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上海臨港產業區的特斯拉中國工廠迎來了一位新鄰居——博郡汽車。11月23日,博郡汽車與上海臨港經濟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臨港產業區公司簽署三方戰略合作協議,未來將在臨港產業區建設新生產基地,總投資規模約35億元人民幣。
三座工廠保證產能 首款車型2019年亮相
《電動大咖》了解到,博郡汽車臨港工廠將于2020年投產,2023年實現年產10萬輛純電動乘用車的規模,預計年產值167億元。
博郡汽車之所以選擇在上海臨港建廠,是因為在國家及上海的產業發展規劃中,位于浦東的臨港產業區是上海進入21世紀以來規模最大的園區開發項目之一。作為中國進一步向縱深發展的前沿陣地,臨港已吸引眾多汽車主機廠、零部件公司的加入,臨港在人才、資金、技術、金融,以及產業密集發展等方面的優勢正在聚集。臨港逐漸完善的汽車零部件供應鏈將為博郡汽車的研發、制造提供極大的便利。
值得注意的是,博郡汽車在南京浦口的占地面積1300畝的造車工廠已經開工建設,一期規劃產能15萬輛,二期建成后總產能將可達到30萬輛。此外,博郡汽車投資建設的思迅新能源也在近日正式簽約落戶江蘇淮安高新區,項目總投資額約50億人民幣,項目一期投資約20億元人民幣,預計2019年開工建設,2020年底竣工投產,淮安工廠主要以生產動力電池為主。
對于造車新勢力來說,生產和交付是最大的考驗。2020年底,南京工廠、淮安工廠、臨港工廠建成投產后,博郡汽車將實現25萬輛的年產能,并具備電池包生產能力,為新車的上市、銷售提供了充足的產能保證。而博郡汽車首款車型有望于2019年上半年發布,并預計于年底實現量產。
與特斯拉工廠做鄰居 不怕對比技術實力
毫無疑問,新工廠與特斯拉中國工廠成為鄰居后,博郡汽車將成為國內造車新勢力與特斯拉對比的代表。有趣的是,博郡汽車旗下首款產品也選擇了特斯拉Model Y作為對標車型。
博郡汽車何來勇氣對標電動汽車“頭號玩家”?一位博郡汽車內部人士告訴《電動大咖》:“博郡汽車擁有很強的研發實力,擁有深厚的技術功底,不擔心外界拿特斯拉與博郡汽車進行對比。”《電動大咖》此前就向大家介紹過,博郡汽車由曾長期任職于美國福特的黃希鳴博士于2016年創建。黃希鳴分別于2007年、2008年在美國和上海創立了美國先進車輛技術有限公司(AVT)和上海思致汽車工程技術有限公司。這兩家公司迄今為止已經為國內外數十個品牌的百余款車型提供了汽車底盤的設計與開發,并由此積累了深厚的新能源汽車底盤設計開發、整車制造的重要技術。
此外,博郡汽車目前的研發團隊已達800人以上,其中有80多人是像黃希鳴一樣,擁有20多年汽車行業經驗的資深汽車人。
從產業布局及技術路線上來看,博郡汽車已經完成了包括上海研究院、底特律研發中心、南京生產基地、上海臨港生產基地、淮安電池工廠在內,囊括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的完整汽車制造產業鏈,是一家完全走自主研發路線的新能源汽車企業。
隨著新工廠落戶臨港,博郡汽車的生產體系得到進一步完善。但選擇與特斯拉中國工廠相鄰,并將首款產品對標特斯拉Model Y,勢必給博郡汽車帶來較大的壓力,“技術流”的博郡汽車能否化“壓力”為“動力”,成為造車新勢力中的一匹黑馬呢?《電動大咖》了解到,博郡汽車將在2019年上海車展發布重大消息,我們將為大家持續關注博郡汽車的進一步發展。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大咖·新能源汽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8230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