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月之前,上海 2018 年 NIO DAY 之后四天,我寫下了「蔚來 84 kwh電池組之苦」。
當時起筆的緣由,是因為李斌在臺上說蔚來最新的 84 kwh 電池組將在產品上線之后,以 6 折的價格提供給老用戶——蔚來 ES8 車主們升級,而臺下老用戶的反響卻并不強烈,甚至有不滿。
四個月之后的昨天,蔚來開解了這個 84 kwh 電池組之困。整個方案的全稱叫做「2019年續航升級方案」,關鍵內容如下:
1、2019 年 5 月 1 日起開放 ES8 84 kwh 電池選裝包,價格五萬元。
2、分靈活升級和永久升級兩類,簡單理解就是日租和買斷。
3、2019 年 3 月 31 日前提車了或者大定了的車車主可以享受 6 折優惠
原價日租 66 元/天,老用戶日租 39 元/天
原價永久升級 5 萬,老用戶 6 折 3 萬。
4、能量無憂用戶可每月免費使用七天。(前提是在一鍵加電或掃碼換電時遇到僅可更換大容量電池的情況。)
5、從 2019 年 9 月開始實施,年底前適用。今后每年都會根據情況發布當年的續航升級方案。
方案公布后,我在上海萬象城新開業的 NIO HOUSE,問了蔚來領導層——李斌、秦力洪、沈斐很多問題。包括為什么叫續航升級方案?為什么不對老用戶免費?這樣做的意義在哪里以及蔚來的可持續性等等….
而讓老車用上新的大電池,車主們又是否買單?
四個月之前的鍋?
在萬象城 NIO HOUSE 聽到這套解決方案時,我總想起四個月之前 NIO DAY 發布會時的場景:當李斌說出老用戶 6 折時,最中間位置的 ES8 老車主的反應并不積極。
第二天,蔚來聯合創始人、總裁秦力洪在蔚來 App 上專門發文解釋「電池升級 6 折 優惠」的事,核心意思四個:
第一,本意是向老用戶表達善意,萬沒想到引起很多朋友失望,他們也很意外;
第二、了解后才知道大家本來有「免費升級電池」的心理預期,但這中間有信息傳遞中的曲解,甚至個別蔚來同事也沒吃透,他也很自責;
第三、老用戶電池升級計劃牽扯大量細節,所以方案才要在明年Q2才能處理,六折某種意義上是一種承諾:蔚來不會虧待老用戶;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蔚來的換電網絡,將逐步更換全國各站的儲備電池。因此,用戶在使用一鍵加電服務時,就有可能換到高能量密度電池。
秦力洪
昨天,在整個方案公布后,我舊事重提,為什么不對老用戶免費。
秦力洪再次承認了蔚來的問題。他說,在管理用戶預期上,蔚來有很多責任,給了用戶免費的印象。他再一次強調:買能量無憂包的,有機會免費使用高容量電池組。
潛藏在背后沒有直說的,則是作為一個商業機構,免費并不是一個健康的策略。這意味資金鏈的緊張、可持續發展的存疑、服務能力的斷崖……
那 6 折呢?
「6 折 3 萬,不會驚喜不會意外,符合民意。」秦力洪說,既然大家都認定 3 萬那就 3 萬,初期蔚來肯定會虧一點。電池包升級的確涉及到折舊問題。但作為一個用戶企業,「去跟用戶談折舊,感覺不地道、不厚道。」
至于日租方案,其實來自用戶建議。昨天蔚來 App 上,@Karl zhang 也發了一篇文章。
文章有一句話挺有意思「從用戶和蔚來雙方的角度考慮」。這讓我想起碳粉群里看到的一句話:「操心,操上市公司老總的心。」
這句話有自嘲的成分,也的確是事實。最典型的是@老金的上面這篇文章,認為日租模式蔚來會巨虧、不能這樣去干,為此李斌還特地留言回復了。
蔚來碳粉群早前聚會
而昨天方案一出來,碳粉群里討論激烈。到晚上快 11 點,我感覺大家非常糾結,一方面反對蔚來「過高」的服務,擔心在商業上無法持續;另一方面又希望蔚來有情懷,不要像傳統車企那樣商業。
因而,在對方案「買單」的同時,又有很多怨言。
我忍不住在碳粉群里問大家:對于蔚來,你們到底是要商業還是要情懷。結果一堆人 Copy 回復到:瘋了吧,企業不賺錢,倒閉了,還TMD有情懷??
