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汽協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0月,我國乘用車銷量為204.7萬輛,同比下跌13%。這是我國乘用車銷量連續第二個月同比降幅超過10%,且呈擴大趨勢。在車市持續低迷的情況下,網傳相關部門正在醞釀出臺一系列刺激消費的政策,其中就包括對2.0L以下排量的乘用車施行購置稅優惠。還好,發改委已經于11月15日辟謠曾提出“汽車購置稅減半至5%”的建議。
不可否認,汽車產業是我國的支柱型產業之一,汽車消費也是國民消費的重要一環。但在億歐汽車看來,階段性的購置稅減免政策并非明智之舉。已不足以幫助那些落后的車企重生,反倒不利于鼓勵優秀者的發展。延緩對落后者的淘汰,也是在延緩車市春天的到來。
透支未來,無法改變車市本質
車輛購置稅是我國對在境內購置車輛的單位或個人所征收的一種稅,目前的購置稅稅率為10%。
我國于2009年1月首次推出1.6L 及以下排量乘用車購置稅減半政策,該政策在2011年予以取消。在小排量汽車購置稅減半施行的2009年和2010年,我國汽車銷量分別上漲46.15%和32.37%。
到了2015 年10 月 底,1.6 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購置稅減半政策再次出爐,并持續施行至2016年底。從2017年開始,小排量購置稅從上年的5%增加至7.5%,并于2018年起恢復至原來的10%。在2016年和2017年,我國汽車銷量增速分別為14.93%和1.40%。
由此可見,購置稅優惠第二輪推出時對于車市的刺激效果遠低于首輪。如果類似政策再次推出,預計車市受到的刺激效果會更加有限。所以,如果想要獲得良好的刺激效果,或是延緩那些“生命垂?!钡穆浜笃髽I死亡,新一輪的購置稅優惠力度必須加大。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首輪購置稅刺激政策剛剛退出的2011年,雖然宏觀經濟調控力度加大,但我國汽車銷量增速卻迅速跌至2.45%。而在第二輪購置稅優惠政策退出的首年,也就是2018年,我國車市更是出現了30年來的首次負增長。
可以說,短期的購置稅優惠政策只是在將未來的汽車消費前置,屬于透支未來消費的行為,無法對于汽車消費帶來根本性的改變。一旦優惠政策退出,車市將迎來一次大幅的衰退;想要挽救衰退,又需要新一輪、更大力度的刺激政策。而購置稅優惠政策推出地過于頻繁,可能會在財政負擔不斷加重同時,讓車市陷入一種大起大落惡性循環,甚至讓一些落后車企患上政策依賴癥。
對于無力購車的消費者來說,僅僅是數千元購置稅的下調仍不足以讓其具備購車條件。對于購車壓力不大的消費者來說,數千元的刺激遠不如部分經銷商的終端優惠力度,很難對其購車選擇產生本質影響。
力帆等落后者根本救不下來
當然,車市經歷“寒冬”,必然將會弱小的企業被凍死。如今,昌河、幻速等已經面臨重組,鈴木汽車更是退出中國市場,未來仍會有其他車企會在中國市場遭遇生死存亡的挑戰。但我們需要清醒地意識到,經受不住挑戰的必然是那些或落后、或不符合我國市場需求的企業。
由于我國汽車市場體量巨大、機會眾多,所以出現了魚龍混雜情況,大量沒有競爭力的落后企業仍在市場上混日子。力帆汽車、海馬汽車、東南汽車等企業,自身體量本就非常小,今年的銷量累計跌幅還達到了40%以上。這些車企的業績下滑并不能僅怪罪于市場趨冷,更是因為其自身產品力的低下,不符合市場需求。
近年來,這些企業始終無法推出真正適合市場的產品。即便推出購置稅優惠政策,也只能稍稍延緩那些落后者的死亡,無法改變其落后的本質,更無法讓其“起死回生”。只有一次持續性的“寒冬”才有可能倒逼其改進自身。如果這些企業最終無法強壯起來,退出市場也不值得惋惜。
只有這些落后企業的落后產品全都在市場收緊時被“清理”掉,才能讓整個產業更加健康地成長。對于優秀企業和優秀產品來說,只有淘汰落后者才對得起他們為做好產品而付出的一切;對消費者來說,只有淘汰落后者才能讓他們有更多機會選擇優秀的產品。對于整個汽車產業來說,只有淘汰落后者,才能讓資源更加集中于優秀者。淘汰落后產能、資源向優勢企業集中,這樣“良幣驅逐劣幣”的方式才能使中國汽車市場得到健康發展。
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在此前談到目前車市下行時期仍釋放出的積極信號時就首先強調了“前十大車企銷量占到總量的近90%,行業集中度提升”。
敢于面對冬天,才能迎接春天
對于任何一個市場來說,都需要“看得見的手”和“看不見的手”相互作用,才能長期保持健康發展。但是,“看得見的手”的作用應該是為“看不見的手”糾錯,所以仍需要在符合市場發展規律的前提下操作。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通過對美國、德國、日本等成熟市場調查發現,這些國家的汽車市場在進入普及后期之后,都會經歷一次三年左右的銷量下滑,并在長周期內處于低速增長態勢。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郎學紅表示,我國汽車市場目前正處于剛剛進入到普及后期的階段。所以說,從今年開始的銷量下滑態勢符合市場發展規律,并非因為市場進入異常狀態,并不需要“看得見的手”干預。
套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李佐軍對宏觀經濟的分析來說,車市“探底”并非壞事,而是規律:“冬天終究是要來的,因為只有敢于面對冬天,你才能夠迎接春天。如果不敢面對冬天,總是想著拖延,那春天也遠遠不能到來。只有探底了,你才真正腳踏實地了,而且你再也下不去了,你在迎接新的緩慢上升的階段?!?/p>
在市場“寒冬”中,仍有企業在繼續擴大市場份額,仍有企業保持著相當大的體量和利潤。不用購置稅下調來刺激,他們依然可以堅持到春天到來。他們才是真正的優秀企業,他們才是真正獲得消費者認可的企業,他們才是真正應該獲得支持的企業。
所以,在億歐汽車看來,如果為了“降稅減費”,將下調之后的購置稅稅率作為一項長期執行的政策,這無疑是利好消費者的一項舉措;如果僅僅是希望在短期內刺激消費,購置稅優惠政策完全沒有出臺的必要。
春天應該屬于那些積極向上的強者,瀕臨死亡的弱者們還是安心在冬天里長眠吧!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億歐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81422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