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無人駕駛行業發展或再次提速!
美國發布新指導政策,提速自動駕駛
美國交通部于當地時間10月4日發布第三版自動駕駛指導政策——《準備迎接未來交通:自動駕駛汽車3.0》(Preparingfor the Future of Transportation: Automated Vehicles 3.0 [AV 3.0]),該政策主要針對自動駕駛領域放寬,旨在迎接無人駕駛汽車的到來,提升自動駕駛發展速度。準備敞開大門,迎接完全無人駕駛汽車的到來。再見,方向盤!這一天或許將更加快速的到來。
根據美國現行安全法規,美國形式的機動車必須安裝方向盤、踏板和后視鏡等配件,但此次《AV 3.0》文件規定當中寫到“交通部準備通過美國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來重新考慮現行安全標準的必要性和適用性。”同時,“鑒于自動駕駛汽車測試已在全美多地蓬勃展開,美國交通部再無必要對某些區域加以特別對待。”交通部將不再承認美國10大自動駕駛汽車試驗場,這些試驗場是由奧巴馬政府卸任前一天指定的,上一任佳通部長主導發起。美國國會曾經認定這些試驗場有資格獲得6000萬美元撥款作為安全測試基金。這預示著自動駕駛汽車測試將更加普遍的開展。《AV 3.0》再一次表明了美國聯邦政府近年來針對自動駕駛汽車始終堅持的自由放任的立場。
自動駕駛,是一場將全面影響人類社會的交通革命
自動駕駛,是一場將全面影響人類社會的交通革命,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具影響的交通議題。《無人駕駛》一書預言,人工智能將從顛覆駕駛開始,全球重構人類生活,一場關于交通、物流、能源、制造、保險、醫療、零售、娛樂、城市規劃、倫理道德的全面挑戰已經開始。如同智能手機一樣,自動駕駛汽車的未來影響取決于設備、IT、能源三者疊加。
廣告
作者:(美)胡迪·利普森(Hod Lipson),梅爾芭·庫曼(Melba Kurman)
當當
自動駕駛系統作為新生事物,一開始處于“政策真空”當中,需要法律政策的革新。所以我們看到,美國、德國等各國政府已經紛紛承認了自動駕駛系統的合法地位,規范自動駕駛汽車的道路測試,允許將其應用于交通領域。其中,荷蘭、新加坡、美國、瑞典和英國依次位列前五,中國僅排在第十六位。政策和立法的準備和完善,是自動駕駛汽車研發和商業落地不可或缺的因素。2016年3月,聯合國在最新修訂生效的法規中寫明允許駕駛員適時接管車輛的駕駛,不必隨時自行駕駛汽車,正式確認自動駕駛的合法身份。
中國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
中國離成為一個適應自動駕駛汽車的法規國家還很遙遠。雖然中國擁有很多如百度的 Apollo 、景馳科技和小馬智行等在內的多家著名自動駕駛公司,但是立法和許可仍然起步緩慢。2015年,國務院印發了《中國制造2025》,將智能網聯汽車列入未來十年國家智能制造發展的重點領域,明確指出到2020年要掌握智能輔助駕駛總體技術及各項關鍵技術,到2025年要掌握自動駕駛總體技術及各項關鍵技術。
從去年年底各地開始陸續出臺地方性的監管規范,一些既有的政策法規依然給自動駕駛汽車發展形成阻礙。比如,首先,《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關條例僅允許有資格的駕駛人駕駛機動車上路,自動駕駛系統不具有駕駛機動車的合法地位。其次,自動駕駛汽車上路面臨合法性質疑,因為《公路法》和《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明確禁止在公路尤其是高速公路上進行機動車性能測試或者試車。其三,高精地圖的測繪和使用受到法律限制,一方面,進行地圖繪測需取得相應資質,具有較高的準入門檻,地圖測繪的“眾包”模式的合法性存疑。另一方面,高精度地圖的公開和使用受到《繪測法》等相關法律的諸多限制,比如地圖信息的分檔、偏轉等要求,無法滿足自動駕駛汽車的精準控制要求。
因此,為了促進自動駕駛系統的發展,迫切需要對既有監管政策做出一定的調整。
自動駕駛的分級
為了更方便的區分和定義自動駕駛技術,自動駕駛的分級就成了一件大事。目前全球汽車行業公認的兩個分級制度分別是由美國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簡稱NHTSA)和國際自動機工程師學會(簡稱SAE)提出的。而此次我們以分類更加詳細的SAE版本為例,通過以下兩張圖來了解下自動駕駛的分級。
再見,方向盤!
想象一下,將來的某一天,你在自己的全自動駕駛車里,你可以像在飛機的頭等艙里一樣,工作、吃飯、睡覺,全程不需要你對車輛進行任何操控。到達目的地后,車會自動離開,并被工作人員進行清潔,然后等待下一次任務。
車內完全取消了傳統方向盤,寬敞的車內空間可以被設置為睡眠環境、移動辦公室、起居室和娛樂空間模式,乘客只需要通過語音即可隨意改變車內的環境布局。乘客在車里可以面對面地喝著香檳聊著天或者不受打擾地進行辦公,也可以一人獨享整個空間將車內變成一個單人床。
這樣的車,你是不是需要來一輛!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知家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78010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