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9月12日9時30分,美國紐交所的鐘聲再次為一家中國企業而鳴。
這一天,紐交所外墻上,懸掛起了大幅的印有“Blue Sky Coming”的蔚來藍色旗幟,旗幟下并排停放著四輛蔚來汽車,分別是NEXTEV、EP9、ES8和一輛概念車。不時有路人舉起手機拍照,而創始人李斌更是與妻子王屹芝在此留下了公開一吻。
紐交所,李斌不陌生,十年來他是第三次來,前兩次是2010年的易車上市和2017年的易鑫集團上市。而這一次,被李斌稱為“有史以來最難的一次創業”,也終于迎來了高光時刻。
“紐約是天堂,也是地獄”,這句話特別適合描述美國的資本市場。時間回到大約半年前的3月29日,美國納斯達克迎來中國在線視頻網站愛奇藝的敲鐘,每股 18 美元,融資規模22. 5億美元。然后,首日破發。 蔚來汽車是繼阿里巴巴和愛奇藝之后,在美國融資金額第三大的中國上市公司。所以,當12位車主為蔚來正式敲響納斯達克上市鐘聲后,所有的目光都在緊盯股價。還好,NIO Inc.的股價在當天經歷15%的跌幅后大幅反彈后,第一個交易日比6.26美元的發行價格漲了5.4%。 而在今天早上結束的第二個交易日,蔚來汽車股價迎來暴漲,盤中股價一度飆漲超90%,市值也一度達到130億美元。截至收盤,蔚來汽車股價暴漲5美元,報11.6美元,漲幅達75.76%。 但即便如此,依然有外媒表達對蔚來汽車的悲觀情緒,彭博社分析師不認為蔚來汽車股票是穩妥投資,他們給出的蔚來目標股價為4.2美元。在9月12日,彭博社還刊登了一篇標題為《可悲,中國版特斯拉NIO可能已經透支額外資金》(Shame,Tesla-Alike NIO Could Have Used the Extra Cash)的文章,不留情面地將人們的關注視線,從中國造車新勢力第一股的奇跡故事,拉回到其背后發展舉步維艱的現實中。 在新造車勢力的江湖中,高光時刻與至暗之時,從始至終都折疊在一起。 打開華爾街“金礦”? 有人將蔚來汽車視為特斯拉的“中國門徒”。 但毫無疑問,在各個方面,李斌和他的蔚來似乎都在用比前輩馬斯克的特斯拉快一倍的速度,競速奔襲。馬斯克從入局特斯拉到量產第一輛Model S用了8年時間,李斌發布第一輛量產車ES8,僅用了3年。而在掛牌上市時間上,特斯拉用了7年,蔚來汽車僅用了4年。 按照蔚來最后更新的招股書內容顯示,蔚來計劃以每股6.25 - 8.25美元的價格發行1.6億股美國存托股票,融資額度在10億-13.2億美元,遠低于此前發布的18億美元意愿。但最終的開盤價是每股6.26美元,接近于此前公布發行價區間的最低點。 另一個耐人尋味的細節是,此前有消息稱,日本軟銀集團會考慮在蔚來的首次公開募股(IPO)中購買價值約2億美元的股票,但在8月底,軟銀最終放棄了對蔚來的投資,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估值過高可能是軟銀放棄這筆交易的主要原因。又或者,精明的軟銀其實并不看好蔚來的燒錢模式。 就在蔚來赴美敲鐘前不久,一直在積極準備掛牌上市的沃爾沃卻宣布暫停IPO。對此,沃爾沃CEO漢肯·塞繆爾森表示:“目前為投資者提供一定上漲空間的條件并不理想”。他認為,企業需要穩定的市場條件才能上市。 華爾街的金錢永不眠,這里遍布讓人熱血沸騰的傳奇。但股神巴菲特也說過,“要投資,就要屏蔽興奮,至少不要在錯誤的時間興奮。”尤其是在近期,經歷了任性放飛自我的馬斯克將特斯拉帶入混亂的打擊之后,華爾街的投資人這段時間難免要收起興奮,這也讓NIO的IPO面臨壓力。 毫無疑問,在一眾新造車勢力中,蔚來有一個自帶光環的明星創始人,同時它深厚的互聯網基因和用戶思維,加上出眾的資本運作能力,使其一直具有“領跑者”姿態。但這并不能掩蓋掩蓋蔚來作為一家新造車企業,所無法繞過的資金困局。 蔚來招股書文件中顯示,從2014年創立至2018年上半年,蔚來凈虧損5.026億美元,營收為695萬美元。