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行業的興起,除了有各方支持外,也少不了質疑與坎坷,對于汽車行業來說,新能源車就是這樣的存在。即使隨著技術的發展,市場上新能源車型越來越多,人們對其接受度越來越高,仍然會有一部分人抱持著懷疑的態度。畢竟傳統燃油車已有上百年的歷史,而新能源在他們眼中卻帶來了種種新問題。不過,有不少關于人們對于電動車的看法,或許只是一種誤解。
對于消費者而言,最重要的就是電動車里程問題,可能很多人都會說買了電動車之后患上了"里程焦慮癥",他們認為電動車的續航實在是太短了,簡直不忍直視。但實際上,這是在與燃油車作對比的情況下,作為電動車本身來說,從幾年前主流的200、300公里續航,到如今的400甚至500公里,其實電池技術是不斷在進步的。根據調查,平均每人每天使用電動車的里程最多不會超過100km,市場上的主流電動車是完全可以滿足用戶需求的。
再說到充電方面,充電樁行業目前發展迅速,可以整合在許多停車場合建筑周邊,想要充電也不再是難事,并且電動車不需要等到能源基本耗盡,隨用隨充即可。反倒是為傳統燃油車提供能源的加油站,占地面積本就不小,數量極多,占據了寶貴的土地資源,并且還有可能因為漏油等問題造成地下水污染。
插座君看到有不少人說,由于電動車充電時間大多集中在休息時間或工作結束后,集中充電會給電網帶來極大的壓力,甚至導致崩潰。這個問題其實不需要擔心,因為經歷了無數次換代更新的國家電網,并沒有想象中那么脆弱。特斯拉的前任CEO馬斯克曾說過,目前僅是提煉石原油為燃油這一步,消耗的電力就足以提供特斯拉電動車的電力,從數據看來,二者消耗電力的確非常接近。
目前關于電動車是否環保的問題,爭議其實非常大,許多人認為電動車只是將城市污染搬運到了其他地方,并且能量轉化效率非常低。但首先,燃油車從開采——運輸——提煉到最后燃燒時產生熱值,其實效率也并不是所謂的"一步到位"。并且,對于燃油車來說,所需的能量必須由發動機一對一工作產生,換言之,開燃油車每往前進一步,發動機內部就會發生千萬次爆炸。而對于電動車來說,一座發電站卻可以為千萬輛電動車提供動力,即使有污染物,也更方便與環境資源一同集中處理,而不是散布在人們生活的各個角落。
目前我國石油資源面臨匱乏,需要大量從國外進口,如果燃油車繼續發展下去,資源早晚有一天會枯竭,因此推行電動車更是勢在必行的事舉措。盡管電動車仍然有著這樣或那樣的不足,這都是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正?,F象,通過不斷進步的科學技術,我們有理由相信它們終有一日會被解決。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車插座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83366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