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 新能源品牌知豆取得了良好的業績,全年共銷售42000余臺,僅次于北汽EC系列,一舉奪得當年新能源車的銷量亞軍。擁有夢幻般開局的知豆立下豪言壯語:"2018年肯定會盈利,將會是大豐收的一年。"然而因為種種原因,今年的知豆銷量遭受了嚴重的挫折,2018年 8月,知豆的銷量僅有374臺,不及去年同期銷量的十分之一,而1-8月銷量共13497臺,同比去年大跌51%,之前做足了前期宣傳的知豆D2,月銷只有2輛。去年的豪情壯志蕩然無存,雖然今年新能源車銷量呈井噴式增長,但是知豆已完全不及當年風采。
而坐實知豆陷入危機的,是近日被曝光的裁員危機,據知情員工稱,公司6、7、8三個月的工資都沒有發放,全公司都遭到了工資的拖欠。并且要求員工主動辭職,才可以拿到三個月的欠薪。讓人不禁感嘆,知豆到這個階段,終于露出了自己的真面目。
為什么知豆會陷入這樣的窘境呢?其實它的衰敗不是毫無理由的,知豆成立于2005年,于成立之初,知豆的主要定位就是續航里程在100公里以下的小型電動車。然而隨著新能源補貼政策的緊縮,今年6月12日新政策頒布新規定,將取消續航里程在150公里以下的新能源車補貼。這對于知豆來說可以說是當頭一棒,這一舉措雖然并不會影響蔚來、前途這類定位于中高端領域的新能源車企,但是對知豆這種,本身就以騙補為前提的企業可以說是影響巨大的。
取消新能源補貼后,知豆的價格不升反降。去年知豆經過補貼后的價格在15萬左右,然而今年,不享受補貼政策優惠的知豆售價僅4萬余元,這已經不僅僅是因為企業虧損所以調整價格的降價幅度了。只能說知豆本身的價格定位就是虛高的,現在的價格才是它本身應有的價格。
知豆雖然在2017年拿到了良好的銷量成績,但是一紙新規就足以撕下他的真面目。目前,中國共有400余家新能源車企,這其中有多少是騙補的蛀蟲呢?這類企業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沒有自己的研發能力,只為騙取利益,以騙補為前提的企業注定走不長遠。想要逐漸壯大,就需要擁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和高精尖的研發能力,只有通過產品說話,才有可能拿到消費者與市場的認可,成為汽車企業的領軍品牌。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車插座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78378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