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新能源乘用車銷量排行榜中,北汽新能源總是能拔得頭籌。今年前十個月,北汽純電動車銷量為109636臺,同比暴增76%。在新勢力造車集中于"交付難"的困境時,北汽的產能也沒有拖后腿,從2018年3月26日第20萬輛純電動汽車下線,到11月30日30萬輛車下線,中間只用了8個月!
在30萬輛車下線的同一天,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公告稱,北京汽車向其備案了召回計劃,將自2018年12月1日起,召回2012年2月28日至2018年5月8日生產的部分E、EV、EX、EU、EH、新能源威旺EV系列純電動汽車近7萬輛。
6年,將近7萬輛車。這樣的數據讓人不禁懷疑北汽是如何登上銷冠王座的。事實上,北汽新能源占據了天時地利人和。旗下的EC系列定位于微型車,補貼后售價為4.98-7.18萬元,價格低廉,方便停車。同時也符合搖號城市的需求,當之無愧的"占號神器"。北汽也算個體面的品牌,盡管都是從燃油車轉化而來,但生逢其時又遇高額補貼和地方保護,一時間風頭無兩。新能源車的成功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燃油車銷量不佳的缺憾,因此北汽還高調宣布,將在2025年全面停售燃油車。
不少網友認為北汽新能源是為了追逐政策補貼,北汽的財報顯示收益的關鍵來源在于補貼資金。6月12日補貼新政發出,EC系列低續航電動車遭遇滅頂之災。不過北汽很快推出高續航版本救市。在新能源車企中,北汽的動作還是比較快的。
政策利好、市場需求,北汽的產品蜂擁"上馬",產能也源源不斷支撐著各個序列。但在榮耀的背后,市場口碑卻朝著反方向發展。如果說行駛在高速公路上突然沒電導致被追尾并造成人員傷亡只是暴露了北汽續航里程顯示不準,那么投訴網站上鋪天蓋地關于動力電池故障、充電故障、車身生銹、空調故障、銷售人員欺詐等問題更應該引起重視。
北汽新能源本次召回的問題在于制動系統故障,存在安全隱患。其實早在今年2月份,汽車投訴網站上就有關于制動系統的投訴,車主因剎不住車而導致追尾,建議廠家通知車主對剎車系統進行檢驗并召回。但當時并未引起重視,直至被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強行"召回。這不禁讓插座君汗顏,畢竟在今年的J.D.POWER質量排行榜中國,北汽新能源的排名還不錯,屬于主流車平均水平。
以插座君親身感受的EX200為例,后排地板很高(平鋪電池的緣故),乘坐起來毫無舒適感。一旦行駛起來,就能聽到來自中控、底盤、車門等環繞式異響。聞著塑料的氣息,撫摸著松散的飾板,恍然間覺得自己不是身在2018,或許是1998。除了共享汽車和占號,插座君完全想不到其他理由去購買這樣的車。
從本次召回的車系序列來看,幾乎涵蓋了北汽新能源旗下所有車型。而這些問題早該被重視被主動提及的,反而遮遮掩掩到了如今"強行召回"的境地。毫無疑問,這將對北汽新能源的形象造成嚴重影響。插座君也希望其他廠家能夠引以為戒,也希望消費者不要太"健忘",關乎行車安全的事情,還是要放在第一位。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車插座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83337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