截至6月30日,該公司擁有6.77億美元現金和現金等價物。另外,蔚來持續在地標性建筑物里打造NIO House,這樣的大手筆也是投入巨大。到目前為止,蔚來已經在全國6個城市開出8家NIO House,而業內人士推測每家NIO House單店平均年租金預計達到5000萬元。 大約兩個月前有知情者透露,華爾街建議蔚來明年一季度裁員,因為規模小,用工成本過高。數據顯示,蔚來汽車人均人工成本不低于50萬元,其中研發人員人均人工成本不低于81萬元。 另外,量產交付困難也在持續消耗著市場對蔚來的信心。根據最新的消息,截至8月31日,蔚來汽車共生產ES8的數量是2399輛,向用戶交付的數量為1602輛,距離2018年結束僅剩下不到4個月,而兌現李斌交付1萬輛的承諾還很遙遠。 馬克思說過:“交易所是豺狼,但如果沒有資本市場,現在也許還沒有鐵路。”華爾街的金礦或許正是蔚來當下所需要的,但是,10億美元的融資規模,真的能夠支撐起蔚來的未來嗎?蔚來能夠復制發生特斯拉身上的市值暴漲神話嗎? 至暗之時與至亮之光 打開被折疊的另一面,其實新造車企業的日子已經普遍舉步維艱。 8月初,李斌與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的一場賭約,成為了汽車圈人士飯后的談資,同時也引發了更多人對于新造車勢力“1萬臺交付量”能否實現的大討論。而這場賭約背后,暴露了到目前為止,這一批新造車企業普遍交付能力不足的尷尬。 有數據顯示,截止今年上半年,新造車企業只有小鵬、云度和電咖三家企業實現了共計4544輛的交付答卷,其中,電咖上半年共交付1953輛,云度交付量為2261輛,小鵬交付量僅為330輛。蔚來汽車從7月份才正適合開始進入交付。 另一方面,造車新勢力自從闖入造車的江湖以來,其實一直受到大眾的質疑。幾年前,汽車行業的門檻被嚴重低估,熱錢也蜂擁而至,導致民間造車熱情重新被激發,一大批新造車企業潮水般用來,其中不乏覬覦騙補的渾水摸魚者。 之后,騙補事件沸沸揚揚,樂視高樓一夜崩塌,珠海銀隆風波至今不斷……消耗的是整個新造車企業的信任。這個行業,已經過了靠“講故事、賣情懷”就能生存的階段了。而越來越多的投資人清醒過來,整車項目創業所需的資金、技術、和量產時間過長,正讓他們變得越來越謹慎。 8月底的某一天,在某汽車行業微信群內,傳來了造車新勢力鎣石汽車“倒閉”的消息。疑似鎣石內部人員不僅爆出“上海鎣石汽車自倒閉后,現有200多號人在謀出路”的猛料,還po出了鎣石汽車內部關于“工資延遲發放“的致歉通告。如果消息屬實,鎣石汽車也成為首個”倒閉“的造車新勢力。 輾轉聯系到鎣石汽車負責整車平臺的內部人士,其否認了“倒閉”和“撤資”傳聞,但并未否認目前處境艱難的事實,并表示“大環境不好,對每個企業都有或多或少的影響”。 事實上,在BC兩個月前的一篇報道中曾經提到過,有業內人士透露過“新勢力的危機爆發了,有幾家已經發不出工資”的事實,而除了鎣石汽車之外,最近知豆汽車也被爆出欠薪傳聞,旗下全資子公司知豆智信的80余名員工已3個月未收到工資,8月初還被臨時通知北京分公司將裁撤,員工要么到浙江寧海總部報到,要么主動離職。 補貼退坡,資金煎熬,交付考驗……如蔚來、威馬等這樣的頭部玩家,還可以豪賭一把,拿下一張打敗時間的“船票”,但更多的企業正坐困愁城,等待著至暗之時后,能迎來最終的至亮之光。 9月13日早上7點多,李斌在蔚來APP上發布感謝信感謝投資人、合作伙伴、用戶以及團隊,一位員工家屬兼蔚來用戶的話,也許適合用來鼓舞所有在艱難時世下依然努力前行的新造車企業——“花若不開,就等到花開之時。”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BusinessCars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76840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