「那明天都去萬象城報道,賣車去吧。」我說。
聊了一晚上,我能理解部分創始版車主們的失落:在理智上認同蔚來這個方案,但在情感上難免有怨言。
這是對蔚來的考驗:用戶買單了,但蔚來用什么來回饋這樣的理解?真誠的溝通,還是可預期的優待。
再深入點,則是作為創業公司,如何將錢花在有效服務上!如何在服務好用戶和可持續發展中找到平衡,用可持續發展去提供可持續的高品質服務。
引用「來,看看這些定了蔚來ES6的人是怎樣說的.....」一文中蔚來 ES6 意向車主小楊的話來結束本段。
「我是一個思想激進、錢袋子保守、上有老下有小的 30 多歲的人,花錢風格偏保守。綜上所屬,擔心蔚來企業發展受困,進而影響在車研發、生產制造、售后服務等方面無法保持現在的高水位狀態。如果 ES6 交付半年后,也就是今年年底都不錯,且企業財報數字抬頭趨勢,那我或許會做出交大定排產的決定,犧牲掉現在階段的補貼,就當買了一個安心和放心吧。」 小楊
核心服務?核心技術?
聊完 ES8 創始版車主的糾結后,接著來說說 2019年續航升級方案本身。
從大眾感知層面來看,這是蔚來為用戶提供一項核心服務。但僅止于此?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清楚 NIO POWER 是個什么東西。
昨天發布會結束后,蔚來能源副總裁沈斐發了一條微博:「可充可換可升級,這次是能源最后也是最關鍵的一個閉環,后面我們會努力運營好,加電。」
乍一看,沈斐的這句話沒頭沒腦。什么是「最后也是最關鍵的一個閉環」?閉環后,又形成了一條怎樣的鏈路?
沈斐在昨天的發布會上
「電動車車主與燃油車車主最大的區別在于,電動車主不僅關心車,還關心怎么充電,而燃油車主是不會考慮怎么加油的。」早兩周前的 NIOPOWER 溝通會上,沈斐曾這樣說到。
換而言之,在電動汽車領域,車主們的體驗需求已經完全不同于傳統的燃油車:廠商不僅需要提供一輛優質的電動車,更需要在充電環節提供優質的充電體驗,否則無法滿足用戶的需求,構筑出自己的護城河。
先行一步的是特斯拉。通過超充網絡的構建、解決車主充電續航的問題,特斯拉在「殺死電動汽車」的強大非議、詬病、攻擊下突圍而出,讓電動汽車「死灰復燃」,最終帶來了現在的電動星球,帶來了基于電動化的智能駕駛未來。
這是第一個鏈條:電動汽車用車的閉環。
但后來者必須要有創新。對于蔚來而言,「NIO POWER」的創新在哪里?
NIO POWER 的官方定義是:
NIO Power 是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加電解決方案,擁有廣泛布局的充換電設施網絡,依托蔚來云技術為用戶提供超越期待的專屬加電及一鍵加電體驗。
但這個定義并不完整!在我看來,還必須加上在產品定義層面的「可換」。
此前探訪蔚來 XPT 工廠時,我曾提到技術的蔚來。文章談了蔚來的自研電機和電控,也就是蔚來的「發動機」工廠,還說了蔚來的「換電」技術。
著名 Model 3 車主、大 V @電池王_也點評說:在換電技術上,蔚來是強過特斯拉的。特斯拉的換電技術,需要把電池包中的冷卻液完全抽干,回頭還要再充滿,流程冗長還不如超充;而蔚來是將冷卻液封死一起換的。
而在跟李斌、沈斐、秦力洪聊完后,我更清晰地意識到,「換電」才是蔚來最具「蔚來」特性的技術,是「NIO POWER」的關鍵。
蔚來換電專利技術動圖演示
依托專利技術的電池包「可換」——電池包規格統一、全自動水冷快換、零部件 10000 次支持、Baybolt 專利螺栓帶來的可靠性等等,以及 120 多座換電站、近 500 臺移動充電車、1000 多線下運營人員等服務體系,蔚來進而能夠提供比特斯拉更優的充電體驗。
這種更優,體現在用戶可感知層面的「電去找你」;體現在更高效率的去中心化和分布式運營體系——相較于中心化的特斯拉超充網絡,蔚來的整套體系更多樣、更便捷、更能體現這個時代的技術特點。
什么樣的技術特點?依托于移動互聯網和云計算的動態調節,帶來更低時間成本的電力補充。
結合了移動互聯網、LBS 地理位置、云計算的 NIO POWER 電力云,能夠通過對車輛狀況、車主需求、換電站、超充站、目的地充電樁、移動充電車、運營人員、道路交通狀況等等動態因素進行實時運算、分解和決策,提供此時此刻「補電」的最優解——一輛移動充電車、一次加電服務或者換電服務。
一套動態的最優解「補電」體系,這是我對 NIO POWER 的第一個理解。
第二個理解,則是「蔚來應該說不」這篇文章中,著名碳粉@kaka 首先提出的。
