勒(奔馳母公司)這兩座大山,按理說含著金鑰匙出生的騰勢汽車原本應該是成為“當紅”造車新勢力,但是如今提及騰勢汽車,估計知道的消費者并不多。
當然,這或許騰勢汽車推出車型有關,8年的歷史里騰勢汽車只有三款車型:騰勢300、騰勢400、騰勢500;騰勢300已經在滾滾紅塵中被淹沒,騰勢400也步了騰勢300的后塵,只剩下騰勢500“一枝獨秀”。要知道騰勢不僅是有兩座大山可靠,而且研發經費更是高達30億,并且早早就拿到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入場券,很難想象騰勢為何淪為不起眼的存在。
一手好牌打的“稀爛”
2010年,比亞迪與戴姆勒雙方以50:50的股比共同設立騰勢汽車;話說騰勢汽車的到來是被行業內外所看好的,因為背后有奔馳和比亞迪這兩個便宜“爸爸”。在“父母”的精心呵護下,騰勢四年磨一劍;終于在2014年秋,首款純電動車正式上市——騰勢400。當時的騰勢400是按照行業最高標準進行了三電系統(電池、電機、電控)全面升級,并正式推出性能及配置大幅提升的榮耀版。
戴姆勒和比亞迪為騰勢規劃的人生道路大概是這樣的:請最好的老師,用最好的材料,享受最高級的配置,以“高品質的新能源汽車”的定位上市,在鮮花與掌聲中收獲銷量,然后拓寬產品線與渠道,成為和特斯拉分庭抗禮的中國高端新能源汽車品牌,逐步走向人生巔峰。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卻骨感;不管是當時,還是現在,新能源汽車在中國市場都屬于剛起步不久,消費者大多更青睞價格低廉的“平民車”,而騰勢400(補貼后30.30-36.38萬元)這類價格“吊打”各位選手的車型,自然而然被淹沒在了滾滾紅塵中。
騰勢400的失敗更加堅定了騰勢汽車走下去的“信念”,2018年3月迎來了騰勢500的上市,補貼后售價為29.88-32.88萬元,續航里程也達到了451km;新車不僅對騰勢400的續航里程有所提升,更是把售價降低了近4萬元,隨著騰勢500的上市騰勢400也終于停售。但是騰勢500的到來也能沒能將騰勢汽車拉回主流。
奔馳有新能源,比亞迪有“王朝”
如果要說當今誰是合資品牌中最差的,騰勢汽車可能會當之無愧,而且其已經連續三年蟬聯。從第一代車型上市開始,騰勢2014-2017年四年分別虧損2.6億、5.7億、13億、4.8億,共計虧損26.1億,年均虧損6.5億;按各占50%股本,比亞迪與奔馳各自在騰勢上虧了13億。之前也有說法是奔馳和比亞迪準備放棄這個“私生子”,這個說法也不是毫無道理,要知道奔馳如今的新能源布局已經初現端倪,比亞迪的“王朝大軍”更是一路高歌猛進。
騰勢汽車不溫不火、半死不活的狀態很難成為承擔奔馳的重任。于是,本月4日傍晚,奔馳在瑞典宣布其首款純電動SUV車型——EQC正式全球首發,該車誕生于EQ平臺,預計在2019年之內,國產版將登錄中國市場。
而最初比亞迪寄希望于騰勢打造高端電動汽車品牌,但是如今比亞迪在請來了前奧迪設計師艾格之后,讓比亞迪的車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與其再去大費周章打造騰勢,不如將“王朝大軍”這張牌打好。所以騰勢汽車如今面臨著,兩個“爸爸”都不愛的困境中。
【寫在最后】
2014至2017騰勢汽車共計虧損26.1億元,要知道2010年成立之初騰勢的注冊資本也就23.6億元,若是沒有比亞迪和戴姆勒的后續注資,恐怕騰勢早已成為過去式。Nick認為,未來騰勢汽車的去留,其命運掌握在自己手里;要知道,騰勢汽車的實力其實并不弱,只是沒能做好營銷,再加上奇丑無比的外觀使得購買欲望大大降低;如果騰勢汽車的下一款產品能打破這兩個定律,未必不能異軍突起。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笑寒松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76661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