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年末開始,2019年的補貼政策究竟會如何轉變就成了諸多車企與消費者所關注的焦點,據官方表示,國內新能源車將在未來的兩年時間內實現補貼全部退坡。隨著新能源政策的逐步收緊,2019年起,國內政策劍指新能源汽車產業。據有關人士爆料:在今年的一年內,新能源車的補貼整體降幅將不低于50%,過渡期3個月,或實行上牌即預撥付部分補貼,取消地補。
盡管到目前為止,政策的制定部門并未公開確定信息,不過可以確定,在2019年內國內的新能源補貼政策勢必大幅降低。為了避免退坡帶來的壓力,屆時將采取分階段退坡的政策,防止一次退坡波動過大引起大起大落。
退坡比例存在爭議
盡管將會采取分段退坡的政策,然而按照比例計算,在2018年基礎上,今年減50%仍然會對大多數企業造成比較大的影響。許多企業認+為50%的退坡比例有些過激,將打亂企業生產節奏。多數企業是以三年退坡比例3:3:4或3:4:3來制定計劃,雖然對于市場并不會造成毀滅性的打擊,但是勢必會對一些小型企業造成壓力。
不過也有專家表示,目前降低補貼雖然在資金上減少了支持,但是在政策上依然給予新能源較大的扶持,比如加大新能源牌照的發放比例,適度的"雙積分政策"等等。目前新能源市場的主要目標是將補貼轉為市場化過度,隨著合資品牌的新能源車逐步走入國內市場,自主品牌將會面臨更加巨大的挑戰。
部分企業將會被淘汰
在2018年的行業整體下滑的大環境下,國內的新能源車依然保持了較為高昂的增長態勢。據中汽協統計數據,2018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到127萬輛和125.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59.9%和61.7%。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量為98.6萬輛和98.4萬輛,同比增長47.9%和50.8%;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量為28.3萬輛和27.1萬輛,同比增長122%和118%。在各細分市場中,新能源獨領風騷。
然而隨著2019年的補貼退坡,許多躺在補貼上度日的企業在今年必然不太好過。大型汽車集團收到的影響會比較小,但是純粹做新能源產品的企業將會面對較大的壓力。在新的一年中,如果應對下滑的補貼政策,成為了眾多車企在新一年中不得不思考的問題。
160萬目標會被影響么?
隨著我國新能源產業的穩步增長,目前,我國已經成為了全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產銷國。據中汽協預測,2019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預計銷售160萬輛,同比增長33.3%。那么隨著補貼政策的收緊,在今年一年中中,這樣的目標還能夠實現么?
對此,專家表示,在制定今年的年終目標時已經考慮到了電動車補貼的影響,考慮到消費者對電動車的接受程度正在不斷升高,政府還將繼續為市場提供有利的政策,所以160萬的年終目標實現的可能性是比較大的。
對于目前的自主品牌來說,新能源對于全世界而言都是全新的方向,國內的汽車廠家應該加緊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提高產品質量,打造更具有競爭力的核心產品。隨著越來越多的外資品牌進入國內,中國品牌更應該擺脫依靠補貼生存的局面,以更強勁的姿態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才是未來的王道。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車插座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87036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