「電動汽車續航的問題,隨著科技發展,必然是會被解決的。」@kaka 認為,但電池衰減的問題,很多電動汽車車主并沒有意識到。而蔚來「換電」幾乎是當下最完美的方案。
換句話說,NIO POWER 是當下「無損解決電動汽車電池衰減問題」的最優解。
在昨天發布會上,我從李斌、沈斐、秦力洪那里也聽到了類似的邏輯。
譬如,李斌說,蔚來一直圍繞著服務好用戶這個初心去構建自己的商業模型。在「可升級」上的考慮就是,要讓用戶使用上更好的電池。
秦力洪則在解釋為什么叫「續航升級計劃」而不是「電池升級計劃」時說,NIO POWER 是基于資產和運營提供的服務,它將「電」與「電池」進行了剝離(譬如,你需要的是煤氣而不是煤氣罐),會同步技術的發展,給蔚來的車主提供越來越好的電池、越來越長的續航。
這樣一來,就解決了很多早期電動車主特別痛苦,卻又無法解決的電池老舊、NEDC 續航日漸顯得過時的痛點。
甚至,它會讓蔚來的車會在二車手市場上有更好的殘值。秦力洪解釋到,在服務和資產層面。蔚來車主的服務包可以延續,「會員權益全部賣給你」,相對二手車的保值率會提高。
沈斐則在發布會上說,隨著整個加電體系越來越完善,會通過動態計算,讓 84 kwh 的電池組有更好的供應比例。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蔚來換電體系中會有越來越多的 84 度電池組、電池組的整體成本也越來越低,屆時會考慮更好的服務策略。
結語:商業與情懷
碳粉@老金 對蔚來續航升級日租計劃巨虧的擔憂,李斌在昨天的發布會上其實做了回應的。
「財務模型上要能夠持續,不能做一件事情賠很多錢。」李斌說,「可升級」是蔚來作為用戶企業的初心。背后有很多團隊圍繞這個初心在進行工作,通過新技術的使用和運營體系的搭建,用體系化效率來解決問題。
而在財務上成本上,蔚來也是經過周密測算的。從大數據出發,他也相信集體是理性的。
譬如,到前天晚上,蔚來 ES8 車主累計行駛里程已經達到了 100,000,000 公里,但長途出行在這 1 億公里中只占到 5% 。
經歷春節考驗的蔚來換電體系,120 多座換電站中儲存的電池,理論上需要 600 塊,但也只是 15337 臺 ES8 電池總容量的 4%。4% 的電池支撐了所有 ES8 的換電需求,是因為 NIO POWER 還有一鍵加電、移動充電車、快充樁等其他服務體系互相支撐。
此外,在日租上,如果沒有購買能量無憂服務,車主在兩端,也就是換電池與還電池上,是需要承擔掃碼換電或者一鍵加電費用的。在財務上,這都是經過周密測算的,不會給日常運營帶來太大的壓力。
當然,初期因為換電站的部署和電池組到位的速度,會有一定的約束條件,起碼本地要部署了換電站才行。但是,「對于絕大部分用戶,都是有機會的。」
李斌多次重申蔚來注重整體效率的提高。「云計算+邊緣計算+端計算是不矛盾的」,不能把換電和充電對立起來,換電站中的 600 多塊電池,一天五個循環,就可以提供 3000 多次的換電能力。而理論上單個換電站可以實現 70 多次的換電。
「有碳粉用戶估計,單個換電站,只要達到日平均 30 次以上的換電,就能實現盈虧平衡。」沈斐笑著說。
「效率是慢慢體現出來。很多地方的投入,效率體現不是太高,是因為車還不夠多。當我們的車到了 5 萬臺、10 萬臺,資產量上來了,效率就出來了。」 李斌
NIOPOWER 分布式運營體系的另一個特點,則是隨著車輛的增多,蔚來投入的運能資源并不需要指數級增長,就能實現更高的效率。
譬如,一座城市,10 臺 ES8 ,部署 2 臺移動充電車。單臺車呼叫一鍵加電的服務時長,可能需要一個半小時;但如果變成 100 臺 ES8,5 臺移動充電車,單臺車呼叫一鍵加電的服務時長則會縮減到一個小時之內。
秦力洪說,上海目前一鍵加電的服務時長,根據后臺大數據的統計,已經被之前縮減了 50%。
在昨晚碳粉群的爭論中,很多人還重復了一個觀點:
我就奇怪了,有的人真得覺得自己比蔚來整個企業都牛逼,在定價的邏輯上,覺得自己的定價就比蔚來定的還合理…… 碳粉
圍繞著蔚來的爭議注定要持續,對于創新,我向來是愿意以積極態度多等一陣,多看一陣。至于非要用極端情況來反證,或者打定主意褥把羊毛,那就當我沒說過。
(完)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星球News蟹老板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89724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